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地方把麻雀称作家雀,实际上,把燕子称为家雀更合适一些;麻雀与人的关系比较密切,常常与人争食,但也只在房前屋后的墙洞里造窝,不像燕子,不但不遭害人,还直接把窝垒进人的家里,与人亲密相处。因而,自古以来,人与燕子一直保持着传统的友好关系,许多文人墨客,都以燕子为题作诗,尽写燕子的情义和美好。
最早以燕子起兴抒发情感的当数《诗经•秋风•燕燕》了:“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之子于归,远于将之。瞻望弗及,伫立以泣。”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 瞻望弗及,实劳我心。”“仲氏任只,其心塞渊。终温且惠,淑慎其身。先君之思,以勖寡人。”这首古老的诗歌,将燕子拟人化,把燕子与人联系在一起,描写出人类最美好的情感和最美丽的爱情婚姻故事。
王玉京的《孤燕诗》,便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王玉京(因其母姓姚,也称作姚玉京)的故事最早出现在《太平广记》里:王玉京娼家女也,嫁襄州小吏卫敬瑜,溺水而死,玉京守志养舅姑。常有双燕巢梁间,一日为鸷鸟所获,其一孤飞悲鸣,徘徊至秋,翔集玉京之臂,如告别然。玉京以红缕系足,曰:“新春复来,为吾侣也。”明年果至,因赠诗曰:“昔时无偶去,今年还独归。故人恩义重,不忍更双飞。”自尔秋归春来,凡六七年。其年玉京病卒,明年燕来,周章哀鸣。家人语曰:“玉京死矣,坟在南郭”。燕遂至坟所,亦死。每风清月明,襄人见玉京与燕同游汉水之滨。至唐李公佐撰《燕女坟记》。
实际上,唐代著名作家李公佐撰写的《燕女坟记》,只剩下了篇名,原作早已经佚失,无法查考了。而王玉京的《孤燕诗》虽然有多个版本,倒是可以随手查找的。《中国历代女子诗词选》收录的她的这首诗是:“昔年无偶别,今春犹独归。古人恩既重,不忍复双飞。”不论是哪种版本,都可以说明两点,其一,《孤燕诗》确为王玉京所作;其二,几种诗作的句子略有不同,但内容是一致的。
虽然我们已经无法读到李公佐撰写的《燕女坟记》了,但它肯定是“小说家言”,是结合王玉京的身世和她所作的那首《孤燕诗》,演绎而成的,当不难猜测。
从《太平广记》所透露的王玉京的有关信息来看,王玉京少年守寡,看到梁间燕子失偶,联想到自身的孤独凄凉,写下了那首有名的《孤燕诗》,当是有感而发,情真意切,非常感人。用心赏读她的这首诗作,虽然只有简单明了的二十个字,其至深情感、双关寓意、内心寂苦、以物自喻、感叹情义等等,跃然纸上,没有痛彻肺腑的亲身经历,仅是无病呻吟,是写不出来的;即使勉强凑成,也无法感动读者。
自尔秋归春来,凡六七年。其年玉京病卒,明年燕来,周章哀鸣。家人语曰:“玉京死矣,坟在南郭”。燕遂至坟所,亦死。每风清月明,襄人见玉京与燕同游汉水之滨——这些想象而来的文字,已经是一个“梁祝化蝶”般美好的故事传说了。猜想李公佐撰写的《燕女坟记》,其情节也可能大致如此,不会偏离到哪里去。
只因王玉京的《孤燕诗》写得情意深长,无限伤怀,才引得后人演绎和传诵着那些离奇凄美的故事情节。其真假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这首诗作所传递给我们的生死恋情,是那么的美好凄婉,回味无穷,历时千余年,仍在感动着我们。不管文人们如何演绎,这首诗作本身已经足以说明一切。
无独有偶。唐代有个叫郭绍兰的女士,为巨商任宗之妻,《全唐诗》云:“任宗贾湘中,数年不归。绍兰作诗,系于燕足。时宗在荆州,燕忽泊其肩;见足系书,解视之,乃妻所寄也,感泣而归。”此事虽有传奇色彩,但郭绍兰的诗却是真的,其《寄夫诗》也很感人:“我婿去重湖,临窗泣血书。殷勤凭燕翼,给予薄情夫。”这也是与燕子有关系的爱情诗,值得一读。
王玉京的《孤燕诗》和郭绍兰的《寄夫诗》,都是女性作者描写本人主观感受的诗歌,纤柔细腻,情真意切,尽显闺阁离愁别恨。
