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罗学娅的头像

罗学娅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7/31
分享

家有书香能致远

我家不是高贵显赫的书香门第,世代皆平民百姓,日子过得平淡甚至艰辛。值得庆幸的是:无论生活酸甜苦辣,家中总有一股淡淡的书香伴陪。故家人孝善,邻里亲睦,在一百多年前,外公就总结出了一条八字家训:“孝善亲和,勤耕苦读”。

外公文化不高,幼年时,只在家族书屋读过两年私塾。但却读懂了《陆氏家训》,对其金句“不以不得科第为病,而深以不识礼义为忧”领悟颇深:居家须先正本,孝悌忠信、读书明理,至于日常生活则须节制用度、量入为出。

年轻时的外公,在江津开了一家猪鬃作坊,产品主销往日本。其间,他接触过不少有文化的商人,在生活生产的历练中,更加领略了读书赐能、读书明理之真谛。

抗日战争爆发后,外公和许多中国明理商人一样,拒绝了与日本人的一切商贸交易,毅然决然地关闭了猪鬃作坊,举家迁回荣昌老家,过起了艰辛的农耕、小商生活。

外公家住荣隆场头,平日种点小庄家,逢场做点小生意,一家人勉强度日。在当时当地,他也算是个见过世面的文化人,加之写得一手好字,乡亲们有什么难事相求,他总是热心相助,特别是书写方面的事,他更是有求必应。很快,在方圆数十里竖起了好口碑,还有了一定的声望。所以,在建国初期,当妈妈和她的同学们在解放军的带领下,到荣昌征粮剿匪遭遇匪袭时,外公能够利用自身威望和当地的人脉关系,出生入死地救助伤员,掩护工作队安全撤离。

妈妈是外公年过不惑才得到的独生女,但外公没有一味溺爱,从小教她读《三字经》《弟子规》,要求她善良孝顺、勤快节俭,最重要的是要刻苦读书,“家纵贫寒,也须留读书种子。”当妈妈在荣隆小学高小毕业时,便鼓励她走出家门,去报考吃住免费的隆昌简易乡村师范学校。

在这所学校,13岁的妈妈开始接受到了开明校长的爱国教育和地下党员老师的思想引导。特别是在校园文学社,地下党员沈老师秘密给他们荐读了许多进步书刊,引导他们写读后感,办壁报,还选送一些稿子在他兼职编辑的当地报纸发表。

从那时起,妈妈对阅读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得到一本好书,都如饥似渴地偷偷阅读,还认真笔记,深刻领会。7年(简师4年,中师3年)校园生活,虽常有白色恐怖笼罩,但地下党老师营造的浓浓阅读氛围,不仅拓宽了妈妈的知识视野,还让她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进步思想,在走上革命道路的同时,养成了酷爱读书的好习惯。

隆昌解放了,地下党员老师直接带领他们投身改天换地的解放运动、流血牺牲的征粮剿匪和当家作主的土地改革。然后,妈妈随解放军代管团去解放了义大煤矿,在那里创办工人夜校和职工子弟校,还办起了煤矿图书室。

妈妈有工资了,虽然微薄,但也坚持从牙缝里挤出些钱来买自己喜欢的书。从此,在教书育人的同时,她更加勤奋地读书、写稿。以至于退休后,无论到我们几姊妹谁家,都得先给她弄个专门的读书角,书柜、书桌、文房四宝一样不少,这是她生活的刚需。直到鮐背之年的今天,也没有改变读书的好习惯,哪怕是生病住院,都忘不了带两本书作陪伴。

我,就更加幸运了。早在妈妈肚子里,就接收到了她播下的读书种子。

那是上世纪50年代中叶,我们国家正在苏联老大哥的帮助下,如火如荼地搞社会主义基本建设。妈妈早早为我的到来准备好一本《卓娅和舒拉的故事》,给我取名学娅(若是男孩,就叫舒拉)。

当我咿呀学语时,妈妈就开始翻着那本书的插图教我认识卓娅,一遍又一遍地给我讲这位苏联卫国英雄的故事。我能识字了,就翻着字典慢慢地阅读这本书,用自己的双眼去看妈妈讲过的故事。

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妈妈的引导下,我开始看连环画,《三毛流浪记》《司马光砸缸》,都是我喜欢的小人书。《唐诗三百首》《青春之歌》,更是拓开了我的知识视野,平添我读书的兴趣。家有读不完的书,成为我儿时少年的骄傲,徜徉在书的海洋,更是我最美好的幸福时光。

