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清楚武都文化,首先要搞清楚武都的历史沿革和武都的历史文化传承。纵观历史,作为地名概念的“武都”,有“大武都”、“小武都”之分。所谓的大武都,就是秦汉以降,被称作下辨道、武都郡、武州、阶州、阶州直隶州等三级行政管理机构时,所治辖的陇南广大地域;所谓的小武都,就是民国和新中国建立以后,被称作武都县、武都区的四级行政管理机构时,所治辖的大幅度缩小了的现当代地域。我们在为武都文化定义时,要从“大武都”的概念着眼,放在中华主流文化、秦陇区域文化、巴蜀区域文化、氐羌藏等少数民族文化的大背景下去考量,绝不能局限于现在武都区的行政区划内去思考和探讨问题。否则,就会盲人摸象,以偏概全。
文物普查考证发现,白龙江及支流北峪河、沟坝河、福津河沿岸的黄土坪上,埋藏着极为丰富的古文化遗迹和遗物,有距今7000年的仰韶文化,距今5000年的马家窑文化,距今4000多年的齐家文化及商周时代武都白马氐族的寺洼文化等。也就是说,武都最迟在7000年前就有华夏民族先祖的足迹,他们先在北峪河流域,再繁衍到白龙江及其支流沟坝河、福津河沿岸,从而开创了武都灿烂的古文明和古文化。
夏、商时期武都属氐人居住地。西周、春秋战国时为羌氐民族发祥地。先秦已有道(县)级建置。秦代属白马氐族治辖。西汉属益州刺史部武都郡所辖。东汉隶凉州刺史部武都郡治辖。三国,属蜀汉益州武都郡辖地。西晋,属秦州武都郡统之。东晋、十六国,武都郡先属仇池国,后由前秦政权统治。南北朝,公元448年,北魏置武都镇(掌控一方军事,镇治石门,即今城关旧城山),辖武阶郡(郡治翫当,即今大安庙附近)、修城郡等数郡。约公元497年,北魏武都镇、武阶郡属梁州。西魏,约公元546年属南秦州。北周,约公元572年改称武州(与武都郡同治今旧城山),领11县。隋朝,约公元612年,武都郡(治将利,即今旧城山)辖将利、建威、复津、盘堤、长松、曲水、正西诸县。唐代,约741年武州属陇右道;约公元820年属吐蕃。唐景福元年(公元892年)武州更名为阶州(州治仍在旧城山)。五代十国,约公元908年,阶州为岐统之。约公元943年阶州由后晋统治。约公元959年。属后周,仍称阶州。约公元924年和公元954年,阶州分别为前蜀和后蜀管辖。北宋,公元1111年间,阶州(州治福津,即今城关旧城山)隶属秦凤路。南宋,约1142年,阶州属利州西路。元代,约1260年阶州属陕西行省。1270年州治移柳树城(今角弓柳树城)。元末州治复移坻龙岗(今旧城山)。明朝,约1369年阶州属陕西巩昌府。明洪武四年(1371年),阶州治所由旧城山移武都砖城(即今武都区政府驻地)。清朝,阶州隶属甘肃。雍正七年(1729年),阶州升为直隶州,直隶于甘肃布政使司,领文、成二县。民国2年(1913年),阶州直隶州改为武都县,并分置出西固县;民国18年(1929年)2月,又从武都县划出白马关警察所辖地,分设永康县,同年4月改为康县。武都属甘肃省八区专员公署管辖(区专署驻地仍设在武都城关镇),直到解放。
从上述历史沿革来看,秦汉以后,直至民国初年,武都大部分时间隶属于陇西郡、陇右道、凉州、甘肃行省,少部分时间隶属于梁州、秦州、雍州、利州、陕西行省。武都作为三级行政管理机构,其治辖地域最广大之时,包括了现在的陇南大部、洮岷一部、甘南一部、天水一部、陕南一部、川北一部,跨越甘陕川三省六地区,可谓地域幅员辽阔,人口结构多元,山川地理复杂,文化形态多样,民俗特色杂呈。
武都是中国历史上农耕文化、畜牧文化和渔猎文化交汇积淀的地域。独特的区位优势、悠久的发展历史和多姿多彩的民族民俗风情,孕育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截至目前,国务院已公布的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陇南有3项:武都高山戏、西和乞巧节和文县傩舞池哥昼。甘肃省已公布的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陇南入选的项目总计22项:陇南影子腔、文县玉垒花灯戏、西和春官歌演唱、康县木笼歌、两当号子、宕昌羌傩舞等。虽然,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都被冠以不同的县域地名,但仍然属于“大武都”的文化范畴。其中除了仅有的文县傩舞池哥昼、宕昌羌傩舞两项,属于少数民族的白马藏族和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外,绝大多数都是汉民族的文化传承。
