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娄炳成的头像

娄炳成

网站用户

文学评论
202208/26
分享

一部赓续红色血脉的优秀读本

——张锋先生西北革命史研究文集《西北星火》评述

拜读张锋先生西北革命史研究文集《西北星火》,令我耳目一新、爱不释手、赞叹不已!这部研究文集,是张锋先生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漫长岁月中,利用工作和业余时间对陕甘革命老区的红色革命渊源、传承和发展,革命先烈和仁人志士的奋斗历程、英雄事迹,倾心调查研究、倾力挖掘钩沉、倾情整理撰写的史诗般的丰硕成果,是张锋先生献给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和即将召开的党的二十大的一份厚礼。

这部由中国国际出版社近日出版发行的研究文集,共有50余万字,分为六大单元,辑录了张锋先生数十年来撰写、收集、整理,以及别人对他的著述的少量评论等文论文章共计80余篇。文集由陕北革命先烈谢子长之子、原国家科委顾问谢绍明先生作序,新华社高级记者田恒江先生作跋,对整部文集“史料的可信性、作品的可读性、公认的可鉴性”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和赞扬,是建国以来西北党史研究、革命史研究、革命先烈生平事迹研究成果的一个汇集,是党和陕甘革命根据地人民肩负历史使命、救亡图存、解放全中国奋斗足迹的真实追溯和记录,是陕甘革命老区这篇红色土地上一代革命风流人物及英雄事迹之集大成,其出版发行,对于我们学习中共百年党史、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激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革命斗志,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文集第一大单元为“论文”,集结了张锋先生11篇对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历史地位、南梁精神、延安精神及其与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必然联系等研究文论。

其中的第一篇论文,也是本单元的压卷之作《从革命老前辈的回忆看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历史地位》,由追溯1935年9月9日,张国焘在长征途中搞分裂,毛主席率领七千人的红一、三军摆脱危险,于9月17日突破天险腊子口,在哈达铺作出北上陕北革命根据地的重大决策等重大历史事件,引用了毛主席1945年在延安党的七大筹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和前国家主席杨尚昆的回忆录中的记载,对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历史地位归结为“党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和“共产党和八路军领导全国人民抗日的出发点”的结论进行了进一步论证,篇幅不长,但内容丰富,论据严谨可靠,很有说服力。

其中的第五篇论文《关于南梁精神》,长达12个页面,从“南梁精神是井冈山道路具体实践的产物”“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南梁精神的基石”“南梁精神是山沟里的马列主义从实践出发的产物”“南梁精神是依靠群众同甘共苦百折不挠团结奋战的结果”等四个方面,论述和阐释了以刘子丹、谢子长、习仲勋为代表的西北杰出的共产党人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创建陕甘红军和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所创立和坚持的崇高的革命精神——南梁精神。作者通过实地走访调查、采访老一辈历史见证人、查阅大量的党史文献和革命老前辈的回忆录等,对南梁精神的创立过程、实质内涵、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做了高屋建瓴、具有真知灼见的剖析总结,是一篇学习中共百年党史不可多得的优秀教材。

其中的最后一篇《延安精神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红色基因一脉相承》,从“什么是延安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精髓”“延安精神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着内在的本质联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延安精神在新时代的继承和发展”等四个方面,深入论证和阐释了“延安精神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红色基因一脉相承”这个论点和结论,是一篇思想认识深刻、论据科学有力、准确把握党的系统理论传承发展历史脉络的文论佳作,对于我们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很好的辅导作用。

文集第二大单元为“专著”,集结了张锋先生12篇关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谢子长革命活动、年谱轨迹、以及西北红军大事记等专门著述。

其中的第一篇专著《陕甘著名革命英烈小传》,记录和讲述了在大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为了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追求自由独立、翻身解放而英勇献身的66名陕甘革命英烈的光辉事迹,限于年限久远史料收集的困难程度和英烈参加革命到壮烈牺牲时限的长短,每个人的小传篇幅有长有短、有详有略,但即使最短的也可以看出其革命贡献、为党和人民英勇捐躯的大致轮廓。在客观叙述、严谨着笔的字里行间,作者对革命先烈的无比崇敬之情、高山仰止之心依然溢于言表,它既是这些陕甘红色老区革命先烈的一块块墓志铭,又是汇集起来铸就的一座巍峨的陕甘红色老区革命先烈纪念塔。

其中的第二篇专著《革命的老区 英雄的人民——陇东革命斗争概述》,以长镜头、大视觉讲述了甘肃陇东庆阳老区,在辛亥革命后,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中国共产党在陇东的早期活动;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时期的斗争;抗日战争时期的斗争;解放战争时期的斗争等五个历史时期,陇东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争取人民翻身解放,所进行的一系列革命斗争历程、英雄事迹、重大活动和历史贡献。文章以中国共产党发动人民群众、领导人民群众开展革命斗争为“经”,以庆阳地区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实践、取得的革命斗争成果为“纬”,织就了一幅波澜壮阔的陇东人民革命斗争的历史画卷。

