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外公的故事,深深藏在泸州市江阳区的水井沟。40年前,婆婆曾带着我和襁褓中的儿子,专门来水井沟寻觅过,可惜,只看见高高的白塔和繁华的街道,四外公故事里的医院,早没了影子。
那时,到婆家的时间不长,对四外公的故事知之不多,只知道他叫曾国谦,是婆婆的叔父,是医院的离休院长。
随着在医院工作时间的曾长,四外公的故事就听得越来越多了:从解放初期到离休,他一直都是医院的院长;解放前他在泸州水井沟自办医院,把医院办成了地下党的联络点;医院很多德高望重的前辈都是他从泸州带上过的……。2021年,庆祝建党100周年,医院将他的故事拍成了情景短片,还在省上获得了大奖呢。
退休后,我移居泸州和儿子一起生活。到了泸州,第一个想去的地方就是水井沟,想去那里再次寻找四外公的故事。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儿子把我送到水井沟,就急急忙忙上班去了。我站在水井沟街头,抬眼一望,果然名不虚传:泸州的核心商圈,酒城的购物天堂。一幢幢高楼向天耸立,一个个店铺错落有致,车水马龙的街道,熙熙攘攘的人流,编织成一幅繁荣昌盛的市井图。我却无心关注云集的商贾,而是仔细打量着这蓝天白云下的“百年水井沟”,急速搜索脑海里的碎片记忆,努力寻找四外公深藏在这片热土中的老故事。
一
其实,那次婆婆带我和儿子到水井沟之前,先去了泸县牛滩场,那是他们的老家,算是带我们母子俩去认祖吧。印象中,古老的集镇街头,矗立着一座古老的石牌坊,婆婆说:牌坊上的对联,是大外公的墨宝。可惜牌坊石材风化严重,已看不清楹联字迹。但我知道了四外公曾国谦生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家就住在牛滩场的牌坊脚下,其父在场头开了一家小小的榨油坊,全家老小辛勤劳作,以此为生。
上世纪20年代中叶,泸县地区灾害疫病频发,战乱匪患不断,政府腐败无能,百姓民不聊生。四外公家的日子一日不如一日:母亲早年病逝,父亲积劳成疾。自幼聪慧的四外公在中学时代,就接受了新思想。中学毕业后,决定外出求学,力求走知识救国之路。他努力考上了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在兄长的鼎力支持下,只身去了上海。
没想到,刚到上海,就遭遇了北伐战争,他亲眼目睹了国共两党的合作和共产党领导上海工人取得了第三次武装起义的胜利;目睹了蒋介石在1927年发动“4.12”反革命政变,疯狂镇压共产党人。作为一个满怀正义的年轻人,他对共产党人的流血牺牲深表同情。于是,在同济大学医学院潜心学习临床医学的同时,他参加了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一.二八”事变爆发,日本侵略军由租界向闸北一带进攻,十九路军奋起抵抗,在激烈战斗的日日夜夜,上海人民纷纷组织义勇军、情报队、救护队、担架队、通讯队、运输队等,配合前线作战。身为医学院大学生,四外公义不容辞地参加了上海红十字会组织的战地救护队,他和队友们冒着枪林弹雨,奔赴战地,在血肉横飞的战场,奋勇抢救伤兵难民。受到中国红十字会的高度赞誉:“所幸者交兵地点,于惨云愁雾中,必见红十字旗帜飞扬空际。开战伊始,救护员列队以待。停战之余,闻警报早经出发,则部署惟恐不先;赴战地收拾伤残,则救护惟恐不勇;葬骸骼消弭疫疠,则掩埋惟恐不周;设医院以疗损伤,则救治惟恐不力......”
