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记忆中,最发奋甚至最疯狂读书的阶段应该算是上世纪八十年代。
与我同龄的朋友都认为,上世纪八十年代,是一个激情燃烧、浪漫热诚的年代,是全球化和商业化大潮逼近之前,社会理想主义和思想启蒙运动的黄金岁月,同时也是一个贫乏、肤浅、简单、很傻很天真的时代。
在改革开放进行了三十多年后,我们国家确实富裕了,大国崛起的声音也一浪高过一浪。但是,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也凸显出来,两极分化、官员腐败、道德滑坡、环境污染等现象越来越刺眼地摆在人们面前,让人们不能不正视。在喧哗和躁动的时代里,我也经常感到迷惘和困惑,为什么在八十年代那样贫困的时代,我们经常沉醉在阅读中,而在今天这样衣食无忧住房宽敝出门有车的丰裕生活中,为什么手边连一本喜爱的书籍都不摆了?
我常常不由自主地想起我自己的八十年代。整个八十年代,我都在家乡读书。小学中学都是在农村里度过的,中学毕业参加高考才首次走进三十多公里远的县城。
那是一个名叫宕昌的小县城,位于甘肃南部的崇山峻岭中,虽然整座县城只有一条狭窄又短促的街道,但是却有一家新华书店,我首次进这家书店购买的四本书籍是《中国现代短篇小说》一至四册。在那之前,我在家乡哈达铺镇的那家小书店里只买过为数不多的几本长篇小说,现在还能记起的有《艳阳天》、《林海雪原》、《铁道游击队》、《保卫延安》、《红岩》、《青春之歌》、《昨天的战争》、《暴风骤雨》、《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等。
我离开家乡外出读书是1981年秋天,那年我18岁。我所就读的是一所省级卫生院校,学校在甘肃定西这个全国最干旱也最贫瘠的地方,并且学校在城边上,不远处就是农田,再远些就是不长一根绿草的黄土山坡。每天傍晚,同学们都会三五成群地走出校门,漫步田野。乡下的孩子也都有自己的梦想,我和两三个要好的同学走在田埂上,唱着"在希望的田野上"和"青春啊青春",我甚至还创作了一篇短篇小说参与了《中国青年》杂志征文。
在我的三年卫校学习阶段,除了上课时间外,其余的所有时间我基本上全部躲在图书馆里阅读文学作品,中外文学名著和大学中文系的课本基本上都粗略的似懂非懂的阅读了一遍。那时候,我的梦想并不是当一名优秀的医生,而是当一个云游四海的作家。所以,当我现在偶尔翻开那些时间读过的旧书籍和自己即兴创作的旧文稿时,曾经拥有的短暂激情便再次被唤起,然后是深深的遗憾和怅惘。我们虽然不时的泛起激情,但是我们至今一事无成。而且我们思想中激情的潮水正在岁月的沙滩上,日渐地退潮远去,我们只能在沙滩上偶尔捡拾几个贝壳,满怀惆怅地怀想涨潮时的雄奇景象。
我的朋友们都把上世纪八十年代用三个词来描述:泥沙俱下、众声喧哗、生气淋漓,我也仍然愿意用三个词来描绘八十年代的底色:激情、理想、梦幻,而激情是那个年代最重要的特色之一。那个年代,改革开放的大幕已经拉开,人们的灵魂刚刚舒展,每个人的眼神都焕发出光彩,青年人对知识尤其对文学的热爱,是现在的年轻人们无法想像的。最让我怀念和珍惜的是那时候同学朋友的友情,而联系这种友情的不是吃吃喝喝,而是互赠书籍,互相交流读书心得。甚至我送给女朋友的见面礼也是一套文学丛书。我现在还收藏着好多本老同学老朋友们赠送的文学书籍,闲暇之余或无聊烦闷时,随手翻阅,既回味了友情,又学习了别人的作品,还驱散了无聊和烦闷,一举多得。
今天是读书日。我又重新打开尘封己久的书架,翻开一本旧书,坐在洒满阳光的阳台上,仔细阅读。
读着读着,仿佛时光又回到上世纪八十年代,那种特別熟悉而久违的创作激情又慢慢充盈起来。最后我才明白,并不是说过去的那些岁月就比今天美好,就比今天值得回味,而是那时候我们拥有青青。
青春时代的确是读书的最佳时期,人生的负累还不算太重,对知识对生活都充满了好奇和渴望,有读书的时间,也有读书的心境,不急躁,不功利,能够进入全神贯注、如饥似渴的阅读状态。那时候的我们,内心清澈轻盈,没有沉重的世故和杂乱的意念,热爱生活,灵魂洁净,情趣朴实,为人坦诚,直面人生。但愿,我们的枕边永远有那么几本好书陪伴;但愿,我们的生活永远有不老的青春激荡。
(作者: 刘世忠,笔名留实,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