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娄炳成的头像

娄炳成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8/10
分享

在北海赶海

来到北海,首先急切奔赴的便是北部湾那片广阔无垠的蓝色大海。这里的蓝,不同于其他海域的单一与平淡,它层次分明,从浅蓝渐变到深蓝,直至与蔚蓝色的苍穹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难以名状的深邃与壮阔。烈日下,那一望无际的海面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仿佛无数颗蓝宝石在轻轻跳跃,每一次海浪的拍打都是大自然奏出的最悠扬嘹亮的乐章。站在海边,闭上眼睛,让海风拂过脸颊,带着海水的咸香与自由的气息,心灵在这一刻会得到前所未有的释放和平静。

大海的潮起潮落是一种自然现象,很多人可能会好奇地问:这是为什么?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在我们天空中的月亮。月亮的圆缺变化影响了地球上的潮汐,这是因为月亮对地球的引力作用导致的。当月亮圆满时,它的引力增大,导致大海的水位上升,这就是涨潮;而当月亮缺损时,引力减小,水位下降,这就是退潮。此外,风的力量也影响着潮水,它可以加速潮水的涨退。当风鼓劲地吹拂时,就像给潮水装上了马达和轱辘,让潮水涨得更快,退得也更急。

被潮水上涨推送到海边的一些生物,来不及随着退潮离去,就被搁浅在了沙滩上。为了躲避强烈的阳光照射,求取生存,这些生物有的会尽力钻进泥沙中,有的会悄悄藏在石缝里,有的则困厄在浅水滩中挣扎。这种现象的出现,催生了沿海地区人们的一个特殊活动——赶海。赶海就是在退潮时去海滩上捡漏,掏挖、捕捉、捡拾那些被潮起潮落遗弃的海生物,如贝类、蟹类、虾类、小鱼和海虫等,通过这种方式,源源不断地获得新鲜的海洋食材。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居住在海边的人们自然是吃海了。

赶海的人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职业赶海人,他们是那些长期居住在沿海地区的人们,通过赶海来谋取生计,维持生活;另一种是兴趣赶海人,他们通常是来海边观光的游客,把赶海当作一种乐趣;尤其在暑假期间,我们会看到很多小学生跟随家长,高中生和大学生结伴,甚至是热恋中的情侣一起来北海赶海。

赶海的最佳时机通常是在大潮汛时期,因为这时候海水退得远且快,特别是那些行动迟缓的贝类海鲜会被搁浅在沙滩上或泥沼中。在农历每个月的初二和十六的前后两天,潮汐变化最为明显,是赶海的最佳时机。此外,当刮南风,尤其是东南风和西南风时,风力较大,潮水会退得更远。在天气突然变化时,比如阴天或是有四级到五级的西北风刮过,然后再转南风,这样的天气条件最适合赶海。

由于不同的海产品栖息地不同,赶海时一般要选择贝壳沙较多的地方。如果事先向当地的海边人询问,他们通常会知道哪些地方有哪种海鲜。这时,你就需要根据自己的喜好,去找寻你喜欢的海鲜了。海边靠近山的地方会有石头,而这些石头上会长满牡蛎,牡蛎壳很锋利,容易划破皮肤。因此,最好穿上军用胶鞋,如果你想要捉蟹子,还得戴上手套。

从五月一号开始,到八月十五号为止,是为期三个半月的休渔期。这期间,职业赶海人的收获可以弥补市场上海鲜的供应不足。一些经营海鲜的小饭馆,市民日常生活中需要的小海鲜供应,都来自这一主要供货渠道。小贩们会早早地去海滩等待,从赶海人手中收购海鲜,例如花甲,收购价一斤两元,上市后一斤八元,利润空间很大。赶海人、批发商、零售商和消费者形成了一个产销消的链条。

北海的银滩,被誉为“天下第一滩”,这片美丽的海域不仅以其细腻如银、绵延数十里的沙滩闻名,更因其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成了无数赶海人和赶海爱好者心中的圣地。赶海,这一古老而充满乐趣的活动,在北海银滩被赋予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前来体验一场与大海的亲密接触。

