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娄炳成的头像

娄炳成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7/06
分享

文人的内心没有版图

我说过,拜读泉雨先生的文集《内心的版图》,我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的。因为,我青年时代先攻戏剧、后写小说,并以小说成名、从而加入了省作家协会;却歪打正着,恰恰是一篇随意写的散文于一九八五年获得了全国奖。我退休以后,写了大量的散文,间写一些文学评论文章,可以说,将主要精力都用在散文的写作上了,但我仍然深刻地感受到,泉雨先生的散文比我的散文写得好,其散文笔法犹如其诗风,既大气磅礴,又细丝如微,激情澎湃,文采飞扬,吾不如也!

拜读泉雨先生的文集《内心的版图》时,使我首先想到了少年时代曾经读过的一句至理名言:比大地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宽广的是人的内心。是的,人的内心,尤其是文人的内心,是无比宽广的,海洋和天空都无法比拟。因此,遂有了这篇评论文章的标题。乍一看,似乎与泉雨先生这部文集的书名相悖,其实不然,泉雨先生的内心博大深邃,辽阔无垠,是没有国界疆域的,一如他的诗风文采,天马行空,独往独来,绝不会坐井观天,画地为牢。

在古代,散文就是文人学士显示文学功底、文学才华、真知灼见的最佳文体。即便是“纯粹”的诗人,也很难想象,没有一定的文字功底,把散文写得一塌糊涂的人,能写出脍炙人口的诗歌来。名人不一定都能写出散文名篇;而散文名篇的作者必定会成为名人。泉雨先生的文学创作实践,再次说明了这个道理。他主攻诗歌艺术创作,同时还写得锦绣彩绘文章,诗文并茂,珠联璧合,各具风采,相得益彰,用诗歌的“经”、散文的“纬”,织就出了他文学艺术的绫罗锦缎,成就了他美丽夺目的艺术人生,实现了他孜孜以求的少年梦想。

泉雨先生的文集《内心的版图》,与他的诗集《狂奔》同时结集于2004年10月,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发行,总计18万字,共有三个单元。第一辑《在内心的版图上行走》,收录了22篇文章,多为内心感悟,十分厚实;第二辑《天马啸啸》,仅收录了3篇长篇文章,豪气冲天,以少胜多;第三辑《肉体已经奉献,再献上灵魂》,收录了19篇文章,全都是文学评论,通过品读别人审视自身,领悟到了作为文人的生命、理想、情感的依托与彰显。全集44篇文章,是泉雨先生在新世纪之初文学艺术创作鼎盛时期文类作品的一个小结,其中有许多精品,令我读后赏心悦目,赞不绝口。

泉雨先生的这部文集,珠玉荟萃,满目琳琅。其中有笔法老道、侃侃而谈的散文;有短小精悍、即兴而作的随笔;有挑灯夜读、心领神会的笔记;有围炉夜话、促膝而聊的笔谈,也有杂七杂八、性情所至的随感;即便是文学艺术评论文章,也是散文笔法,出手不凡;长长短短,不一而足。但杂而不乱,形散神凝,或一事一议,或一事多议,或多事多议,主题鲜明,思想深刻,见解独到,视觉独特,形成了“泉雨牌老酒系列”美饮,坛坛醇厚,杯杯甘冽,有的令人微醺,有的令人大醉,有的令人发出会意的笑声,有的令人拍案叫绝。欣赏他的美文,就如同欣赏他这个人,至情至性,语惊四座,海阔天空,快乐无比。

其第一辑《在内心的版图上行走》首篇题目叫做《风在吹风已经消失》,初以春天春风入笔,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尽写“风”的不同存在形态,“风”的各种表现方式,将这一自然自在之物与“人”的主观意识相联系,试图探讨和揭示某种事物之所以存活的意义,以灵动活泼的散文语言、冷峻思考的哲学辨识、自身感悟的独特视觉,告诉读者,人只能感受客观事物的真实存在,而人的意志却无法改变客观事物的必然存在;在前方,随着你的脚步前行同时也在前移的那个“命运之神”,不是你所能够左右、所能够掌握的,你必须像“风”一样只管吹刮,完成你的历史使命,走完你的全部过程,曾经存在过、展现过、狅大过、和煦过、窈窕过、美盼过、缠绵过、潇洒过,就行了;不必去在意墙的阻拦、树的反感、鸟的恐慌、大地的感受,硬要赋予一种所谓的莫须有的“意义”。

在其第一辑里,还有《独行》《独食》《独饮》《独坐》四篇短文,我称之为“四独”。因为泉雨先生给我的印象是文学创作的“独行侠”,犹如天马行空、独往独来,而且特立独行,总要标新立异,就对这四篇短文格外瞩目。《独行》由幼儿随母亲学步、到与同学结伴而行、再到成人之后的“随大流”,步步深入,深感人的一生“跟人一起走”居多,而被人跟着走、或者自己独自行走很少,领悟到“这腿这脚明明是自己的,咋就在迈出去的一刹那变成了别人的呢?”——文字不多,立意深刻,感慨良深,令人深思。

