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罗银湖的头像

罗银湖

网站用户

散文
201806/14
分享

回首我家这五年

     


 五年,一千八百二十五天,在人生的历史长河中,不过是转眼一瞬间。然而,这五年,于我来说,却承载了太多的期待,太多的喜悦和太多的感动!这五年,我的家庭,我的命运,与祖国的发展息息相关,毫不夸张地说,这五年我所经历的一点一滴,无不见证着国家的强盛,人民的富裕,社会的公允,美德的弘扬……让我怎能不心潮澎湃,感慨万千呢?


                 一  


     二零一四年四月,我们一家人一致决定,在乡下老家的老宅上,建一幢两间两层楼房。

     可能有人会说,这年头,建一幢两间两层楼房,算不得什么了不起的事啊!

     的确如此,在我所在的小组,二十户人家,就有十四五户人家已经盖了楼房。还有三四户,因为孩子们都在城里工作,买了房子,而且户主也都是七老八十的人了,所以,也就倚靠老宅子将就过日子了。

    这样一来,村子里就只有我们一家没有盖楼房了。说来也是惭愧,我一九八八年与妻子结婚时,家里一穷二白,父母建的一幢只有六十多平米的两间青砖布瓦木料结构平房,就是我们的婚房。弟弟和父母则住在更为低矮的厨房里。为此,结婚一年后,我和妻子东挪西借,勉强凑够了三千多元钱,买下了村子里一位已到城里安家落户的转业军人的旧宅子。房子经过重新整修后,我们便搬了进来。这一住,就是二十四年。这二十四年来,本来就是一些乱砖乱瓦和旧木料做成的房子,只要一起风下雨,屋子里就四处漏水,地上放满了坛坛罐罐;房顶的瓦片也摇摇欲坠,我们一家人总是在提心吊胆中过日子。我们多么希望住上一幢能够遮风挡雨的好房子呀!

    可是惭愧啊,因为经济拮据,手头没有钱啊!其实,我和妻子都不是那种好吃懒做,不爱劳动,大手大脚乱花钱的人。

    我们最大的无奈在于——首先,农产品不值钱。那些年,我和妻子总是早出晚归,起早贪黑,拼死拼活地在地里忙活,总指望能够在泥土里刨出个金娃娃。但是,由于大环境的影响,种植品种单一,市场流通不畅,虽然所种的粮棉年年高产,却卖不到一个好价钱。其次,公粮水费、种子农药、以资代劳等各种费用居高不下,有时甚至入不敷出,所以,口袋里攒不起钱来,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再则,两个儿子从小学到初中直至大学毕业,学费生活费等花费也不在少数。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村请客送礼之风盛行,各种人情债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家乡有一句俗话:“人情不比债,顶着锅儿卖”,有的年份,人情钱要花几千块,负担之重就可想而知了。而且,那时候,外面工厂少得可怜,我虽三番五次外出闯荡,最后都是无果而归。因此,全凭我们夫妻二人在泥巴里刨金,那点所得是绝对不敢有什么奢望的。

二零零二年,我们夫妻二人在亲友的介绍下,来到广东打工,但由于没有专业技能,所做的工作,也就是些劳动强度大,工资待遇低的苦活累活,所得也就寥寥无几了。因此,建房的事情,就一拖再拖,直到两个儿子大学毕业后,才开始考虑。

    二零一二年和二零一四年,两个儿子分别考进了国有企业工作,福利、待遇相对较好;我和妻子也在广东东莞某企业打工,待遇也有了很大提高(这时候广东工厂发展迅猛,企业用人大幅增加)。我的心开始躁动起来。我对妻子说:“孩子们都在城里有了工作,将来也不一定会回农村了,我们就在城里买栋房子吧!”妻子想了想说:“在城里有什么好?整天人来车往,吵死了,空气也不好。再说了,出门都是陌生人,伸手就要花钱,不如就在老宅上建栋楼房,上下两层,前宽后宽,自己养鸡养鸭,种菜种粮,啥都是新鲜的,想吃啥就做啥。不比城里差!”

     我左思右想,觉得妻子说得颇有道理,况且这时候种地已经不用再交任何税费了,还有粮种补贴。村子里也修了水泥路,田间地头也都建好了涵闸、水泥灌渠,完全实现了自动灌溉;收割机、拖拉机也可以开到地里了。生病问医也可以直接到社区卫生室刷卡(农合)就诊了。这样的乡村生活,丝毫不亚于城里人,而且空气清新,邻里和睦,有啥不好呢?

