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陇南市武都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主办、非遗中心和文化馆承办,武都高山戏当代传人尹维新、尹利宝父子编剧,后明春、尹利宝作曲,谢建设导演,吕爱华、袁金凯、付田保等主演的新编传统高山戏《钉缸》,搬上舞台之后,参加了文化部举办的“2020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活动”,向全国戏曲艺术界高调推介展示了武都高山戏的独特风采,独有魅力,载誉而归,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在武都城乡汇报演出之后,深受广大观众喜爱和欢迎,得到了专家、艺术家的一致好评,的确可圈可点,可说可道,可喜可贺!
新编传统高山戏《钉缸》演出时长只有三十五分钟,人物只有三个,剧情也较简单:手艺精湛的“小炉匠”,因在“小香”家里钉缸,二人邂逅,擦出了爱情的火花,经受住了“小香”母亲的考验,终成眷属。这个剧目是名副其实的小戏曲,通过剧中人物发生的故事,讴歌了老百姓的生活美、人情美、人性美,其唱腔、道白、剧情,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是近年来不可多得的高山戏艺术精品。
新编传统高山戏《钉缸》的剧本初稿,由武都高山戏当代传人尹维新老先生创作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当时的历史背景是,改革开放伊始,传统经典剧目开始恢复上演,民间地方剧种草台班子再度活跃起来,激发了作者的创作热情。上世纪八十年代第一年,在武都地区改革开放之后第一次举办的剧本讨论会上,尹维新老先生共带来了他创作的两个高山戏剧本,一个是《老少换》,另一个就是《钉缸》。经过与会专家、作者认真读稿,反复讨论,两相比较,认为《老少换》更具戏剧性,成功的希望更大,在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情况下,尹维新老先生搁置了《钉缸》,对《老少换》剧本狠下功夫,终于取得了成功,剧本在原省级刊物《陇苗》上得以发表,并搬上舞台,成了高山戏经典保留剧目。
时隔四十年后,尹利宝在父亲尹维新老先生的故纸堆里发现了《钉缸》的原始初稿,引发了再创作的兴趣,在文化主管部门领导的鼓励支持下,几易其稿,终于淘出了这件宝贝。记得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武都地区举办的那次剧本讨论会上,有人提出,《钉缸》与湖南花鼓戏《补锅》相类似,其实这是一个误会。《钉缸》与《补锅》属于不同的题材,描写的是不同的故事,有形似之处,但绝不神似。前者主要通过一对少男少女的邂逅,描写了一段美好的爱情故事的发生;后者则通过人物故事,反映了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不能歧视“手工匠”的主题。
新编传统高山戏《钉缸》虽然只是一个小戏曲,但其意义却很重大。一是它出现在陇南市委市政府提出和制定的打造“活力之城、生态之城、陇蜀之城”的远景规划正在强力推进之时,对于依托我市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民俗文化资源,打造“活力之城、生态之城、陇蜀之城”,提供了成功的范例;二是体现了近年来,市县区各级党委政府对于传承、保护、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使之为陇南的经济建设、扶贫攻坚、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建设美丽乡村等重大工作发挥积极作用的高度重视;三是体现了武都区在贯彻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文艺指导方针的同时,把本土文化特产的传承、保护、发展,纳入发展地方经济、构建和谐社会、打造美丽武都的大盘子谋划布局,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四是恢复了高山戏的真实面貌、原汁原味,不再使用长达数十年的“陕腔道白”,尊重艺术规律,达到了武都方言与武都地方剧种的和谐统一,功德无量。