文集第三大单元为“采访记”,集结了张锋先生15篇陕甘革命先烈、先烈遗属、陕甘革命历史亲历者和见证者等采访纪实。

其中的第一篇、第二篇分别是《谢青天的故事》《谢子长战斗中的知音》,前一篇讲述了流传于陕甘人民群众民间关于谢子长的言行故事、口碑赞扬,虽是纪实,不是创作,胜似创作,形象生动,情节感人。后一篇是根据对谢子长夫人尤祥斋采访记录撰写的缅怀纪念文章,有谢子长夫人对丈夫的深情怀念,有他们结成革命伴侣的温馨追忆,有他们相濡以沫的共同奋斗生活写照,仔细读来,令人热泪盈眶,感佩敬仰。

其中的第五篇《仲勋主席历险记》,是张锋先生根据1980年7月17日采访原南梁政府警卫班长、77岁高龄的红军老战士王殿斌的口述整理撰写的纪实性文史文章。文章讲述道:1935年,时任南梁政府主席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同志年仅22岁,在4月13日这天,国民党西北军阀马鸿宾部1000多骑兵突破红军在老爷岭的防线,直犯南梁政府,当时政府保卫队和地方赤卫军仅有不足二百人。被当地人民群众尊称为“娃娃主席”的习仲勋却在危难时刻,沉着冷静,率领身边的保卫人员,向敌人突然发起短促进攻之后,机智果敢地摆脱了来犯之敌的纠缠。文章篇幅不长,但故事主人公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表现却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令人敬佩不已。

其中的第七篇《“刘嫂子”——刘子丹夫人同桂荣老人会见记》,是张锋先生于1980年初春,随同甘肃省政协副主席雷恩均同志(刘子丹夫人同桂荣老人当年的革命战友)看望被陕甘红军亲切称作“刘嫂子”的刘子丹夫人同桂荣老人的一篇纪实性文章。文章介绍了“刘嫂子”简朴的晚年住宅、摆设和生活,讲述了同桂荣老人回忆比自己年长的周总理也称呼她“刘嫂子”的温暖往事,讲述了她当年给毛主席做了一双棉鞋、给董必武老人缝了一件衬衣,并受到毛主席和董老夸赞的难忘故事,以及陕甘老红军之间的革命友情等,因为都是当事人亲述的真实历史记忆点滴,读来倍感亲切,令人赞叹。

文集的第四大单元为“有关西北革命史的文章、信件、随笔、日记”,集结了张锋先生9篇关于撰写、编辑、出版一些专著文章的过程、后记,尤其是对“西北军委主席”“西北红军战史”“清涧起义”等历史问题的探究厘清及写给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的建议信,是作者深入调查、多方采访、反复核对得来的结果结论,拾遗补漏,填充空白,弥足珍贵。

文集的第五大单元为“为老同志整理的回忆录及文章”(包括附件),集结了张锋先生12篇为老同志整理的回忆录及文章。其中有原中央军委四局局长雷恩均同志等回忆的《雷恩均等八位老红军关于陕甘革命斗争历史的片段回忆》《刘景范同志关于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几个问题的回忆》《我当南梁政府劳动委员长——张钦贤回忆》等,有的是根据老同志的口述,由作者整理撰写的,有的是本人撰写、由作者参与定稿的,都是陕甘革命斗争历史中一些重要问题、重大事件、重点战役战斗和活动的第一手资料,来自于老一辈革命者的亲身经历亲见亲闻,真实可信,详实可靠,对于研究撰写西北党史、革命史、革命传记提供了珍贵的史料。

其中的《我当南梁政府劳动委员长——张钦贤回忆》文章,第四章节“用豆子选出南梁政府”,着重对习仲勋同志选举代表时的独特做法进行了有声有色的回忆,写道:(选举产生南梁政府的)“筹备工作在两个月前就开始了,首先是选代表,以庄头为单位,15人选一名代表,以投票的方式选。工作搞得很认真,选出的代表都要填表,一点都不马虎。这时候,许多人都不识字,投票写字有困难,我们就给代表的后面放一个碗,群众同意谁,就给谁投一颗豆子,最后数豆子,谁的豆子多就选他当代表,真正体现了民主。”整篇文章,回忆了刘子丹、谢子长、习仲勋在南梁政府初创阶段所做的深入发动群众、广泛依靠群众、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幸福的革命活动和工作点滴,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做人做事进行了许多细节上的描绘,譬如,说习仲勋同志“不到二十一岁,年轻,但老练稳重。平时说话不多,但说出来的话,一是一,二是二,说出来就要做到,从不含糊,我们都很尊重他,老百姓也很喜欢他,把他叫娃娃主席。”说刘子丹“这人很随和,他是军委主席,红军的头,年龄比我们大,但他平易近人,群众关系好,大家都叫他老刘,他喜欢开玩笑,我们在一块开会时,他有时开个玩笑,惹得大家都哄堂大笑。”读来亲切感人,令人难忘。