《独食》亦如前篇,言说聚餐多而独食少,大多数的友朋聚餐,无论其动机如何、目的如何、结果如何,终归是自己的饭是要自己吃,自己的路是要自己走,自己的事是要自己做,谁也替代不了谁。——在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琐碎人际交往活动中,有发现,有思考,有感悟,正是散文的落笔处、社戏的会意处、见地的高妙处。

《独饮》表面上写聚饮与独饮的不同,实则写饮者与酒的关系,归结到李白的“古来神仙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读任何形式的“醉八仙图”,总是浮躁喧哗、酒酣梦美的嚣张与跋扈,旷世的天才们聚集在一起东倒西歪,和凡俗的酒囊饭袋没有任何区别。倒是举杯邀明月、独酌无相亲的太白醉酒图,让你感受到一个天才的孤独、寂寞、无奈和透脱。——这些愤世嫉俗的文字,俨然作者本人的自画像,通过对李白的理解,表白自己愤懑、清高、不与世俗为伍的情感决绝之心。

如果说,前“三独”是用群体与个体的对照,来说明问题的话,那么,这最后“一独”的《独坐》,则是真正意义上的“独坐”沉思了。黄昏时分,独自打坐,遥想古代那位女词人,近观灯红酒绿的当下风景,直至坐禅、读书,与佛陀、哲人、大师默默心语,隔空对谈,把自己雕塑成一尊大理石雕像。——这篇千字短文,尽显作者横溢的才华、深刻的思想、精妙的文笔。以惜墨如金的强悍笔力,行云流水的自然显露,创造出了诗歌般的意境、绘画般的雅致、星空般的思绪,露珠般的清透。

其第二辑《天马啸啸》之所以只有三篇文章,原因大概是每一篇都由若干章节组成、属于长篇散文、分量很重的缘故吧?仅以《天马啸啸》为例,就有六十六个章节之多,洋洋几万个字,这在散文创作上极为罕见,但仍被泉雨先生驾驭自如,环环相扣,没有累赘,没有重皮子磨面。文章中罗列了大量的古今中外、仙逝健在的知名人士,由拉上王玉昆、毛树林、成志杰去拜访正雨入手,到读了贺雄飞、余杰,此后便以“怪才”余杰的书语为话题,谈古论今,远贤近杰,天才奇人,异闻轶事,文理笔道,前人意趣,时事百态,品人评著,呷茗清谈,捧卷所得,赏诗读画等等,尽收笔端,大有江河倾泻、一发不可收之势!整篇文章,浩浩汤汤,星云密布,谈天说地,包罗万象,简直就是作者所涉猎的知识领域、知识积累的大曝光、大荟萃、大展示,毫不吝啬、毫不忌讳、毫不遮掩地畅谈作者对万事万物的思想认识、对先贤前辈的品视评价、对历史现实的观点看法,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讲学论道,如数家珍。比之于其一事一议的小品,这就是其多事多议的巨著,使得其全书的构架,长短相间,各具千秋,大河小溪,交相汇集,都涌入到了文学艺术的茫茫大海之中。

品读到其第三辑《肉体已经奉献,再献上灵魂》,首先让我注目的是篇首语:“我所关注的既不屈从于伟大,也不否认存在,更不是上帝和主的仆人的灵魂一直在天地间真实地存在着——这便是我们每个人真实存在的属于自己的灵魂。”接着写道:“我认为人是由三部分组成:肉体、思想和灵魂。就像地球由陆地、水和大气组成一样。”是的,人的生命存在形式是“肉体”的;人与其他动物的比较存在是“思想”的;人的理想存在、追求存在是有“灵魂”的。我不禁要问,你献出了肉体,再献上灵魂,何以如此彻底、无私而忘我?

在这一辑里,泉雨先生对我省我市19位作家诗人的诗文进行了多方位、多角度、多层面的赏析品读,通过阅读他的这些评论文章,让我看到了他文人相惜、文人相亲的另一面,加深了我对他的再认识,再理解。他在自我欣赏的同时也欣赏同道同仁,并给予同道同仁极高的赞赏、中肯的评价、贴心的暖语,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内心没有文人划定必须捍卫的“国界版图”,真切地体现了其文人相互高抬、相互欣赏、相互提携的优秀品格,难能可贵!

总之,拜读泉雨先生的文集《内心的版图》,不仅让我如食饕餮大餐,如饮琼醪美酒,还让我进一步加深了对泉雨先生的为人为文之道的了解,可谓收获多多,不虚阅读。这部文集里美篇很多,佳作连连,只是限于篇幅,不能逐一列举,逐一赏评,甚觉遗憾,也只好如此了。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