高山戏所使用的语言道白是地道的武都方言,确切地说,是武都鱼龙、隆兴一带的方言。其传统代表剧目在民间戏剧舞台演出时,使用的就是地道的武都鱼龙、隆兴一带的方言,生动活泼、幽默诙谐。它的唱词格式比较固定,有七字两句式的对联体,有五字四句式的绝句体,有山歌体和律诗体等,大量衬词和灵活的帮腔形式,同时构成了高山戏独特的演唱风格。而长期以来,在官方的戏剧舞台上,主要以原武都地区五一秦剧团编剧、作曲和演出为主体,其创作剧目《开锁记》《尕女婿》《挡车》《人老心红》《夜逃》《特殊党费》等,都是使用陕西方言作为语言道白,使得高山戏多年来一直以不伦不类的面目呈献给广大观众,给广大观众造成了误导和错误认识,误以为高山戏是陕西的地方剧种;这一违背戏剧艺术规律的现象,严重影响和制约了了高山戏的传承发展。
我们知道,带有鲜明的地域特点的戏曲艺术,其方言、声腔与该剧种是浑然一体,不可分割的,无论是剧本创作、音乐创作还是演员演唱,尤其是语言道白,都不得违背这一自然天成的铁定规律,字、腔相倚,二者关系十分密切,不可以人为破坏。正因为字音与戏曲演唱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联系,故而从“字腔”“声腔”,引申到戏曲的“唱腔”“声腔”,成为戏曲的专有名词。
汉字的音乐性主要体现在字音的声韵调上,戏曲声腔最基本的元素是字音,二者是唇齿相依的关系,从南、北曲开始就是如此。魏良辅改革昆山腔而成“水磨调”的昆曲,首先理顺的就是语音和腔调的关系,严格讲究“以字行腔”。魏良辅在《曲律》中说:“五音以四声为主,四声不得宜,则五音废矣。”显然,是吴侬软语决定了昆曲缠绵婉转的总体风格。后来的梆子、皮黄系列的板腔体剧种,尽管不像南、北曲和昆曲的字、腔关系那么复杂,但这种字、腔关系仍在。随意使用或“改造”地方戏的方音,也就割裂了剧种字、腔相倚的血肉联系,实际上也就背离了戏曲最基本的艺术规律。
从戏曲艺术的角度来讲,新编传统高山戏《钉缸》的创作、演出成功,起到了为高山戏正本清源,还高山戏的本来面目的积极作用。它再一次让我们认识到,只有本土的、自己的原汁原味的艺术,才是中国的、乃至是世界的艺术。笔者不是说一定要泥古不化,固执传统,抱残守缺。与其他戏曲艺术一样,高山戏也要传承发展,但传承的应该是它最本质、最独特、最个性化的艺术特性,其中就包括它的方言语言道白;而发展则是进一步发掘、丰富它的曲牌音乐,发掘、丰富它的表演形式,尤其是使其与时代接轨,增强它的现代气息,更加贴近现实生活,反映新时代的社会价值观,高扬时代主旋律。
新编传统高山戏《钉缸》中的老年演员,是陇南的老一代艺术家,是市区的宝贵财富,他们继续发挥余热,为高山戏的复兴、振兴做出了贡献,值得赞扬。其中的青年演员,第一次接触高山戏这种地方戏曲艺术品类,能够迅速进入陌生的艺术领域,进入角色,虽然还较稚嫩,但难能可贵,值得肯定;相信在文化主管部门领导的关心培养下,在谢建设、吕爱华等老一代陇南艺术家的指导、带动下,一定会健康成长,走向成熟,在高山戏艺术表演上取得更大的成就。
新编传统高山戏《钉缸》的演出单位为武都区“阶州文旅艺术团”,成立于今年二月,是由武都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主管、武都区文化馆依托社会资源组建的艺术团体,主要职能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充分挖掘利用武都文化资源、传承发展武都特色文化、打造武都文艺精品,探索新时期新形势下艺术表演团体市场化发展的新路子。该团编创演职人员以音乐艺术表演类大学毕业生为主,平均学历达到本科及以上,平均年龄二十四岁。建团以来,主要承担了武都区首届美食文化旅游节的演出任务,其排练演出的高山戏小戏曲《钉缸》所取得的成功,将会载入武都高山戏传承发展的光荣史册,激励后人,发扬光大。
笔者为新编传统高山戏《钉缸》打了九十八分,留下二分,是说它白璧微瑕,其音乐创作、舞台表演、细节处理,还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这个小戏曲的创作、演出成功证明,它必将成为高山戏的经典保留剧目,在陇南市和武都区的重大经济活动、外事活动、文化活动、旅游观光、特色土特产品展销节会等长期演出下去。因此,我们不但要广泛宣传,高度赞扬,还要予以重点保护,将其树立为进一步繁荣高山戏艺术创作、打造高质量的文化艺术产品、从而服务于经济发展的标杆。
武都高山戏是甘肃省独有的两大地方特色剧种之一,是国务院第二批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之一,被收录在《辞海》地方剧种词条中,已经具有七百年的悠久历史了,独一无二,非常宝贵。借此机会,笔者再次呼吁有关部门,成立武都高山戏实验剧团,并使之成为专业文艺演出团体,为保护、传承、发展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活力之城、生态之城、陇蜀之城”,提供一个切实的载体,成为市区两级对外宣传展示陇南魅力的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