搜索
娄炳成的头像

娄炳成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3/24
分享

清清明明祭先祖

时近暮春,清明将至。这个季节,是一切动、植物茁壮成长,繁衍后代,显示出旺盛生命力的时候,也是国人祭祖、扫墓、上坟的隆重节令。清明节的起源,大家都是知道的;而清明节祭祖、扫墓、上坟的传统习俗起源于何时,却众说纷纭,并不是十分明确。《唐会要》卷二十三《寒食拜埽》里有一段记载,唐玄宗于开元二十年(732)诏令“寒食上墓,礼经无文,近世相传,浸以成俗。士庶有不合庙享,何以用展孝思?宜许上墓,”故此“仍编入礼典,永为常式。”由此可见,这道诏令只是运用朝廷法令的形式,以官方的名义,对已在民间广泛流行的寒食上墓风俗予以认可,而非该习俗的真正起源。

笔者思考,先贤之所以选择在清明这个特定的节令里祭祖、扫墓、上坟,以至于形成风俗,在华夏大地上推而广之,是基于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基于对已故亲人的纪念与追思;是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寻根溯源,让活着的后人不至于忘本忘恩的表现。一般来说,在宗庙、祠堂祭祖是贵族阶层采用的祭祀方式,而到墓地去上坟则是平民百姓使用的祭祀方式。贵族们有宗庙,有祠堂,可以聚集皇亲或家族举行隆重的仪式祭祀,平民没有宗庙祠堂,就只能到先祖的坟头上去扫墓烧纸、表示对先祖的哀思;至于在十字路口画个圆圈,仅只烧上些纸钱,以简单的方式祭祀,可能是因为躲避战乱、瘟疫、灾荒等,迁徙到了远离故土的异地他乡,不得不如此草草的形式,表示对祖先的哀思和怀念之情。

民间习俗,上坟是要烧纸钱的。我们知道,古代的货币都是硬通货,是用金银铜等金属铸造的,纸张的出现,直到东汉的蔡伦才有的,但依然没有纸币。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中国北宋时期四川成都的“交子”,但普遍流通使用却已经是民国以后了。依此来看,其一,东汉蔡伦发明造纸以前,祭祀活动中是不可能烧纸的;其二,在纸币作为通用货币使用之前,祭祀活动中的烧纸,不一定含有给亡人送钱的意思;其三,把焚烧纸钱作为祭祀活动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很迟的事情。古人祭时,也要给列祖列宗供奉钱财,但那只是金锭银锭的模型,包上金箔银箔,摆放在亡灵的牌位前,只是一种象征意义,在古人,甚至在许多今人的观念里,都认为亡人是需要钱财的,至于亡人有无这种需求,就自当别论了。

民间传说,上坟烧纸源于蔡伦的嫂子慧娘。相传蔡伦刚发明出纸时,买卖很好。蔡伦的嫂子慧娘就让丈夫蔡莫向蔡伦学习造纸。回来开了一家造纸厂,但蔡莫造的纸,质量不好,卖不出去,二人很着急。后来,慧娘想了一个办法,摆脱了困境。某天半夜时分,慧娘假装因急病而死。蔡莫伤心欲绝,在她的棺材前悲哀不已,他边烧纸边哭诉:“我跟弟弟学造纸,不用心,造的纸质量太差了,竟把你气得病故了。我要把这纸烧成灰,来解心头之恨。”他烧完了又抱来纸烧,烧了一阵之后,只听见慧娘在棺材里喊:“把门开开,我回来了。”这可把人们吓呆了,人们把棺材打开,慧娘装腔作势地唱道:“阳间钱能行四海,阴间纸在做买卖。不是丈夫把纸烧,谁肯放我回家来?”

慧娘唱了很多遍,然后说:“刚才我是鬼,现在我是人,大家不要害怕。我到了阴间,阎王就让我推磨受苦,丈夫送了钱,就有许多小鬼帮我,真是有钱能使鬼推磨。三曹官也向我要钱,我把全部的钱都送了他,他就开了地府后门,放我回来了。”蔡莫装作糊涂:“我并没有送钱给你啊?”慧娘说:“你烧的纸就是阴间的钱。”在场的人们一听,便以为烧纸会对已经故去的亲人有很大的好处,就都向蔡莫来买纸。慧娘慷慨地送给乡亲们,权做广告。这事一传十,十传百,远近的乡亲们都来买蔡家的纸,烧给自己死去的亲人。不到两天,积压的纸被抢购一空。慧娘“还阳”那一天正是农历十月初一,因此,后人都在十月初一祭祀祖先,上坟烧纸,以示对祖先的怀念。不过,这也只是一个传说而已,不具权威性。

