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娄炳成的头像

娄炳成

网站用户

小说
201902/14
分享

两个美猴王

1

《西游记》第五十八回里,出现了一真一假两个美猴王。确切地说,应该是出现了一个假的美猴王,因其以假乱真,弄得众神凡人真假莫辩,照妖镜不管用,紧箍咒难验证,就连观世音菩萨的法眼,也分辨不出真假来。

不过,那只是吴承恩故弄玄虚,吊读者的胃口。其实,他还是有意无意地告诉我们,有知道真假的,那就是谛听和如来佛。当然,还有别人,这里暂且不论。

谛听知道,不但知道那个假美猴王是谁,还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但他不敢说;而如来佛说了,那个假的美猴王叫六耳猕猴。如果,那个假美猴王果真是六耳猕猴的话,修行了得的观世音菩萨,是不会认不出他来的;要么,就是观世音菩萨明明知道,但碍于某种特殊原因,而不愿意或者无法揭穿。身为冥府小小神兽的谛听,确实知道那个假美猴王是谁,但他不敢说,就更不敢到顶级佛祖如来面前去反驳或者证实。那么,如来说是什么就是什么了,他的那个权威性的认定,就成了终审判决。

我们凭什么相信如来说的是真话,而不是假话呢?我们无法撬开谛听的嘴,让他告诉我们事情的真相;而观世音菩萨也用他的行动验证了,他也搞不清;那就只能凭我们对佛祖的敬仰,以及对佛家恪守出家人“不打诳语”戒规自我约束的坚定信念的绝对信任,去权且相信佛祖的话了。倘若这两点都靠不住,那就自当别论,一切就是另外一种情形。

 

2

纸里包不住火。问题的症结就在于,谛听知道。

原著写道:那兽奉地藏钧旨,就于森罗庭院之中,俯伏在地,须臾抬起头来,对地藏道:“怪名虽有,但不可当面说破,又不能助力擒他。”地藏道:“当面说出便怎么?”谛听道:“当面说出,恐妖精恶发,搔扰宝殿,致令阴府不安。”又问:“何为不能擒拿?”谛听道:“妖精神通,与孙大圣无二。幽冥之神,能有多少法力?故此不能擒拿。”地藏道:“似这般怎生祛除?”谛听言:“佛法无边。”地藏早已省悟,即对行者道:“你两个形容如一,神通无二,若要辨明,须到雷音寺释迦如来那里,方得明白。”

谛听没有说假话,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他没有说假话。

对于谛听说的“佛法无边”,无论是地藏,还是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去理解。一是如来佛祖知道他俩的真假;二是如来法力无边,可以制服那个假冒的妖怪;三是如来一旦戳穿了事实真相之后,只有他具有巨大的承受力,谁也不能拿他怎么样。

于是,就出现了两种猜测,一说,这场真假闹剧是如来一手策划的,目的是要借六耳猕猴之手,除掉孙悟空;另一说,这场真假闹剧是孙悟空自编自导的,使用的是分身法,目的是要报复师傅,让师傅彻底重视自己,没有俺老孙的保护,你是去不了西天取不来真经的。

 

3

事实真相到底是怎样的呢?

真假美猴王离开冥府之后,地藏忍耐不住,还是详细询问了谛听。谛听只得给他作了如实汇报。地藏听了之后,惊出了一身冷汗,严命谛听:“这是天字第一号的绝密,不得有丝毫泄露,否则我就割掉你的舌头!”谛听连连称是,哪敢再言。

原来,谛听告诉地藏,三天之前,玉皇大帝召集太白金星、二郎神杨戬,开了一次御前秘密会议。玉帝之所以招来这两位神仙密商大事,是因为他俩都与一个人有关,一个曾经招安过那个人,一个曾经打败过那个人,而那个人就是孙悟空。玉帝说:“那猴头冒犯天庭,险些打杀了朕,一直为朕之心头大患。朕考虑,倘若那猴头到了西天,修成正果,届时就不好办了。朕宣二位来,就是要思谋一个彻底解决问题的法子。”太白金星接道:“启禀玉帝,待那妖猴修成正果之后,请求玉帝颁旨,老朽再将他招到天庭,赐以更大的官职,想必他就不会再反了。”玉帝摇头,转问二郎神杨戬:“你有何高见?”杨戬慌忙起身,施礼答道:“启禀玉帝,小可倒是有个办法,只是不知当行不当行。”玉帝道:“讲。”杨戬看着太白金星,欲言又止。太白金星知趣,就告退了。