那无垠洁白的沙滩,仿佛是大自然把一张最精致的巨大银毯铺展在蔚蓝的大海边。海风轻拂,带着微微的咸味和海风的清新,让人瞬间忘却尘世的烦恼,只想沉浸在这份宁静与美好之中。而赶海,正是这份美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让人们有机会深入探索海洋的奥秘,接受大自然的馈赠,得到希望的收获。

在北海银滩,每当潮水退去,露出大片的海滩和礁石区,就成了赶海者的天堂。人们提着水桶,拿着小铲子、网兜等工具,兴奋地穿梭在海滩上,寻找着那些隐藏在沙石之间的小精灵。赶海的乐趣在于发现的惊喜。或许在某个不经意的角落,你就能发现一只躲藏在石缝中的小螃蟹,或是捡到一颗色彩斑斓的贝壳。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收获,却能给人带来巨大的满足感和快乐。当然,赶海也并非毫无挑战。你需要具备一定的观察力和耐心,学会识别哪些是可以食用的海洋生物,哪些是应该避开的危险生物。同时,还要注意潮汐的变化。

北海以其独特的赶海文化而闻名遐迩。这座海滨城市,不仅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美景,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与民俗风情。赶海,这一传统活动,不仅是北海人世代相传的生活方式,更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体验。这一活动最早可以追溯到宋朝,当时居住在北海沿海地区的疍民,以从海中捞取珍贵的海产品为生。他们利用红树林的树干、枝叶和树根,巧妙地设置陷阱,捕捉海里的鱼类和贝壳。随着时间的推移,赶海逐渐成了北海的传统习俗,并融入了当地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如今,北海的赶海文化依然生机勃勃,不仅保留了传统的赶海方式,还融入了现代元素,形成了集欢乐赶海、海滩清洁及生态保护为一体的新型赶海项目。例如,“欢乐赶海”项目,就是北海市银滩镇下村青年张清琪创办的。他利用家乡的天然旅游资源,将传统的赶海作业转变为乡村旅游体验项目,让游客们在体验赶海乐趣的同时,也能学习到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知识。

在北海,赶海点众多,如天天赶海、莫言赶海、大燕赶海和吴大姐赶海等。这些赶海点不仅景色优美,而且配套设施完善,为游客提供了便捷的赶海体验。在天天赶海,游客们可以租到赶海工具三件套(小桶、小铲、小耙),还有专人带队做向导,手把手教大家如何挖螺耙蟹。此外,停车场、餐饮服务、海鲜加工等一应俱全,让游客在享受赶海乐趣的同时,也能品尝到新鲜的海鲜美食。

赶海文化不仅丰富了北海的旅游资源,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通过赶海项目的推广,村民们找到了新的增收渠道,实现了创业致富的梦想。同时,赶海活动还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让游客们在体验赶海乐趣的同时,也增强了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意识。

此外,赶海还承载着北海人的历史记忆和理想追求。在这片海域上,无数北海人祖祖辈辈以赶海为生,他们的汗水与智慧铸就了这片海域的繁荣与昌盛。赶海活动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和文化的传承。

北海的赶海文化,是人与海和谐共生的历史缩影。在这片海域上,人们用勤劳和智慧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人生故事,也向世人展示着北海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底蕴。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北海的赶海文化将会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成为连接人与自然的桥梁和纽带,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大海的恩赐与力量。在北海赶海,就像观看银滩的喷泉灯光秀一样,热闹非凡,异彩纷呈,魅力四射。

当代人岳顺民的《渔家傲•赶海记》写道:“海潮远歇融天线,人潮漫遍拾滩岸,鹬蚌不争泥覆面。听滴汗,携妻执子弓身盼。相隔银鸥汀一片,翔飞啄落寻餐饭,偶递声邀同烂漫。立云栈,无心洲渚知吾念。”整首词把赶海人与海滩景物融为一体,浓墨重彩地加以描绘,确也是赶海这一活动生动鲜活的写照。

来吧,来北海赶海,享受大自然的无私馈赠!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