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罗学娅的头像

罗学娅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8/18
分享

净土长出的大工匠

在川东平行岭谷区华蓥山脉西南延的低山丘陵,有一片连绵起伏的山坡,置身典型的山区河谷地貌,山坡占了全村耕地面积的80%,能种粮食作物的田土不但太少,还十年九旱,常常是干干净净的颗粒无收。所以得了一个非常形象的名字--净土。

生在这片贫瘠净土的范贤德,祖祖辈辈都是本分农民。这里没有大江大河,出门看见的是山坡,踩着的是泥巴,他就自然成了一个在净土上玩着泥巴长大的山里娃。

他玩的泥巴,别看不长粮食,那可是制作隆昌土陶的陶泥。正是这得天独厚的上好陶泥,让这里的人大多会捣鼓土陶器皿,做出来放进顺坡而建的龙坡窑烧制,就成了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还可以拿到市场交易,换点油盐、粮食,勉强能让家人糊口。

范贤德很小就学着先辈的样子,用泥巴做些小玩意儿放进龙窑烧制成自己喜欢的小玩具,不知不觉,就萌发出了要做一名陶艺工匠的初心,他要用自己的手艺,让家人走出贫困,让净土变成“金土”。

1981年,14岁的范贤德怀揣这份初心,走进了村里的小陶厂当学徒。在众多学徒中,他特别能吃苦,有悟性,不但做陶器专心致志,勤学苦练,不耻下问,还善于思考,勤于实干,敢于创新。

师傅梁先友看在眼里,喜在心上,次年就正式收他为徒,确定他为祖传土陶技艺的第四代传承人。

早在100多年前,梁先友师傅的爷爷梁尚儒就把制陶手艺传传给了他父亲梁敬林,可那时候,这净土山区匪患猖獗,人祸天灾不断,土陶制品卖不出去,制陶手艺不得发展,净土上的制陶人,贫困潦倒,怨声载道。

到了梁先友师傅这一辈,新中国成立了,制陶人站起来了,伴随公私合营的产生,社会主义的改造,净土上的土陶作坊在阳光下茁壮成长,乘改革开放的春风,来到了全盛时期。梁先友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将祖传下来的制陶手艺逐渐完善,特别是将“隆昌土陶大型陶缸传统制作技艺”,从雏形到成熟,从规范到提升,成为隆昌土陶的制作绝技,方圆数十里,皆小有名气。

他很有信心地收下了范贤德这个徒弟,语重心长地嘱咐:“你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时代,隆昌土陶在我们净土村越做越好,新时代的新市场对我们的产品质量和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你肩上的担子不轻啊。”

15岁的范贤德暗下决心:一定不负好时代。不但要学好师傅的技艺,还要将它发扬光大,要让隆昌土陶在净土村做大做强,走向全国,冲向世界。

师傅,手把手地教,毫无保留地把几代人智慧形成的技艺传授给徒弟。

徒弟,全心全意地学,把几代人积累的制陶经验,一点一滴地铭记于心,实操于手。

有志者,事竟成,功夫不负有心人。范贤德占足了“天时、地利、人和”优势,不负众望,全身心地投入,在净土村这片热土上,迅速成长、成熟。

选矿、制泥、磊坯、上釉、烧制、出窑等十多道工序,道道掌握精准,手手运作娴熟。经他双手用当地天然陶泥制作出来的土陶作品,不但造型典雅、古朴大方、美观实用,而且细腻、耐酸碱、经久耐用、透气而不渗漏,在人们生活中使用十分普及,无论是泡菜坛子,还是酒坛水缸,都广受客户青睐,日渐名声远播。

但他从不满足于现状,趁着国家的好政策,带着满身技艺,先后去过5个土陶厂工作,博采众家之长,提升自身素养。他一方面坚守师傅传授的传统制作技艺,一方面大胆接受新理念、新技术,将隆昌土陶制作工艺这块“活化石”打磨得熠熠生辉,让小土陶在新时代有了大作为。

他领衔提升的“隆昌土陶大型陶缸传统制作技艺”,从50公斤-2000公斤,质地厚薄均匀,硬度大、密度小,能吸收土壤和空气中的微生物,被誉为会呼吸的土陶大缸,用作储酒、储水、储粮均为上品。产品畅销全国及港、澳、台地区,并出口韩国、朝鲜、日本、印度等东南亚国家以及欧美各国。

2017年,隆昌土陶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8年,“隆昌土陶大型陶缸传统制作技艺”荣登“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范贤德被确定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目前,正在向国家级传承人挺进。

就这样,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范贤德,在改革开放的洪流中,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守正创新,与时俱进,在烧制隆昌土陶的熊熊烈火中,淬炼出了一套独特完整的精湛技艺,成为一名在这片净土上长出来的土陶大工匠。

净土村,也正是因为有了范贤德这样的工匠和他们的师徒,土陶事业果真越做越大。村里有了金林陶瓷有限公司,隆昌土陶插上了现代先进技术和非遗传统技艺的双翅,向阳腾飞。坡上建立了“隆昌土陶博物馆”,更让土陶文旅交融生动演绎,南来北往的游客络绎不绝,乡村振兴日新月异,逐渐成为文化旅游、乡村旅游的主角。

而今的净土村,再也不是过去那片不长粮食的贫瘠净土,而是合着祖国的心跳律动,成为了一片有隆昌土陶等支撑的生机勃勃、富饶艳丽的净美之土。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