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娄炳成的头像

娄炳成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4/28
分享

南方的北海

广西北海,是我即将跨进六十七岁门槛时生平第一次所走到的南方。过去,我虽然多次去过四川、重庆,并且两度在成都小住,但那都是离我的定居地甘肃陇南很近的西南,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遥远的南方。

我出生于火年火月,且名字中的“炳”是由两个“火”组成的汉字,本义中还有“点燃烛火”的意思。因而,我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火命”之人,命理中严重缺水,命中注定一生犹如置身于浩瀚的沙漠之中,最需要补充的,便是“水”。南方属水,而北海地处祖国的正南方向,又三面环海,便是我“补水”的理想之地了。虽说,按照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定式来看,“水火相克”,但相克到了极限,便也是相生了,亦即“置之死地而后生”吧?

应我的老领导、我的良师益友张锋先生约请,我来到广西北海、在银海区大都金沙湾小区租了海景房,今天居住了整整一个月了。租期半年,届时已经是秋天了,我将在这里度过一个火热的夏季。而彼时是续租了房子继续居住下去,还是打道回府,就要看能否适应和度过“南方之夏”了。适应和度过,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感觉,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感受,健康,愉快,是两项最低也是最高的要求和标准。在我退休七年后,在“奔七”的路上,除此之外夫复何求?

无疑,北海以其地理位置,属于亚热带气候,但并不属于海洋性气候,虽然她以半岛的地形三面环海,但被夹在海南岛与越南北境中间,由于地处北部湾海域之北,而属于亚热带湿润的季风气候。湾,是水的曲流处,也是避风处,虽然也要遭遇台风,但因处于湾的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台风来到这里,其势头也就减弱了许多。因而,这里大量的临海楼厦,大都是高层建筑,最高的达四十五层之高,且窗户上没有安装双层玻璃以作防风之用。

来到北海,见到的最多的标志性风景树,便是大王椰树,与椰树相似,却不结椰果,当地人戏称为“公椰子树”。又见到了从未见过的木本植物,开放明黄色的花朵,因其形似风铃,被称作“风铃花”——很有诗意的花名。而真正被作为观赏的,便是海滩边大片的红树林了。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特有的胎生木本植物群落,素有海上森林之称,幽秘神奇、倚海而生,随潮涨而隐、潮退而现,是国家级重点保护的珍稀植物。暮春时节北海的红树林,郁郁葱葱,其绿与大海的蓝,形成了两相对照。红树林的名称来源于其树种,这些树种富含单宁酸,当这些物质与空气接触时容易氧化成红色,但树本身通常是绿色的。

“北海”这个地名很容易让人产生歧义,误以为是“北方”或“北边”的海。清朝康熙年间设立“北海镇标”,是最早关于北海地名的记录,康熙初年(1662)设立的“北海镇标”标志着北海地名的正式出现。据说,北海原有“北海村”,因北面濒海而得名。依笔者看来,“北海”是对应“南海”而来的,地处南海的北端,是由海域方位演变而来的地名。否则,何来“北海”之说?

由于来到北海只有一个月,去过的地方也大都与旅游观光名胜风景区有关,便也是一些直观的肤浅认识。对一方地域的认知,最重要的便是对这方地域的文化特质所属的了解。那么,广西北海属于哪种文化范畴呢?我长期生活工作在甘肃陇南,我们陇南总体上属于秦陇文化,兼有巴蜀文化、氐羌藏等少数民族文化元素,我可以说出些头头道道来。但,广西北海对于我来说,还很陌生,还停留在走马观花阶段,就不大好说了。

北海文化涵盖有南珠文化、海丝文化、海洋渔文化、客家文化等诸多文化形态,民族众多,民俗各异,文化多元,大都与海洋有关系,却不能笼统地说,就是“海洋文化”。依照“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生活方式、地理物产来看,当地的“土著”居民,自然大都是“赶海的人”,北部湾这片海域、半岛上的这片陆地,是他们祖祖辈辈过着七分海洋三分陆地生活的主要依托,而通商贸易,则是由此两种生存生活途径派生出来的谋生方式。因而,这里的文化无不深深打上了海洋文化的烙印,间具内陆文化的影响、渗透和交融。而“海洋文化”又是一个大得没边的概念,北海虽可套入其中,但无疑具有她自身的地域性、特殊性和个性特征。

地域文化的不同,最突出的表现之一是方言的不同。北海方言主要是北海白话,也被称为青年粤语,是北海市内的代表性语言,流行于北海市城区及其周边渔村农村,与广州话在音系、词汇、语法上大致相同,但又受到其他方言如廉州、客家等方言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的特点。总体上来看,北海方言以北海白话为主,同时并存多种方言,以及具有两广语音拖腔的普通话,体现了北海的多元文化和历史背景。