于是,一个绝密计划形成了。

 

4

话说真假美猴王驾着筋斗云,一路打斗不休,来到雷音寺释迦如来佛面前,说明相同的缘由之后,请求如来辨别真伪。如来睁开法眼一看,只见二郎神杨戬与孙悟空立在面前,心头一愣,不免觉得蹊跷。于是掐指一算,已知端倪,原来如此这般。便会心一笑之后,就配合玉帝的旨意,把事情做得天衣无缝。

原著写道,如来说:“我观假悟空乃六耳猕猴也。此猴若立一处,能知千里外之事,凡人说话,亦能知之,故此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与真悟空同象同音者,六耳猕猴也。”那孙悟空正专心听着,突然像是着了魔法一般,自己就变作了一只蜜蜂儿,往上便飞。如来将金钵盂撇起去,正盖着那蜂儿,落下来。大众不知,以为走了,如来笑云:“大众休言,妖精未走,见在我这钵盂之下。”大众一发上前,把钵盂揭起,果然见了本象,是一个六耳猕猴。急得孙悟空抓耳挠腮,刚要分辨,却被那假猴王轮起铁棒,劈头一下打死。如来不忍,道声:“善哉!善哉!”

孙悟空就这样一命呜呼了。

想来,那孙悟空吃了蟠桃、食了仙丹,经过太上老君的八挂炉烧炼了七七四十九天,具有了金刚不坏之身,刀枪不入,雷电难劈。然而,大家都知道,任你孙猴子再有能耐,也难逃如来佛祖的手心。

 

5

那孙悟空有七十二般变化,便有七十二条性命,只因元身已被打坏,三魂六魄没有了附着,只得散了,却有一股冲天冤气裹在其中的一个魂魄里,飘飘忽忽,来到冥府,揪住地藏不放,定要地藏还他性命。地藏先前吃过孙悟空的大亏,不敢召集幽冥诸神与他争斗,被逼无奈,只得说:“大圣息怒,若要知晓缘故,问谛听即可。”

孙悟空的魂魄正待寻找谛听,那谛听却大大咧咧自己走了出来,对地藏说:“我王在上,如今这猴头真身已死,只剩了孤零零的魂魄,想他再也无法逞能,快命冥神拿下。”地藏恍然大悟,急命冥神捉拿了孙悟空的魂魄,将其绑缚入狱。地藏为报当年被孙悟空羞辱、勾画名册之辱,对孙悟空滥用大刑,弄得孙悟空苦不堪言,暂且不表。

地藏大喜,便想以捉获孙悟空魂魄去玉帝那里邀功,求得升迁。便急急来到天宫,奔告玉帝。玉帝听后,诧异道:“朕闻那假猴王已被如来识破,使出法力让其现出原形,不是叫孙悟空除掉了么?如何孙悟空又被你缉拿入狱?”地藏一听,心想坏了,这不是弄巧成拙吗?慌忙说:“小臣有罪,是小臣搞错了。”急待退下时,玉帝道:“等等,你就不要回去了,留在天庭,朕另有任用。”

自此,地藏再也没有回到冥府。

 

6

那二郎神杨戬本是玉皇大帝的亲外甥,曾经力抗天神劈山救母,是天庭第一得力战神,与孙悟空一样有七十二般变化。民间也有说他具有七十三变的,理由是他能打败孙悟空,靠得就是多出的那种变化。作为玉帝的外甥,他与玉帝的关系并不好,“听调不听宣”便是他极度的个性表现,这与他的对手孙悟空倒有几分相似。玉皇大帝封杨戬为“英烈昭惠显圣仁佑王”,道号“清源妙道真君”,但他始终对这个身居天庭九五之尊的舅舅不理不睬,坚决不在天庭任职就位,而是在下界享受民间香火,帐前有梅山七圣相伴,麾下一千二百草头神,对于玉帝“听调不听宣”,就是只服从玉帝的命令,但不与舅舅去套近乎,也就是“心高不认天家眷,性傲归神住灌江。”