民间还有一种说法,古人殡葬时,要在棺材里陪葬钱财或贵重物品,希望亡者在阴间也能够享用。这种厚葬、陪葬钱物之风,派生出了社会上一种极其下作的职业,那就是盗墓者。焚烧纸物,拉火生烟,是为了表示有人在守墓,以防止不法分子前来盗墓。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了“七期”的风俗,即孝子们每七天到亡人的坟头上去烧一次纸,七七四十九天完结。现当代人的生活进入快节奏之后,大都奉行“三期”,在二十一天里,到坟头去烧三次纸就可以了。这个说法虽然不见于正史记载,倒也有几分可信度。

在古汉语里,“坟”是土丘的意思,与“墓”没有关系。事实上,春秋之前,绝大多数死人都是挖坑平掩,只有极少数的贵族才有资格在墓上筑起一个凸起的土堆,当时叫“冢”,后来几经演变才被称为“坟”。孔子所“古也墓而不坟”,说的就是春秋之前,普通人死后不起坟堆的情况。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天下大乱,也没有人想遵守礼制了。大贵族想过一把天子的瘾,小贵族想过一把大贵族的瘾,平民也想过一把小贵族的瘾,于是大家都纷纷不把规矩放在眼里,墓上堆坟这个现象就在全社会各阶层普及开了。从外观上看,主要的不同就是坟堆的大小规模,贵族坟堆大、平民坟堆小仅此而已。

而且,古代的祭祖可以“上坟”,也可以“不上坟”。不上坟的祭祀称为“庙祭”或“家祭”,就是在远离坟墓的祖庙和家里进行;上坟的祭祀称为“墓祭”,就是亲自跑到坟墓所在的位置进行祭祀。譬如,清代历朝皇帝要祭祀祖先,有时候会在位于故宫右侧的太庙内进行,有时候则会亲自跑到一百多公里之外的东陵墓地进行。“上坟”和“不上坟”这两种祭祖方式,经过两三千年的发展演变,随着封建王朝的废除,到现在基本上是以“上坟”为主了。但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不上坟”才是祭祖的主流方式。

《礼记》中记载,孔子年少时就死了父亲,他父亲的墓上没有坟堆,而且常年只在家祭祀不去墓地,孔子长大之后竟然都找不到父亲埋葬的位置了!不仅如此,“上坟祭祖”甚至有时候还会被认为是不合礼制的行为。虽然秦汉以后民间的“墓祭”已经普遍了,但长期以来都没有被主流礼法正式接受。宋代大儒程颐就说过“生不野合,则死不墓祭”,“后世习俗废礼”。因为古代人们认为,人死之后灵魂会脱离肉体独立存在,肉体埋葬于坟墓,而灵魂则升上天堂,只能在供奉于家庙中的神主牌位上招回因而,祭祀的对象当然应该是祖先不灭的灵魂,而不是腐烂的肉身。

清明最早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普通的节气,后来融合寒食节和上巳节,在唐代才形成一个与祭祀有关的正式节日。二十四节气出现的时间非常早,商代就已经有了雏形,秦汉之际,二十四节气已经完全成型。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清明都只是一个节气,并不是一个节日,而且与扫墓祭祀毫无关系。一些学者认为,清明上坟和上巳节有关。这个上巳节最初的日期在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魏晋以后改为三月三日。上巳节的主要活动是到水边为死去的亲人招魂,核心是祭祀。因为农历三月三日的上巳节距离清明也没几天所以,时间一长这三者也就被混到一起去了。王维在《寒食城东即事》一诗中说“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正是寒食、清明、上巳融为一体的一个最好的说明。

早在战国时代,墨家的创始人墨翟就提出了节葬,是墨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从当下许多地方的民间殡葬和祭祖情况来看,墨子在两千多年以前所深刻批判、主张扬弃、割除的诸多弊端,譬如繁文缛节、铺张浪费、大宴宾客、耗费精力、喧嚣扰民、占用土地、污染环境等现象,依然大量存在。明朝宪宗皇帝废除了人殉制度;民国以后不再陪葬金银玉器等贵重物品;新中国建立以后,移风易俗,实行殡葬改革,出现了火葬、开追悼会、清明节祭祀献花、仪式程序从简等良好风尚。但伴随着改革开放以后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又出现了死灰复燃、相互攀比、大肆铺张、恪守土葬的逆流回潮。

坦率地说,给故人焚烧纸钱,一方面是活人“金钱至上”、“拜金主义”等负面崇尚,在祭祀活动中的一种折射;另一方面也是活人将自身生活需求,强加给故人的一种想象。所以,为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我们应当倡导文明、节俭、低碳、平安、和谐的现代祭祀新风,做到安静祭祀,洁净祭祀,肃穆祭祀,简单祭祀适逢清明盛世我们要以清新的风尚、清洁的方式,通过清肃明简的祭祀活动,激发我们继承先辈遗志的决心,提高我们珍生命的思想认识,强化我们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