同时,北海还有具北海当地乡土风情的民俗文化“疍家文化”。关于“疍家”的起源,其中一种说法来源于早前他们居住的舟楫外形酷似蛋壳漂浮于水面;另一种说法是因为这些水上人家长年累月生活在海上,像浮于海面的鸡蛋,所以被称为“疍民”。而疍家人自己则认为,他们常年与风浪搏斗,生命难以得到保障,如同蛋壳一般脆弱,故称为“疍家”。有学者研究认为,“疍民”是古越族的后代,是中国最古老最伟大的航海族群;解放前他们因为常年漂泊海上,又被称为海上的“吉卜赛”人。疍家人信仰妈祖、北帝和龙王等道教神仙。妈祖是水上救难之神,求她保祐行船平安;北帝是调水之神,求他风调雨顺;龙王是水族之神,求它鱼鲜满获;土地是安居之神,求他保护屋宅。要是与其生活生产活动有关,他们也信观音菩萨,那是关乎他们求子求孙传宗接代的人生大事。每逢初一、十五都给神灵上香,且必备猪和鱼祭祀,让神明保佑他们安全幸福。“疍家”的语言、风俗习惯、服饰、婚丧、生活方式等,都体现出了“疍家文化”的独特性和稀少性,因而疍家又被俗称“第五十七个民族”。

此外,由于地缘关系和历史原因,北海文化中还有一些越南元素;尤其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一部分侨胞被强行驱赶回国,在祖国的关怀下得到妥善安置。如今,四十余年过去了,这些侨胞中的老人已经作古,中青年人已经变老,第三代人成了赶海、经商的骨干力量——北海侨港风情街应运而生。风情街以经营海产品、亚热带果蔬、特色餐饮、旅游观光为主,亦与邻国通商贸易,经营出售其土特产、风味小吃、珠宝首饰、民族服装等,成了北海一道靓丽的风景。当然,越南的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也都属于大中华文化圈的范畴。

北海是我国十四个海滨开放城市之一,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大开发大建设的不断推进,目前已经形成了新老两个城区。老城区原居民为多,经营商铺、饭馆、市场的也大都是本地人;而新城区主要由南北海滩上新建起的楼群居住小区构成,全国各地的人都有,有长期居住的,候鸟般往来的,也有在五一、十一小长假期间来短时居住观光的,还有来此过冬、春节后返回的——据说,每年来此过冬、过春节的有五十万人之多;在新城区经营商铺、饭馆、市场的则大都是外地人,尤以东北三省的人居多。

来北海旅居观光养老的全国各地的人,给北海带来了巨大的商机。单说住房这一块,主要有售、租两种方式。出售这一块,每平米单价六千至一万五千元不等,平均八千元左右,大多数是精装修的,相对便宜;八成新的二手房更便宜,精装修的,每平米六七千元不等,三十万至五十万元就可以买到拎包入住的两居室。至于租房这一块,则呈现出极大的浮动性,平时淡季,租一套五六十平米的两居室,大约每月八百至一千元,而一旦到了旅游旺季,特别是冬天、春节期间,则呈数倍直线增长,竟然有每天达到千元的!

北海市是一个地级市,三区一县,总人口一百八十余万。城市不大,但新城区楼群间距很宽,园林、体育活动区、休闲娱乐区、小区食堂、游泳池、儿童娱乐区、滨海草坪、沙滩、观海游览廊亭栈道平台等基础设施比比皆是,功能齐全。尤其是,马路宽阔,八车道纵横绵长。但公交车、的车、网约车主要集中在老城区,新城区居民的主要出行方式,要么是私家车,要么是电动车。——据媒体报道,广西的省会城市南宁,八百余万人,就有四百多万辆电动车,平均每两人一辆,除去老人儿童和私家车拥有者,这个比例就更大了。北海人同样如此,上班、打工、赶海、送孩子上学、上街购物,主要交通工具依然是电动车,在特定的时间段里,如同潮水一般,形成了电动车的洪流。

北海也是最适合居住的海滨城市之一,这里的空气、水质、气温等都很优良,患有眼睛干涩症、慢性咽炎症、“三高”基础病的人,都会有所好转。不需要饮用被处理过的纯净水,自来水龙头的水烧开即可饮用,水壶长期烧水但不结水锈。常年平均气温二十三度,夏天最热时在三十五度左右,冬天最冷时五至十度;真正是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海风吹拂时,早晚凉爽。

北海是中国“四大渔场”之一,主要特产有十大宗,一、北海珍珠;二、东园家酒;三、北海沙虫干;四、北海贝雕;五、香山鸡嘴荔枝;六、合浦龙眼;七、北海猪脚粉;八、木菠萝;九、梅香鱼;十、花刺参,以海产品居多。服装、果蔬、肉蛋、米面等基本生活必需品,价格相对于内陆腹地较为便宜,街上大众餐饮经济实惠,即便在旅游观光景区景点,也没有受宰的感觉。

衡量一个地方的好孬,没有统一固定的标准,但民风的醇厚与否,是最主要的窗口。渔民靠海吃海,祖祖辈辈与大海打交道,形成了大海般宽阔的胸怀、豪爽的气质与热情的待客之道。就北海本地人而言,都具备这样的人文特性,可以接纳天南海北的人来此共戴一片蓝天、共享一片海域、共生一方水土、共食一处物产,就足以说明一切了。然而,正因为如此,大量全国各地居民的涌入,无疑会带来各种非本土化的风尚、意识、做派、潮流,难免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形形色色、五花八门。但是,入乡随俗,真善美自然会与同类同频同道扎堆,相互交融,相得益彰。适逢盛世,人心向善,社会向好,民风愈醇,这是当下中国的大趋势决定的,是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对中华民族美好品质、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与光大所形成的必然的主流时尚、社会风气和价值取向。

美丽的北海,我爱你!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