文集的第六大单元为“关于《谢子长》一书”,集结了张锋先生15篇关于他本人创作撰写传记性书籍《谢子长》一书的初衷、经过、心得体会等,其中包括3篇别人撰写的对《谢子长》一书的评论文章,以及关于《谢子长》一书的9封通信。

《谢子长》一书,是张锋先生历时8载写成的革命传记书籍,全书20余万字,首版由甘肃人民出版社于1983年8月出版发行;再版由中国文史出版社于2005年2月出版发行;2015年,经中央党史研究室推荐,中共党史出版社以第三版向全国出版发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薄一波、贺晋年等同志为本书题词题签,原甘肃省文联主席、著名文艺评论家曲子贞先生为本书作序,他说:“这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因为它写得真实。”

谢子长是陕甘红军和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人和领导者之一,享年38岁。毛主席于1939年6月两次为子长墓题词:“民族英雄”和“虽死犹生”,并同时还给谢子长题写介绍其生平革命功绩的立墓碑文,在中国现代革命历史上,享此殊荣者,仅其一人。中共西北工作委员会决定改子长家乡的安定县为子长县,让先烈的名字从此印在了祖国的版图上。1946年2月19日,瓦窑堡举行了隆重的谢子长移墓公祭典礼,党政军民两万多人凭吊致祭,中共中央西北局挽联上书写:“一生为人民创造红地,百姓到如今叫你青天。”谢子长短暂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光辉的一生。

张锋先生为了撰写这部革命传记,曾经三次奔赴陕北,多次到谢子长烈士战斗过的南梁、太白、西坡、三嘉等子午岭山区各处实地采访调查,并到西安、北京等地访问谢子长的夫人、亲属和战友,获取第一手资料素材,历时8年,呕心沥血,数易其稿,反复增改,得以初版、再版、三版,使之成为一部缅怀革命先烈、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学习中共百年党史的优秀读本。

这部西北革命史研究文集《西北星火》,六大单元所集结的80余篇文论、专著、书稿、札记、评论、随笔、回忆录和书信等,无不是宝贵的陕甘边红色老区党史、革命史以及前辈先烈革命斗争史的第一手史料文献,无不是珍稀的陕甘边红色老区党史、革命史以及前辈先烈革命斗争史的详实记录真实写照,无不是神奇的陕甘边红色老区党史、革命史以及前辈先烈革命斗争史的悲歌壮曲灿烂音符。它是我们深入学习中共百年党史、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坚定“四个自信”、激励我们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革命斗志最好的辅导读物,最好的标杆参照,它将与陕甘边红色老区党史、革命史以及前辈先烈革命斗争史一道,彪炳史册,光照千秋。

张锋先生今年已经76岁了,他出生在甘肃革命老区庆阳,在家乡求学、生活和工作多年,对养育自己的陕甘革命老区这片热土具有血浓于水的深厚感情,对曾经战斗在这片土地上、为了民族自由独立解放事业而奋斗而献身的老一辈革命者充满了敬仰之情,热爱之心。如果说,他的20余万字的《谢子长》一书,是他在工作岗位上,利用工作和业余时间创作的一部佳作,是他的前期写作成就的话,那么,这部50余万字的西北革命史研究文集《西北星火》,就是他几近一生潜心发掘整理、研究撰写陕甘边红色老区党史、革命史以及前辈先烈革命斗争史之集大成者,可以说是他的终身辉煌成就。

张锋先生长期工作在宣传、新闻、文化战线,其工作履历,在本书的扉页上有全面介绍,这里要说的是,他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主动向组织提出由条件好的庆阳老区调到贫困艰苦的陇南山区来工作,想做一名焦裕禄式的干部,曾经在我们陇南担任过中共成县县委常务副书记、地委宣传部副部长、地区文化处处长。在他担任陇南地区文化处处长期间,我有幸作为他的部下在他身边工作,亲身感受了他的儒雅气质、学者风范、坦荡胸怀、率真作风、正直做派、严于律己、宽厚待人、平易近人、团结同志、爱护晚辈等优良品格。几十年来,张锋先生亦政亦文,求真务实,不尚空谈,不仅体现在他的做官做人上,也体现在他的为文写作上,文如其人,人如其文。一个一生追求真善美的作家,必定会写出体现真善美的著作来——张锋先生的为人为文就是典型的范例。

限于篇幅,言不尽意,就将我的这篇读后感权作评述吧。不妥之处,敬请张锋先生和读者同志们批评指正!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