突然有一天,一群带着红袖圈的人冲进我家“破四旧”,把所有的书收缴到篮球坝,和其他“四旧”物品堆成一大堆,付之一炬。

看着那些心爱的书,在烈火中化为灰烬,我伤心地哭了。更伤心的是,妈妈被批斗,还被强迫劳动改造,除了上课,还要下矿井、搞学校卫生。即便是这样,她也没有放弃阅读。每天打扫完办公室的卫生,她都会把废报纸捡回家,一张一张地捋平整,仔细阅读。哪篇文章开头写得好,结尾收得妙,就叫我好好阅读,有些经典词句,还叫我抄写在本子上。她还把好文章剪下来做成书一样的剪报册子,这样,我们家就又有书看了,在妈妈的指导下,我开始学写稿子,向《少年先锋报》和《红领巾》杂志投稿。

中学毕业,我下乡到了一个不通路、不通电,甚至没有广播线的偏僻小山村,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几乎与外面的世界完全隔绝。

妈妈怕我在闭塞中落伍,就经常给我写信,寄剪报,鼓励我记日记,写稿,投稿。那时候,妈妈寄来的剪报,打开了我看世界的一扇窗,架起了我通向写作之路的一座桥。

漫漫寂寞的山村长夜,我借着这些剪报的启发,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写稿子,向区上的广播站投稿。从这里出发,我的稿子走上了县广播站,刊登上了《隆昌文艺》。我也因此在公社有了点小名气,被推荐上了县上举办的业余作者培训班,还有小“豆腐块”荣登《四川日报》。

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只有初中学历的我,遗憾报考了中专,轻松考上了卫校。在医院入职后,我又用业余时间报考了函大,专门学习汉语言文学,以使自己更好的看书,还试着写书。

初中同学会,我以生长的煤矿为背景、三年初中经历为主线,写了一本《情系义大》送给同们学,大家都很喜欢;一位德高望重的院长逝世,我被众多自发前来吊唁的医者、患者所感动,写了一本《采访札记--隆昌名医》,医院老同志们都夸我做了一件大好事;我还历时十年,写了一本《隆昌红会100年》,填补了红会在档案馆的空白。迄今,我已有10余本散文集、人物传记、史志性书籍收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和省、市、县图书馆,家中更是有藏书3000册以上。

读书,写书,不知不觉,成了我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况且潜移默化地把这个爱好传递给了儿子、孙子。

儿子结婚,我写了一本他的成长记《我家冕儿长大了》,在至爱亲朋见证的婚礼现场告诉儿子儿媳:妈妈没有万贯家财送给你们,这本用30年心血写成的11万多字的书送给你们作为新婚礼物,希望你们用更加勤奋、智慧的两双手,共同完成接下来的《成家了》《立业了》。

退休后,我的生活角色更换成了当下流行戏称的“研究孙”。在伴陪孙儿成长的过程中,发现他很小就养成了一个“坏”习惯:床头总要放几本书,在睡前至少阅读半个小时。今年7月,他小学毕业了。我笑着问他:学校给你颁发了小学毕业证书,奶奶这个“研究孙”的毕业证书,你准备什么时候颁发给我?

孙儿略做思考:“18岁吧。到时候,您还得给我写本书哦,爸爸长大你都写了的。”我纠正他:“你长大了这本书,应该由你妈妈来写哦”。

就这样,我们家把读书、写书当成了一种轻松愉快的生活常态。虽然不是著名作家,也没写出经典大作,但却记录了我们温馨生活的真实点滴。

“读书,并不一定给你带来实实在在的金银财富,但它能丰盈我们的大脑;我们能聆听到先辈哲人的智慧,能见识到缤纷的世界;我们能自主选择生活,而不是被迫谋生。”的确:如果不读书,我们就是睁眼瞎,就只能接受身边人传递给我们的有限知识和并不健全的价值观,那就很难见识到更加广阔的世界,成为懒惰的井底之蛙。

家有书香能致远。一个满屋书香的家庭,必定会有良好的家风。每一个家庭成员,都将在温暖家风吹拂下,获取到兴家旺族的能力,让这个家族生生不息,繁衍不止,成为一颗健健康康的社会细胞。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