停战后,四外公主动留在伤兵医院,继续为伤员志愿服务,由于伤兵医院条件有限,医疗资源紧缺,他亲眼看见很多年轻的伤兵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治而一个个不幸死去,内心非常痛苦。那时他就想:“要是自己能办一个医院就好了,就能救治更多的伤病员。”
也就在那时,他收到家中电报:“胞兄病故,促即回川”。
二
父母早逝,长兄为父。四外公急匆匆从宿迁回到泸县牛滩,处理完胞兄丧事后,看见家乡战乱匪患成灾,天灾人祸不断,于是,创办医院的想法愈加强烈,一定要“创办一所自己的医院,以己之力,收治这些卫国受伤的官兵将士,救治穷苦无助的同胞病患。”
心动促进行动。四外公说干就干,开始选址,几经考察,他来到了水井沟。当他看见这里的川南师范学堂,前面和右侧各有水井,整条街道形如一条自然冲沟,这里人气旺盛,生机勃勃,自带三分人间烟火,是当时泸州最繁华热闹的商业核心区,当然,也是最昂贵、最繁华的城市地段。他咬牙拿出了所有积蓄,还争取到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于1933年在水井沟创办起了谦德医院。
跟着记忆的影子,我寻寻觅觅,在梓潼路小学的后校门,看到了“川南师范学堂”的匾牌,校门及两侧的一段校墙,还完整地保持着昔时风貌。四外公的谦德医院,应该就在这附近吧?可这周围,全都是现代建筑,的确找不到昔日医院的痕迹了。
好在还有白塔在,巍峨雄壮的白塔见证,90年前的曾国谦,在他创办的谦德医院,每日沐浴“白塔朝霞,德性之光”,为泸州病患把脉诊病,对贫苦病人义诊施药。加之曾国谦毕业于著名的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医术高明,技术精湛,无论贫贱富贵,一律和蔼可亲,很快在泸州水井沟一带出了名,方圆十里八里的患者也都慕名而来,有滑竿抬来的,板板车拉来的,骡马驮来的,大部分是把脉后,开了处方到外面药铺去抓药,少数留住院治疗。把脉费收得很少,有些农村人几个鸡蛋或者一点新鲜小菜等等,也可是把脉费,实在是没有把脉费的,他也一样认真的诊病,甚至送药给患者。就这样,患者口碑相传,谦德医院的名气越来越大。
三
1935年,红军长征进入川南,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中共领导人在古蔺石厢子过年,部队在这里休整,伤病员在这里救治。川南特区委员会的地下党联系到了四外公,动员他为红军伤病员捐药物。他毫不犹豫,不惜重金,联络同济医学院的同学和老师,冒着生命危险购买战伤药物、纱布和十分紧缺的盘尼西林,鼎力支援红军。
鉴于四外公的表现,中共川南工领导何作舟、曾仲牧于1937年11月亲自介绍四外公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介于当时的形势和党的工作需要,他的身份是医生职业掩护下的中共地下党员,医院为上级党组织与川南地下党临时工作委员会联系的秘密通信联络点,常有地下党员在这里接头开会,四外公作为谦德医院的医生,亦是院长,秘密为党传接文件。除此之外,还在党的活动经费上经常给与资助,常免费为一些地下党员和家属治病送药。他多次发动社会各界捐款捐物,带头慷慨解囊,慰劳前方八路军将士。
“七七事变”后,四外公遵照泸县中心县委的指示,捐资在医院附近创办了“泸县书店”。当时,四外公在泸州多所学校兼任校医,接触的学生多,所以,书店一开放,就吸引了很多进步青年。川南师范学堂的进步学生,成立了宣传队,到泸县各乡镇宣传抗日救国,所有碰头会议和宣传队的集体活动,都是在书店开展的。
任凭我怎样细细寻觅,也不会找到当年书店的影子。于是想到:当年四外公创办的“泸县书店”,会不会是今天“泸县图书馆”的前身呢?一定抽时间去考证。
四