武都方言属于“中原官话——秦陇片——陇南小片”,这是在甘肃方言中的大的分类。实际上,武都方言极其复杂,就整个武都而言,可以大致分为“西、中、东”片,甚至更多。这些小片区的方言,其语汇和语音主要靠近陕西汉中一带,以及川北广元一带。武都方言的主体是北方语系,夹杂着南方语系的一些语音,其文化特征,主要是秦陇文化的基本传承,附带着巴蜀文化的明显特征,具有秦陇文化和巴蜀文化融合的主要特点和明显痕迹,形成了独特而复杂的武都方言体系。
在武都方言中,“多劳”、“日脸”和“受活”是三个很特殊的词汇,在日常生活中每每出现,使用频率很高。其中,“多劳”是一个名词,专指人的脑袋;“日脸”是一个动宾结构的词或词组,用来形容某个人或某件事很讨厌;“受活”是一个形容词,表示某种欲望得到了满足之后很舒服、很受用的感觉。因为这三个词汇是陇南方言中的口语,很少见诸于文字表述,所以在通行的官话和汉语词典里是找不到的。这三个十分特殊的口头方言词汇,主要流行于武都、陇南、甘肃、陕西,以及川北的部分地方,这无疑与“秦陇文化”所覆盖和辐射的地域有着很大的关系。
单从土生土土长在武都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山戏来看,它是甘肃省独有的两大地方特色剧种之一,与陇剧平分秋色,发源于陇南市武都区的鱼龙镇、隆兴乡一带。鱼龙、隆兴一带为高山丘陵,山大沟深,交通不便,自古以来,庙会、祭祀、社火等民俗活动在这里就很盛行,高山戏即是从这里的民间祭祀和传统社火中孕育、演变、发展而来的地方戏曲剧种,其传统的代表性剧目有《咸阳讨账》《刘四告状》《老换少》《白玉霜》《康熙拜师》《儿嫌娘丑》等。高山戏的发源发展、表演内容、表现形式、音乐唱腔等,都与发祥于这片黄土地上的伏羲文化、秦陇文化一脉相传。
武都民歌所反映的生活内容及其表现形式,更是带有秦陇文化的显著特征。仅以一首爱情类民歌举例:“想哩想哩实想哩/想得眼泪长淌哩/眼泪就象两条河/它能打转两轮磨/给你说了你不信/看我淌的眼泪印/把你常牵挂着哩/心上丢不下着哩/萝卜不拔长着哩/黑明把你想着哩/骑的白马过河哩/心里想的着火哩/死水潭用勺舀哩/想得心急火燎哩/马尾箩儿箩米哩/不想别人想你哩/房檐滴水上线哩/想得心跳肉颤哩/想得肝花摇铃哩/想得肠子拧绳哩/想得心儿如针扎/想得浑身象刀刮/想得人都细瘦了/光有勒巴没肉了/圆圆脸蛋想扁了/长长身材想短了/抹布擦了油碗了/胳骨铆窍想散了/想你三天没吃饭/淌下眼泪拌熟面/天上下的毛毛雨/黑里明里全是你!”其中就包括了生活用具、生活方式、物产食品、语言修辞、方言词汇、交流习惯、情感表达等诸多方面的丰富内容。
当然,武都文化的内容十分丰富,远远不止这些,仅民俗文化方面就包括说春、社火、攒神、庙会、祈雨、唱大戏、民歌演唱、方言词汇、方言语音、婚丧嫁娶、上梁出月、年节风俗、民间杂礼等,特别是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食物食品和饮食习惯,其中的锅盔、蒸馍、煎饼、肉夹馍、烤羊肉串、羊肉泡馍、牛肉拉面、长面、刀削面、酸菜面片、洋芋搅团、扁食馄饨、油圈圈、馓子等,广泛流行于陕、甘、宁、青、新;尤其是在武都的广大农村,长期以来乡民们都有用陶罐熬茶喝的生活习惯,与全国各地的饮茶习俗迥然不同,是典型的大西北黄土高原地域的饮茶方式。
酒文化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个重要组成部分。据史料记载,武都角弓咂杆酒始于唐代,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酿造方法与文县白马氐族和宕昌羌民族的咂杆酒大同小异。武都咂杆酒酿造原料中所用的糜谷,不是黄色的,是当地特产的一种“红谷”。据角弓陈家坝当地老人们说,他们的咂杆酒口感好,名气大,胜过其他地方的同类酒,主要原因就是使用了当地特产“红谷”。酒属于物质文化,酒的酿造工艺和饮用习俗则属于非物质文化。武都咂杆酒的酿造工艺和饮用方式,可以看作是中华主流文化、秦陇区域文化、巴蜀区域文化、氐羌藏等少数民族文化相互融合的结晶,或者是代表性文化实体的存在。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武都人经历了中华文明的初创,人文始祖伏羲诞生于此,秦人崛起于斯,汉代的大开发,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大繁荣,三国时代的蜀魏鏖战,南北朝时期氐羌民族的兴衰,隋唐时期的大发展,五代十国时期的民族大融合,南宋时期的抗金战争,以至举世闻名的红军长征北上陕北的哈达铺休整、两当兵变,以及当代的新中国建立,改革开放后的西部大开发,等等,这些历史的、现代的、当代的一系列重大事件的发生,无不融进了武都文化深厚的积淀当中,铸造了武都文化的精神实质,丰富了武都文化的内涵和形式。