    两个儿子也十分赞同我们的决定!他们纷纷打来电话:“爸、妈,把房子建好一点,你们辛苦了一辈子,该享享清福了!缺钱的话,我们想办法!”

     二零一四年五月二十日,我们一家人住了二十四年的老宅子,在乡亲们的帮助下,总算推倒拆除了,新房子也同时开建!三个多月后,在这座老宅基上,一幢建筑面积为两百多平米的两间两层楼房拔地而起,我们一家人终于住上了宽敞、明亮、温暖、舒适的新房子。

    站在二楼阳台向远方眺望,天空一片蔚蓝;晴空下,是一片广袤无垠的田园山水画:青翠的苞谷,绿色的稻田,葱茏的树木,整洁的村庄,一条长龙般的高速公路——沪蓉高速公路蜿蜒西去……此情此景,我的心中不禁万千感慨:谁不说俺家乡好啊?


                二 


    大儿子上高中时,学的是文科。他的写作水平一直以来都很不错,初中时期即在《少年文艺》发表过作品。因此,高考填志愿时,我建议他填中文或新闻专业,但他却对我的建议置若罔闻,硬是填了自己喜爱的金融专业。

说实话,对儿子的选择,我是不满意的。因为在我和周围很多人看来,工商、税务、银行这样的单位,都是“吃官饭”的,家里没个一官半职或是有啥后台的,想进这样的单位,那简直是白日做梦,异想天开,好比赖蛤蟆想吃天鹅肉。所以,儿子选择这个专业后,我感到很悲观,为他的前景担忧。

    果不其然,二零一二年儿子大学毕业后,应聘到了某证券公司做业务经理。由于公司职员的工资待遇,都是以业绩加提成的方式结算,如果没有很好的人脉关系和伶牙俐齿的口才,是很难拉到业务的。大半年的时间过去了,在这个陌生的大都市里,儿子虽然全力以赴,但业绩却不容乐观,工资入不敷出,我对他所从事的证券行业完全失去信心。

     我给儿子打电话,责怪他当初不该不听我的劝告,一意孤行。并以“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这句俗语来警示他。哪知儿子一听就来火了。他很不服气地说:“老爸,谁说我吃亏了?您对自己的儿子就这样没信心?”我没好气地说:“你这专业除了银行,哪都用不着。可我们一家几代人,都是盘泥巴的,你进得了吗?你这大学算是白上了!”儿子斩钉截铁地说:“老爸,您放心,这银行我就考定了,非进不可!”

我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在心里默默为儿子祈祷。

    三个月后,儿子的面试通知果然来了。随后,体检通知也来了,再后来,录取通知书也来了。得到消息,我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可儿子却很自信地对我说:“老爸,现在国家对人事制度进行改革,各行各业各部门,都在广纳贤才,招聘过程公开、透明、阳光。只要有真本事,何愁没人要?”

刚进银行,儿子做了一名普普通通的前台柜员。由于他工作认真负责,待人热情诚恳,刻苦钻研业务,并多次在总行官网发表专业论文,深受领导青睐。很快,就被党组织吸收为中共党员,随后又被调到信贷部,及致办公室主任。对儿子的成长和进步,我感到十分骄傲!除了对儿子的努力表示赞许外,更多的,则是对企业任人唯贤,以才取人,杜绝拉关系、走后门的做法,感到由衷地敬佩!因为这样的事,在五年前,十年前……可以说是想都不敢想的。

    二零一六年五月,在银行工作了四年的大儿子,忽然给我打来电话,说要辞掉银行的工作。我一听电话,心里一惊,忙问儿子:“工作得好好的,为啥要辞工?出了啥事吗?”儿子平静地对我说:“我在成都买了房子,准备到成都去上班!”

    儿子告诉我,他谈了一位同在金融系统工作的女友,四川人,因为是家中的独女,她的父母希望他们能够离他们近些。而且,他和女友也觉得,在大城市发展空间更大,前程更广阔,生活质量也更好些,所以就辞了银行的工作。

     我喜忧参半,喜的是,儿子有自己的理想和向往;而这种向往,也是我一直以来对他的期待。忧的是,成都那样的大城市,人才济济,想找一份像样的工作,谈何容易?当我把我的疑虑告诉儿子的时候,他胸有成竹地对我说:“老爸您放心,我的工作已经找好了!我考的是成都市某事业单位!”“有把握吗?”我还是很不放心。“我的笔试、面试都是第一名!这还有问题吗老爸?”儿子轻松一笑,对我说,“老爸,等我在成都的工作落实好了,就接您和老妈过来玩……”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小儿子也不甘示弱。大学毕业后,经过努力,他也以优异的成绩,于二零一四年顺利考入一家著名国企,五险一金齐全,发展前景不错。小儿子工作劲头十足,公休之余还考了驾照,打算买车了。