凡是泸州的耄耋老人,都不会忘记1939年9月11日那个惨痛的日子,日本侵略者36架飞机猖狂轰炸泸县,整个泸县浓烟四起,火光冲天,房屋炸毁,1千多泸县人被死炸,伤者更是不计其数。一时间,泸州处处残垣断壁,死者横尸街头,活着的人们呼儿唤女、哭爹叫娘,原本繁华热闹的水井沟顿时被炸得满目疮痍, 连长江、沱江上的船也未能幸免, 尸浮江面, 惨不忍睹。不待伤愈,20天后日机再次轰炸,让伤痕累累的泸县雪上加霜、再受重创。
四外公强忍悲痛,带领全院医务人员,竭力收治伤员,诊病室和过道皆人满为患。除此之外,他还组织力量,参与现场救护。
在这次救治伤员的过程中,四外公想到了要扩大医院规模,增加技术力量,不然,满足不了泸州民众的医疗需求。
就在这时,上海同济大学近万名师生来到了李庄。四外公抓住这个契机,动员家族宗亲、身边的进步青年,去考同济大学医学院,还资助经济特别困难者入学。经过5年的学习,很多同济大学医学院毕业的宗亲相继来到了他的医院(我的公公,也就是那一批李庄的同济医学院大学生),谦德医院如虎添翼,倍加受到社会各界赞誉。
树大招风,人为名高。四外公悲悯病人,同情弱者,经常组织慈善募捐活动,在民众中有一定号召力,不免引起国民政府的注意,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两次入狱,惨受敌人酷刑,但他坚强地保守党的秘密,通过地下党的营救,才得以虎口逃生。
出狱后,他更加积极地为党工作,保护好“谦德医院”这个老牌的地下党联络站。
解放前夕,华蓥山游击队遭叛徒出卖而受重创,部分武装力量转移到川东。四外公按照川东临时工委指示:紧急组织募捐,冒险购买枪支弹药、药品布料,支援华蓥山游击队,直到重庆解放。
地下党川南工委负责人廖林生长痔疮行走不便,曾国谦同志立即把他接到医院精心治疗,在生活上也给于无微不至地照顾,还帮助他去香港汇报工作,不但承担了全部经费,还负责他的人身安全。
黎明之前是最黑暗的,解放前夕的地下党工作是最艰苦。四外公为了保证党的活动正常开展,他除了对党内生病的同志免费治疗,并从医院拿出一部分钱给党组织外,还把家里的田地卖掉了二十石,收到的钱全部交给了党组织。他就是这样一个对组织忠诚,对同志热情,对工作认真的地下党员。
五
太阳出来了,泸州解放了。1949年11月,四外公被邀请到中山参加人民解放军党组织和泸州党组织联合召开的欢庆大会。至此,四外公在加入共产党17年之后,党员身份终于得以公开。他非常激动:我终于可以光明正大地以一个共产党员的身份,为党和人民政府努力工作了。
他以更加高昂的激情,把谦德医院办得更加风生水起。泸县专署人民政府根据谦德医院当时的技术力量和规模,接管为“泸县专区中心卫生院”, 仍然是四外公任院长。
当时,很多和他一起打拼了10多年的亲友,都为医院无偿献给了国家表示惋惜,四外公却说:现在解放了,我们人都是国家的,还分什么彼此哦。只要能为党工作,一切都无怨无悔。
不久,泸县专署迁址隆昌,四外公率泸县专区中心卫生院于1951年11月,整体迁入隆昌桂花园,与隆昌县人民卫生院合并,改称泸县专区人民医院。我的公公、婆婆也就是那时一起到的隆昌。
泸县专区中心卫生院的并入,使得隆昌专区人民医院的技术力量得到很大提高,内科、儿科、中医科等主要科室的技术骨干,多是从泸州迁来的同济大学医学院毕业生,同时,医疗设备也得到了补充和更新,很快被川南行署卫生厅批准为甲等卫生院。
1953年底,泸县专署迁回泸州,泸县专区人民医院却留在了隆昌,更名为隆昌县人民医院。这一留,就一直留到了今天。四外公在1976年离休前,一直担任该院院长。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捋捋时光线条,四外公在水井沟创建谦德医院已近90年;为了新中国,医院整体迁址隆昌,他离开泸州已是71年;他83岁病逝,离开我们也已经是36年了。
今天,在富丽堂皇、繁荣昌盛的水井沟,我没有寻找到太多四外公故事的痕迹。但我深信:四外公的故事,一定会深深珍藏在“百年水井沟”的骨子里,长江、沱江知道,泸州、隆昌知道,我们不会忘记,水井沟更不会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