另一位与燕子有关系的古代女性,是大名鼎鼎的关盼盼。燕子楼原为唐朝贞元年间,武宁节度使张建封为其爱妾、著名女诗人关盼盼所建的一座小楼。张逝世后,关矢志不嫁,张仲素和白居易为之题咏,遂使此楼名垂千古。后历代诗人咏诵不绝。苏轼《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关盼盼,唐代彭城人,约生活于唐代贞元、元和年间,是一位能歌善舞、精通管弦、工诗擅词的才女。这位良家少女,因出身寒微生活无着而隶身乐籍,以声乐事人。后被张音以重金购得,再经过一番专门训练而成为一时名妓。她能舞唐代著名的《霓裳曲》,舞姿轻盈柔美,婀娜动人。她的歌喉圆润,声音清丽,诗人张仲素称之为“歌尘”,说她唱起歌来,音调抑扬跌宕,清脆激越,其势可以阻遏天边的流云,冲击起雕梁上的暗尘。关盼盼还是一位富有音乐天赋的管弦里手,对于“玉箫”、“琴瑟”之类乐器十分精通,吹奏弹拨起来音调和谐,优美动听。她经常与文人雅士交往,向他们学习诗词歌赋,渐渐通晓韵律,终至成为一名女诗人。她有试300首,名《燕子楼》集,可惜未能传世。
关盼盼姿色俏丽,品貌出众,对爱情忠贞不渝。由于张音同情她的遭遇,关心她的生活,珍视她的高超技艺,尊重她的人格,她便视张音为知己、知音,与他结为伉俪。张音死后,她矢志不嫁,在燕子楼中度过了孤独、凄凉的后半生。燕子楼之所以闻名遐迩,除了与关盼盼忠于爱情的寂寞身世有关外,也与历代文人以燕子楼为题材吟诗填词、度曲作文有关。唐宋有吟咏燕子楼的诗词名篇,元代有《燕子楼》杂剧,明代《警世通言》和清代《聊斋志异》等小说中都曾提及燕子楼本事,《红楼梦》里林黛玉《柳絮》词中,就有“香残燕子楼”的诗句。
古代诗歌中,以燕子为题的诗作很多,拟人拟物,寄托情思,或感时伤怀,或描写爱情,或歌咏春景。
唐朝大诗人刘禹锡在他有名的《乌衣巷》里写道:“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乌衣巷原是六朝贵族居住的地方,最为繁华,如今有名的朱雀桥边,竟然长满野草,乌衣巷口也不见车马出入,只有夕阳斜照在昔日的深墙上。这是一首怀古诗,凭吊东晋时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桥和南岸的乌衣巷的繁华鼎盛,而今却是野草丛生、荒凉残照的景象。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以燕栖旧巢唤起人们想象,含而不露;以“野草花”、“夕阳斜”涂抹背景,美而不俗。语虽极浅,味却无限。
五代时期的冯延巳在《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里写道:“几日行云何处去?忘却归来,不道春将暮。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撩乱春愁如柳絮,依依梦里无寻处。”这首词,描写一女子对她游荡在外的丈夫久久不归,既埋怨又难以割舍的缠绵感情。女主人公的情感始终在怨嗟与期待、苦闷与寻觅的交织中徘徊。这几天,他象流云飘向哪里?忘了回家,不顾芳春将逝去,寒食路上长满了野草闲花。他车马又在谁家树上系着?泪眼倚楼不断自言自语,双燕飞来,路上可与他相遇?纷乱春愁如柳絮,梦中到哪寻他去?
宋代的姜夔在《淡黄柳•空城晓角》里写道:“空城晓角,吹入垂杨陌。马上单衣寒恻恻。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正岑寂,明朝又寒食。强携酒、小桥宅。怕梨花落尽成秋色。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作者写这首词的目的是“以纾客怀”,可是,通篇都是写景,作者寄居异乡的惆怅,伤时感世的愁绪,尽在不言之中。拂晓,冷清的城中响起凄凉的音乐声。那声音被风一吹,传到垂柳依依的街头巷口。我独自骑在马上,只着一件到单衣裳,感觉有阵阵寒气袭来。看遍路旁垂柳的鹅黄嫩绿,都如同在江南时见过那样的熟悉。正在孤单之间,明天偏偏又是寒食节。我也如往常带上一壶浊酒,来到小桥近处恋人的住地。深怕梨花落尽而留下一片秋色。燕子飞来,询问春光,只有池塘中的水波知道。
就连民歌也唱道:“燕子双双飞上天,我和阿妹打秋千。秋千荡到晴空里,好像燕子云里穿。”阿哥阿妹,就像燕子一样成双成对,自由自在,荡起秋千,如同燕子般飞上晴空,在洁白的云朵里比翼穿梭。这是多么美妙的一幅图画,多么动人的一种场景!短短的一首民歌,有比有兴,比喻双关,简简单单,却又轻松愉快;明明白白,却又情深意长;个中滋味,甜美极了,真是羡煞天下少男少女,更是羡煞牛郎织女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