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娄炳成的头像

娄炳成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206/18
分享

浅谈文学与心理学的关系问题

首先申明,笔者对于心理学只知皮毛,没有深入研究,不敢妄谈心理学的学术问题。只是从一个文学工作者的自我角度,浅谈关于文学与心理学的关系问题的一般认识。本文完全属于笔者的个人观点,绝不抄袭他人文字,亦尽量不引用现成观点或学者的研究成果。因而不是学术研讨,仅是杂谈而已,敬请同仁、同行们批评指正。

在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全部课程里,就有心理学这门课程,有的学校将其列入必修课,有的学校则将其作为选修课。可见,心理学属于汉语言文学知识结构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与文学不得不发生某种关系。当然,这门心理学课程,只是初级入门,神经解剖学知识大于精神分析学知识的一般性概论,无法涉及到心理学的全科领域;走出校门之后,一部分从事文学工作的学子,只能通过自身学习或进修,去进一步学习掌握这门学科的深层学问。

文学起源于人类的童年,自人类诞生有了语言伊始,就有了文学。比之于文学,心理学的产生则要晚很多,是人类走向成熟之后才出现的。首先有了哲学,然后才有了心理学;哲学是心理学的母体,心理学是哲学的血缘分支。文学、心理学都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都是形而上的学问,二者分属于不同的学科,是平行关系,但又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参照,有着非常紧密的内在联系;同时,又都受到某种哲学思想、哲学观点的支配、支撑和制约。

首先,文学、心理学研究探索的主体对象都是“人”,是针对“人”这一特定目标或者命题而产生、而发生社会功用的。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认为,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文学的着眼点,是人的社会属性,从宏观上去研究探索人的社会凝聚,人的社会定位,人的社会力量,当然还包括人性的本质、人的精神世界等等,几乎无所遗漏;心理学的着眼点,是较为微观地研究探索人的包括神经解剖学在内的意识层面和精神领域的特殊形成、本质特征、特质构造、异化现象,当然也会无可避免地涉及到人的社会性层面的问题等等,针对性很强。

就文学、心理学的社会功用而言,二者是殊途同归的。文学对社会的贡献,是通过对人的教化作用来实现的,是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日积月累的熏陶,是滴水穿石的渗透,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过程,是整体的效应,决非一朝一夕之功,亦非单个之力,是作家群体与读者群体发生的共鸣关系;而心理学对社会的贡献,则是通过对人的心灵的抚慰、精神的修复、情绪的疏导(心理工作者为谦虚慎重起见,名之曰“咨询”)等等科学方法来实现的,虽然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群体对群体,但更多的是个体对个体、或者单个对群体的“医患”关系,当然也是共鸣(共情)关系。

在我国,心理学是“舶来品”;严格地说,哲学也是。我们常说的“老庄哲学”“儒家哲学”,实际上都是后人总结出来的处世之道,并非现代科学意义上的可以称之为学科的“哲学”。心理学同样如此,即便是王阳明的“心学”,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心理学”。作为社会科学领域的哲学、心理学,直到民国时期,才从西方引进至我国,却又因为政治的、文化的诸种原因,直到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文化的全面开放,才在我国学界蓬勃兴起。尤其是心理学,无论作为学科,还是实际运用,都是新世纪以后的事了,可以说方兴未艾,正在加速发展。

心理学最大最显著的特质,是它的建立在科学实验基础上的“实证性”。心理学的奠基人弗洛伊德,依据自己有限的诊疗实践所建立起来的心理学的理论体系,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进步,在其后学的不断努力下,经过近两个世纪孜孜以求的成千上万的科学实验,得到了进一步的验证、补充和完善,终于使之具有了完全意义上的实践性、可操作性,具有了医学医药不可替代的“疗治”功能。故而,许多大医院,都开设了心理科,把心理学的许多理论成果,纳入到了医疗临床实际运用之中,从而为人类造福。这种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是科学技术转换为生产力的又一典范,让我们对心理学有了全新的认识,从“玄学”的偏见转而为一门科学的正确认知。

实际上,心理学的社会功用远非仅限于“疗治”的狭隘之地,其涉及的领域无限广阔,非常宽泛,对于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调整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在处理诸如亲情友情爱情关系等等方面,都具有其独到独特的作用。笔者是文学工作者,只能结合文学创作来谈一些粗浅认识。

文学即人学。这虽然是老生常谈,但这个定论、共识是不可改变的。同时,文学所要描写反映的形形色色的人和令人眼花缭乱的社会内容,无疑都会涉及到哲学、社会学、历史学、政治经济学、美学等等学科,特别是心理学这门以人——人的意识和精神为研究施治对象的学科。所以,我们在学习掌握一定的哲学、社会学、历史学、政治经济学、美学等等知识的同时,还应该学习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把心理学研究实践的成果“拿来”为我所用,以指导、参考、参照、加深我们对某些社会特殊人群的了解认识,从而更加精准地反映在我们的文学作品中,使我们创作的文学作品,更接近生活的真实、社会的真实,也就更加能够体现出艺术的真实。

心理咨询师具有的能和人产生共情、善解人意的优点和特质,也正是我们文学工作者应该具有的优点和特质。心理学是一门实证科学,是需要严谨的科学态度去对待它的,许多人在真正了解心理学之后,都愿意接受它,它的知无不言、和语善言、洞察细末、设身处地、换位思考、感同身受、博爱情怀,人文关怀、保守私密等等职业要求和职业操守,都是我们文学工作者应该具备的个人修养和文德。

施尼茨勒和弗洛伊德都是犹太人,是非常要好的朋友,都受过医学教育而且都是心理医生,但施尼茨勒却选择当了一名作家,而弗洛伊德则老老实实的选择当他的心理医生,两人在各自的职业生涯中,都有很高的建树,很深的造诣,很大的成就。笔者从中想到,文学工作者倘若转行去从事心理工作,或许未必会出色;而心理工作者倘若转行去当作家,发挥出自己的学识优势,一定会成就斐然。

瑞典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师卡尔·古斯塔夫·荣格的《心理学与文学》,是论述文艺与美学问题的一部专著。本书通过列举一些作家、画家和他们的作品,阐述了荣格对于现代艺术的分析,对文学艺术的一些基本问题在心理学上的解读,以及对审美实质和美感态度的心理学解释。虽然属于学术专著,对文学创作不具有很强的指导性,但还是说明了,心理学与文学都来自于对人性本源的探究和认识,表达了对人类集体无意识的一种概念和看法,都在试图破解人类生命的奥秘,以及人类生命存在的种种疑惑、迷惘和意义。

这部著述还告诉我们,无论文学、心理学,都有其局限性,都不是万能的,在遭遇和探究人类生命存在的种种疑惑、迷惘和意义的同时,文学工作者和心理工作者,也会陷入到疑惑、迷惘和意义的不能被正确解答、全部认识,尤其是不能“包治百病”的无奈和遗憾当中,难以自拔。

笔者由此想到,人类永存,则文学永存,心理学永存。无论文学、心理学,甚至包括现有的一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都无法揭示出宇宙的绝对真理,只能揭示出一些相对真理,去无限地接近宇宙的终极真理。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让我们携手共勉,共同加油努力吧。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