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父亲节。与圣诞节、狂欢节、情人节等节日一样,父亲节也是“洋人的节日”。网络上有人说,中国人过“洋人的节日”,就是默认或接受西方的“文化入侵”;作为中国人,过好自己传统的四大节日就行了,没有必要去过“洋人的节日”。这个看似很“爱国”的观点,其实也是一种“愤青意识”,是一种没有文化自信的表现。
在我这个年逾花甲的人看来,并不是所有的中国人都去过“洋人的节日”,喜欢过“洋人的节日”,只是当下的一部分青年人和儿童。这些人喜欢过“洋人的节日”,并不是崇拜西方文化,而是喜欢“洋节”的某种情感表达方式。圣诞老人的形象、狂欢夜的情绪放松、情人节为心仪的人送一支玫瑰,都是青年人乐于接受的;尤其是圣诞老人的突然出现,会给儿童以惊喜。至于父亲节,母亲节,符合中国人“生我者父母,养我者亦是父母”的传统孝道文化意识,过这样的节日,就更加无可厚非了。
无论东方西方,还是中国外国,都有自己的节日文化。节日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方地域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礼仪文化等文化传承,渊源极深。某个特定节日的设立,都有其特殊寓意,或是纪念某一重要历史人物,或是纪念某一重要历史事件,或是庆祝某一重要时节的到来等等。既然是文化,就具有不胫而走的特性,会被传播,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包容,相互融合,形成国际节,譬如五一劳动节、六一儿童节等等。
节日文化的形成,有一个长期的、复杂的、不断传承和发展的过程,是一个民族成长史、发展史、文化史等的缩影,是人类特殊记忆的永恒定格。无疑,节日文化也包含着普世价值、人们的三观意识、需要让后世牢记的某种特殊意义。某个特定节日的设立,大体上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民间约定俗成,譬如我国的春节、中秋节等;二是官方刚性规定,譬如国外的独立日、胜利节,国内的教师节、植树节等;三是宗教活动需要,譬如圣诞节、复活节、古尔邦节等。而某个特定节日的设立,又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即“官方认可”和“大众接受”,不符合这两个条件,就无法形成法定节日,就没有传承延续。实际上,“官方认可”更多的体现着政治需求、文化倡导、道德规范等内容;“大众接受”则更多的体现了民间崇尚、民俗情感、民生愿望等内容。二者不是对立的关系,是相兼相容、相辅相成的关系。法定节日一旦固定下来,无论涉及到哪一个方面、哪一个层面,也就成了一种节日文化,属于民族文化、历史文化的范畴。
无论是人类发展史、世界发展史,还是中国发展史,一切政治的、经济的、外交的、军事的、宗教的活动,其“操盘手”都是文化,文化的统治是终极的统治,文化的征服是最后的征服,文化的占领是全面的占领,文化的渗透是深入到骨髓和血液里的渗透。文化大厦的坍塌,是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及其所创造的历史彻底消亡的标志;而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及其所创造的历史即使彻底消亡了,若干时年里,仍然能够看见其文化的残留、文化的幽灵、文化的蛛丝马迹。可见,文化的生命力是多么的强大!物质文化、制度文化,都是可以被摧毁、被消灭的,而心理文化,则历经浩劫仍会九死一生,或死而不僵。
自人类能够直立行走、从木头里钻出第一粒火星,到制作出第一个陶罐、吹响第一声柳笛,就开始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文化苦旅。这颗星球上只有两大遗产,一个是自然遗产,一个就是我们人类创造的文化遗产。比之于大千世界无奇不有的自然遗产,我们人类创造的文化遗产一点也不逊色。如果说,自然遗产更多的是生命的彰显的话,那么,文化遗产就是意识的象征;生命赋予了文化创造的可能,文化则赋予了生命存活的意义。我们人类在拥有了文化的同时,也就拥有了整个世界,拥有了我们所认识、所感悟、所追求、所创造的至善至美。这是我们人类独有的至高无上的骄傲。
人类文化的总体走向是“向善”而非“向恶”的,这是人类创造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的普世价值所在,是人类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生生不息,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力量和信心所在。然而,人类文化又是分民族的、分地域的,是多元的而非统一的,是多样的而非单一的,是有差异的而非清一色的。人类文化具有文化的共性本质特征,同时也具有国家的、民族的、地域的鲜明特色,属于自己的独树一帜。
在我国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二十一世纪,经济的全球化、一体化,必然要求社会制度、不同文化的相互包容、相互借鉴、相互融合。人类命运的共同联系,世界经济的相互依存,各国社会的进步发展,都要求在坚守自身优秀文化的同时,学习、吸纳、融合更多的外来文化,以充实、丰富自己文化的内涵。人类要抱团取暖,改善环境,快速发展,实现大同,首先是文化的相互认同,文化的相互尊重,文化的相互赞许。
我国有着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它能“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我们文化发展的母体,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诸如“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舍生取义”的牺牲精神,“革故鼎新“的创新思想,“扶危济困”的公德意识,“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的价值理念等,一直是中华民族奋发进取的精神动力。此外,“天人合一”、“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以人为本”、“民惟邦本”的治国理念,“载舟覆舟”、“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非攻”、“止戈为武”、”协和万邦”的和平思想,“与人为善”、“兼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处世之道,“儒法并用”、“德刑相辅”的治理思想,“和为贵”、“和而不同”的东方智慧,一直是中华民族治国理政的思想渊源。甚至,我们正努力建设的小康社会的“小康”这个概念,也是出自《礼记•礼运》,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追求的理想社会状态。
这些千百年传承的理念,已浸润于每个国人心中,成为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构成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正如习总书记所说,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这些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归结到节日文化上,在东北亚、东南亚大中国文化圈里,许多国家和民族也过我们的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传统的四大节日;我国也将一些世界性的重大节日,定为我们的法定节日。在汉朝、唐朝、宋朝、明初期间,我国通过丝绸之路、茶马古道、大航海,在与西方、西番通商贸易中,吸纳了许多外来文化,也将我国的文化传播到其他国家和民族地区。文化包容最好的时期,都是综合国力最强大的时期。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其中就包括文化开放。做到了文化开放,就打开了全方位开放的门窗,让世界更好地、更准确地认识中国,也让中国全面地、多元地认识世界。可以说,文化开放,是我国文化自信的显著标志之一。
因而,作为中国人,我们在过好中国所有节日的同时,如果有人愿意,或只是图个新鲜,也不妨开开“洋荤”,过一下“洋人的节日”,体验一下洋人节日的滋味,既无伤大雅,更不会遭受耸人听闻的“文化入侵”——这应该是我们起码的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