固有的历史地理条件、特殊的历史文明渊源、多元的历史文化融合,多变的历史发展机遇等,使得武都在受到中华主流文化统治、影响和熏陶的同时,还参与了“秦文化”和“秦陇文化”的创造,是秦陇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和重要区域之一,为中华文明悠久历史的形成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做出了杰出贡献。因而,千百年来,武都文化更多的是传承了秦陇文化,发展了秦陇文化,虽然只是秦陇文化的冰山一角,但又是秦陇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成为秦陇文化的重要区域之一。
秦陇文化是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共同创造的区域性文化,在形成的悠久历史过程中,有着极为博大的吸收性、包容性和融汇性,西周灭商纣吸取了殷文化,秦人破六国摄收了关东文化,西汉初期崇尚楚风,北朝保留“五胡”文化原型,隋唐全面融合胡俗南风。这种大范围地容纳、引进和吸收四方文化,不但为秦陇区域性文化的兴旺繁荣创造了良好的氛围,而且一发端就带有其他地域所没有的鲜明地方色彩,例如胡袄短靴、帷帽袴褶、女着男装等服饰习俗,在南方就很少见到,胡饼乳酪、炙肉烤脍、羊羹麦饭等饮食习惯也相异于南方。虽然秦陇大地屡次成为统一中国的中心区域,但其区域文化的显著特征一直没有消失,至今仍是现代中华文化的主流之一,始终放射着灿烂夺目的光辉。
巴蜀文化是巴文化与蜀文化的统称。总体上,巴蜀文化绵长久远、神秘而灿烂,可坐享天成,亦可以行卒而生;可无为逍遥,更因刀剑而存。文化上兼容儒释道,以道,注川人风骨;以儒,举川人仕进;以释,去川人彷徨;进退之间,死生契阔。巴蜀文化具有很强的辐射力,主要表现在对滇黔夜郎文化和昆明夷、南诏文化的辐射,还远达东南亚大陆地区,在金属器、墓葬形式等方面,对东南亚产生了深刻久远的影响。同时还与中原、楚、秦文化相互影响,对其毗邻的甘肃陇南,尤其是武都渗透影响力更大。
武都文化不仅包含着伏羲文化、秦陇文化、巴蜀文化、三国文化的深厚底蕴,还受到古老的氐、羌、藏等少数民族文化的深刻影响,使得武都文化丰富多样,异彩纷呈。在武都数千年的文明历史长河中,氐、羌、藏等民族一直是这里的主体居民,氐羌民族于东晋、南北朝时期,还在这里先后建立了仇池国、宕昌国、武都国、武兴国、阴平国等五个地方割据政权,对武都历史、特别是对武都文化的形成、发展和成熟,产生了极为深远的深刻影响,处于不可忽视的地位。
综上所述,武都文化就是陇南的主体文化;换句话说,陇南文化是以武都文化为梁柱、以境内其他县域文化为砖石,而构建的陇南区域文化大厦。武都文化,总体上与中华民族的主流文化一样,发源于伏羲文化,贯穿着儒家文化,深受中原文化的影响,但更多的则是传承发展于秦陇文化,最终成熟为带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包含了巴蜀文化、氐羌藏等少数民族文化一些元素特征在内的武都自己的文化。武都文化的精神实质是:不屈不挠,积极进取;武都文化的内含本质是:博爱包容,团结向善;武都文化的价值取向是:热爱劳动,自食其力;武都文化的表现形式是:丰富多样,和而不同;武都文化的基本特征是:立足秦陇,兼收其他;武都文化的主要特点是:恪守传统,接受新潮;武都文化的地域特色是:笃厚凝重,庄谐灵活。
需要指出的是,武都历史文化的本质属性,及发展为现代文化的基本现状,与当今国家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上高度趋同,内容上完全一致,既是中华主流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发展,又贯彻了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的新的主体意识和主要形态,融进了新时代、新社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丰富内容,这些都无不体现在武都广大人民群众遵纪守法、乡规民约、移风易俗、劳动致富、和谐友爱、物资交易、情感交流、精神面貌、民间风情、市井生活等规范统一的社会活动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