     经过刻苦打拼和奋斗,几年下来,儿子们都有了称心如意的工作。买的买房,买的买车,条件变好了,发展空间也更大了,“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我这心里呀,比吃了蜜糖还要甜!心也更踏实了:难道做父母的累死累活,不是为了子女们生活得更好吗?我想,孩子们是赶上好时代了,这都得益于党的好政策,得益于改革开放和国家经济建设快速平稳发展的大环境,为年轻人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才能的舞台。

     为此,我叮嘱孩子们,一定要牢牢记住这几句话:铭记历史,不忘初心;珍惜现在,开拓进取;努力工作,报效祖国!孩子们也把这些话,当作了人生的座右铭!


                三


     二零一六年国庆节,是我们一家人最开心最激动最难忘的一天。因为这一天,我的大儿子与大儿媳喜结连理,在我们乡下的新房子,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而又隆重热闹的婚礼。

     九月三十号下午五点多钟,大儿子和大儿媳,以及她的爸妈、表妹,乘坐从成都开往上海的高铁,经过九个多小时的行程,终于到达仙桃西站。我和妻子、小儿子怀着喜悦的心情前来相迎。吃过晚饭后,大儿子便带大家到镇上的酒店去休息。同时在酒店布置一间临时婚房。

    国庆节这天,天气晴朗,阳光灿烂。前来我家恭贺的亲友和儿子儿媳的几位闺蜜,敲锣打鼓来到酒店,迎娶新娘。

由于集镇离我家路程并不是太远,只有两三个小时的时辰,新娘就在亲友们的簇拥和欢笑声中,迎娶到家了。

     结婚典礼在亲友们的期盼和祝福声中开始了。全场一片欢乐喜庆祥和的气氛。当主婚人请新郎新娘介绍自己的恋爱经历时,亲友们都张大了眼睛,竖直了耳朵,静静地聆听着。

     儿子清了清嗓子,深情地凝望着并肩携手的儿媳妇,激动地讲开了——

     我在某市国有银行工作,我媳妇儿则在远离千里之外的四川某市国有银行工作。因为我们平时都爱好写作,经常在总行的官网上发表论文和文学作品,双方交流十分投缘,久而久之,便产生了感情,相互倾慕。一天,当我媳妇儿把自己与我情定三生的事情告知岳母时,干部退休的岳母认为相距太远,而且双方家庭条件悬殊,极力反对。可岳父却十分开明,他虽然贵为正处级干部,却丝毫没有官腔,他对我媳妇儿说:只要你喜欢,开心,我们就支持你。

     而且,我们这次举办婚礼,岳父母家没有索要半分钱的彩礼钱……

儿子说到这里,对台下的岳父岳母深深地鞠了一躬。这时,台下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接着,主婚人又请亲家夫妇和我们夫妻上台,让儿子儿媳为我们大家敬茶!尽孝!

     结婚典礼结束后,在场的每一个亲友和乡亲都羡慕地对我说:“你真是上辈子修来的福气,娶了这样好的儿媳妇。”我激动不已,连连对大家说:“谢谢你们,谢谢你们的祝福!其实,我还有一个秘密没有告诉你们,我儿子和儿媳妇都是党员。他们对我说,党员,就要起模范带头作用。新事新办,不要铺张浪费,大操大办。所以,今天的婚礼,我完全按照他们的意思,以热闹而不铺张,隆重而不奢侈为主!招待不周的地方,还请各位亲友多多担待和谅解。”

     亲友们都忙不迭地说,好好好!你儿子儿媳为我们带了一个好头。以后我们都照他们这样办,就不会为娶媳嫁女发愁了……


     写到这里,我的故事也该讲完了。其实,这五年哪,说实话,我家的好事,喜事一串串,只因我口笨,笔拙,不能一五一十地形象生动地描述出来。我虽然已过天命之年,但我觉得我家的好日子才刚刚开头。

     五年后,十年后,当我再回首这段幸福、快乐的时光时,我会骄傲地说: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给了我们幸福的生活!感恩您!我的党;感恩您!我的国!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