谁知,就是因为他天性争强好胜,不服孙悟空,一心想除掉这个唯一的对手,破天荒向玉帝舅舅献出了那个妙计,借如来的无边法力,除掉了孙去空。他倒是如愿以偿了,却从此不得不以孙悟空的身份名头,保唐僧去西天取经。千里跋涉,一路艰辛,费尽气力,终于事毕。如来冲着他,也是冲着孙悟空,封了他一个“斗战胜佛”的名号,杨戬本是道家大神,却得了个佛家的封号,真实的他觉得不伦不类,不但无法领受,还令他啼笑皆非,不免在心里暗暗叫苦。

暂且按下不表。

 

7

天历某年某月某日,天庭三法司的大堂上,天兵天将押来了被捆绑着的孙悟空、地藏和谛听,强令他们跪在堂下。

随着惊堂木的一声爆响,堂上主审官厉声喝道:“大胆孙悟空,竟敢勾结地藏、谛听,谋害皇亲外甥!”地藏早已吓得瑟瑟发抖,谛听却在冷笑。不料那孙悟空摇身一变,竟然变作二郎神杨戬,指着主审官大骂:“瞎了你的狗眼,好好看看,我才是真正的杨戬——玉帝圣上的亲外甥!”审判席一片哗然。主审官又喝道:“大胆猴头,哪个不晓得你有七十二般变化,你竟敢变化成二郎神的真身,混淆视听,罪加一等!”转而问地藏:“你来证实,敢作伪证,也要罪加一等!”那地藏虽然吓得半死,但急于解脱自己,便慌忙指认道:“他就是十恶不赦的孙悟空,就是扒了皮我也认得他。”主审官又问谛听:“你不是什么都知道吗?那你说,他是不是孙悟空?”谛听从容答道:“启禀大人,诚如大人所说,我什么都知道。我知道的,大人你也知道;大人知道的,我也知道;我知道的,大家都不知道;大家不知道的,我都知道;天知道,地知道;你知道,我知道;你知不道,我知不道;哼哼,哈哈,吼吼,不知道,道不知,知不道。打死,我还是知——不道!”

主审官大怒:“什么乱七八糟的,拉出去,砍了!”谛听又回到了冥府,是他的魂魄。

主审官宣布休庭,等候奏明玉帝圣裁。

当日玉帝就颁旨曰:“孙悟空大闹天宫,朕已宽宥,罚其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以期修成正果,位列天班。然其本性难移,不思悔改,又勾结地藏、谛听,谋害皇亲,其罪当诛!地藏同罪,当诛!”

 

8

按理说,那二郎神杨戬与孙悟空的武艺、个性、心性相似,倘若他也像孙悟空当年那样,再来个大闹天宫,打他个天翻地覆,确也够他玉皇大帝和天宫喝一壶的。只是行刑那日,地藏劝他:“其一,大神乃玉帝之亲,不可造反,以免外人作为榜样效仿,贻害无穷;其二,大神为上不尊,竟与那猴头争气斗勇,乃咎由自取,是有今日;其三,那猴头的冤魂还在下官的地狱里关着,大神不去陪他,天理难容。”杨戬觉得地藏说得在理,就忍气吞声,收了反心,与地藏一道引颈受戮了。

杨戬真身坏去,魂魄直奔地狱,见了孙悟空的魂魄,抱住他,颤抖不已。

“害人终害己。我本该与你惺惺相惜,英雄相怜,可我因为一己之私,帮了舅舅,却害了你我。我,我好悔呀!”男儿有泪不轻弹,杨戬还是哭了,泣不成声。孙悟空好感动,对杨戬说:“你哭个球,你爱当美猴王,就跟俺老孙做个兄弟吧,俺俩都是美猴王。”杨戬含泪笑了,道:“对,我就学你,做个美猴王。”

于是,这一对真假美猴王,就如同兄弟一般,再也没有了真假。许多年以后,冥冥之中,便有了两个美猴王。千百年之后,被人间一个姓娄的三流文人知道了,就依据他俩的传奇故事,写了一篇小说,发表在网络上,题目就叫作《两个美猴王》。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