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罗学娅的头像

罗学娅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3/12
分享

二月二龙抬头

二月初二,仲春卯月之初,北斗七星斗柄正指东方。如若当夜天空无云,你就仰望苍穹,定会看到由东方苍龙七大星宿中那颗最闪亮的“龙角星”,从东方的地平线上冉冉升起,苍龙崭露头角,昂首演绎出一场精彩绝伦的“龙抬头”天文壮景。

此时,阳气生发,雨水增多,万物开始生长,大地生机盎然。农人们开始下地干活,播种下新一年的希望,企盼着五谷丰登,人畜兴旺。

正如战国时期的魏国天文学家石申在《石氏星经》中所描述:“角为龙之首,实主春生之权,亦即苍龙之角也。”

所以,二月二龙抬头为历代农商所敬仰,从远古时代一路走来,逐渐成为中国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名曰:春耕节、农事节、青龙节等。这个节日有许多民间习俗活动,虽然因地域不同而形式有别,但有一点事不会变的,那就是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着美好的龙神信仰而展开,满满地寄托着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寓意深刻,形式通俗。

我认识龙抬头,是在很小的时候,从外婆教的一首民谣开始:“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那时候,虽然对民谣的意思似懂非懂,但拍着小手摇头摆尾地跟着外婆念,感觉很好耍。

更好耍的是二月初二那天,外婆早早的就带着两个弟弟去理发,说是要借龙抬头的吉时给弟弟剃个“喜头”,能迎来好运气,保佑弟弟们健康成长。

不识字的外婆,还会准备好笔墨,叫我带着弟弟们写字,说龙抬头是文昌神的生日,这一天开笔写字,长大后会断文识字,出人头地。

印象最深的是祭拜土地爷爷。吃午饭之前,外婆叫我们换上干干净净的衣服,整整齐齐地站在她身后,面对摆在桌子上的一个土地爷纸牌位,恭恭敬敬的作揖行礼。

其实在行礼的时候,我们睁大眼睛死死盯着的是牌位前面的贡品:一块方方正正的肥肉,一盘红红的橘子。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水果本是件稀罕物,拜完土地爷爷就能吃上橘子,想着都欢喜。

打牙祭吃嘎嘎就更是我们的奢望了。在上世纪60-70年代,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凭票卖肉。每人每月只有半斤肉票,我家7口人(外婆、爸妈和我们四姊妹),只得三斤半,计划着要吃两顿的话,还必须在购买分量上下功夫。为了让全家人能够吃到分量多一点的肉,外婆总是叫二妹头天晚上就去排队,争取排在最前面,才有机会买到槽头肉、猪下水或猪头、猪脚等次等的肉。越是次等,买得的分量就越会多一点,有的1斤肉票就可以买到1斤半。

然而,二月二祭土地爷爷的肉,是一年都难得吃上一次的正宗宝肋肉,厚厚的膘,还带点瘦肉,看着它就馋得直流口水。

外婆带我们虔诚地祭拜完土地爷爷后,就把敬贡的橘子分给我们一人一个,待我们喜滋滋地吃完,她已经把贡肉切成片,放上姜片、葱白和酱油,蒸热了端上餐桌,别提有多香了。

看见我们狼吞虎咽的样子,外婆总是笑眯眯地打招呼:“慢点吃,慢点吃,土地爷爷今天过生日,别让他笑话你们。”

我很好奇:文昌神今天过生日,土地爷爷今天也过生日,怎么神仙都喜欢在二月二过生日呢?

外婆说:二月二龙抬头,日子好呗。

我知道,外婆没什么文化,讲不出太多大道理,但她却特懂礼俗。

早年,外公在重庆江津开了一个猪鬃作坊,产品主销日本。虽然只有二三十个工人,外婆也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老板娘。她把土地爷爷视为财神与福神,奉他为生意兴隆、招财进宝的守护神。每年二月二龙抬头之日,她都非常虔诚地跟着外公带着工人们祭拜土地神,然后给大家打牙祭,嘴里还念念有词:“牙祭不打,生意要垮”,“吃了牙祭肉,就好干活路”。

后来,抗日战争爆发了,外公和很多中国商人一样,拒绝与日本人通商,就关闭了作坊,回到老家过起了艰难的农耕生活。但无论生活多么艰难,外婆都没忘记二月二龙抬头等传统节日的礼俗,而且还身体力行,潜移默化地传给了妈妈,传给了我们。

随着历史车轮的滚滚向前,很多以农耕文化为载体的传统节日,仿佛在我们现代化生活中渐渐远去,但对龙的敬仰,中国人却从来没有削弱,五千多年了,华夏子孙仍然在骄傲的说:我们是龙的传人。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