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娄炳成的头像

娄炳成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03/15
分享

微散文五题

百家衣

我的外婆是四川南充人。一九五八年,我父亲从驻在南充的部队转业,带着我母亲和一周岁的我,离开南充,去黑龙江开垦北大荒,彼时南充已是稻花飘香,而北大荒正在解冻。四年后,也就是一九六二年隆冬,我的外爷去世了,加之农村里闹饥荒,外婆便只身不远千里多次转车,来北大荒投靠我的父母亲。那时,我的大妹刚刚出生,外婆便给她做起了百家衣。

我们弟兄姊妹五个,除了我,都穿过这件百家衣。

旧时民间育婴,要向众邻亲友讨取零星碎布, 缝成一件百家衣给小孩穿上,取百家之福、小孩少病少灾、易长成人之意;又寓小儿贫贱, 以为贫贱者容易养活。百家衣有单有棉,无领无袖,实际上就是坎肩,也叫马甲。外婆做的百家衣是棉的,大概那时正值冬春季节,北大荒异常寒冷的缘故吧。记忆中,外婆来到我们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我的大妹缝制百家衣,后来她就和我母亲在河滩上开荒,专意种瓜种菜种土豆了。

外婆领着五岁的我,走家串户,向各家讨要零星布块,她的一口川腔土音,当地人都听不懂,就拿出提前准备好的布块让人家看,等人家终于明白了她的意图是讨要做百家衣的原料,便都肯慷慨施舍。我父亲说,你需要什么布料,我去城里买就是了,向别人伸手要多不好。外婆就说,你不懂,买来的不行,就得向大家要。

外婆很认真,严格按照要求,直到讨来一百块零碎小布块,又拆了一件旧棉衣,取出棉花,这才开始缝制,不多久,便缝制成了一件棉的百家衣。她将各种颜色各种质地的布块,先剪裁成小小的四方块缝好,再以菱形排列搭配,缝缀在一起,做成的百家衣花花绿绿的,既精致又美观,穿在我大妹身上,一抱出门,人见人夸,外婆皱纹斑斑的脸上就会笑成一朵花。只是我母亲说太大了,外婆就说,娃儿长得飞快,以后还要穿的。

我的大妹长大了,我弟弟就接着穿。外婆去世后,我的二妹、三妹又相继出生,她们都穿过这件百家衣。等到我们的下一代出生时,百家衣已经不兴了。在八零后、九零后、零零后、一零后相继降世的如今,这个民俗也消失了,使得民间百家衣的制作工艺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之一。

连鞋裤

除了百家衣,外婆还给小孩做过连鞋裤,并将这个手艺传给了我的母亲。所谓的连鞋裤,就是将坎肩和裤子连在一起,尤其是连上比小孩的脚略大一点的足形的“鞋”,可以不再穿鞋,起到保暖护足学步的作用。连鞋裤坎肩上边缝两条布带,穿上后将布带交叉拴在肩脖处。

我家弟兄姊妹们,除了我,他们以及我的儿孙辈也都穿过这种连鞋裤。我们这一辈是我外婆做的,晚辈们则是我的母亲做的。我的儿子一岁到三岁时,都穿过我母亲做的这种连鞋裤。

根据季节时令,连鞋裤可做成三种,夏单冬棉,春秋则是夹层不装棉花。我的大孙子婴幼儿时期也穿过我母亲做的,等到我的小孙女降生以后,因我母亲去世了,就再也没得穿了。现在,满大街婴儿车里推的孩子,都不见穿这种连鞋裤了,这种手工缝制的连鞋裤的手艺大概是失传了。

连锅炕

北大荒的冬季十分漫长,国庆节前开始,直到来年的五一节到来,才能暖和。那时间,隆冬时节气温可以到达零下四十多度,我在门外撒尿,立马就有细细的冰柱升起。记得有一次,我见铁棍上结着冰,就伸出舌头去舔,结果舌头被粘在了铁棍上,使劲缩回舌头,一层皮被粘走了,疼得我好长时间没法正常吃饭。

取暖是北大荒冬季的第一要务。那时间,还不用煤,没有煤炉子,做饭取暖都用柴火。北大荒流行连锅炕,既做饭又暖炕。就是将土坯磊泥的灶台做在炕头内侧,外侧外墙则是直立的烟筒,把灶台与土炕连为一体,让烟火热气通过土炕再排到烟筒冒出去,做饭的同时也将土炕烧热了。

这种灶台要用两个烟筒,另一个烟筒从灶台边直通屋顶,夏天不用热炕,就将通往土炕的洞口堵上,从直通的烟筒排烟;天冷了需要热炕时,再换过来。那时间,北大荒的男女老少几辈人都睡在一个大土炕上,照样生儿育女。也许是我家不习惯,就用一排木箱子隔开,三分之二我父母和我大妹用,我和外婆睡三分之一的地方。

连锅炕也可以取暖。记得我冬天伤风感冒了,根本不用吃药,外婆就给我裹上棉被,让我背靠灶台坐下,直到烤得大汗淋漓,感冒就好了。由于连日累月地做饭,那土炕便也时时是热的,和大西北冬天用糟碳柴草烧炕一样。

外开门

那时间,居住在北大荒的人家,房门都是朝外开的。我们在虎林县(如今是虎林市)东方红老灰房子这个地方居住,是当地早就建好的土坯三间平房,中间堂屋进出的门就是朝外开的。

这种特色建筑完全与北大荒冬季的风雪天气有关。北风吹,雪花飘,下一夜的雪,可以到达齐腰深。清早出门,推不开门,就说明门被积雪堵住了。就得打开窗户,取了雪,化水造饭。因而冬季到来之前,要将一部分柴火堆放在屋子里。如果按照内地的建筑,将门朝里开,遇到风雪天气,风雪推坏门,雪就会涌进屋子里来,那门就再也难以关闭了。

我父母亲是如何习惯的,我不知道,只记得外婆初来乍到时,常常打不开门,闹出笑话来,后来才逐渐习惯了。

北大荒的积雪是天然冷库,杀了猪,宰了羊、鸡鸭兔或者野生动物,就将肉埋在雪堆里,想吃了,我父亲就掏出来用斧头剁开,拿回屋子里化煮。那年冬天,我外婆养的一只母羊、两只羊羔,被狼咬死了,就扒了皮,将肉埋在家门前的雪堆里,随时取食。

狗爬犁

北大荒冰冻期很长,一到深秋初冬,江河就结冰了,随着气温下降而逐渐加厚。那时间,交通工具不发达,狗爬犁便是雪地河冰上常用常见的交通运输工具。使用这种工具的主要是猎人,其他人也用。

爬犁是用实木做的,很像大西北缩小了的人力车(架子车),只是没有车轱辘,而是用两块直木固定在底端两边,最底部凿上暗槽,嵌上铁条,使其行走时滑溜。拉爬犁的则是猎狗,有大狗小狗,不知道品种,但更多的是中华田园犬。中间套橼的是雄壮有力气的大狗,其他拉绳的就相对小而弱些。无论在雪地,还是河冰上,载人拉物,跑得很快,很是实用。

那年冬天,我见雪地河冰上到处都跑着爬犁,就缠着父亲,让他也给我做了一个,却没有养狗,没有狗拉。我便忽发奇想,拴上外婆养的母羊,驱赶着让它拉。狗拉一条线,羊拉原地转。那羊不会拉爬犁,只在原地转圈,就是不肯前行,怎么驱使也不行,惹得我外婆哈哈大笑。就招呼上小伙伴,到黑子河的冰床上去,轮换拉,轮换坐,倒也其乐融融。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