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罗银湖的头像

罗银湖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06/26
分享

叔父

每次只要一提到叔父,二哥就要忍不住开涮:“我们家这个亲叔子呀,就是包大人转世,六亲不认,铁面无私,算是白当了那么大的一个官。”

二哥之所以对叔父有如此深的成见,与他的一段求职经历密不可分。

那是二哥十八岁那年,在生产队勤扒苦做的他,实在忍受不了浩繁的体力劳动和食不果腹的乡村生活,毅然踏上了北去的列车,他要去找时任黑龙江省军区边防处长的叔父,安排他到部队去当兵。经过几天几夜的辛劳奔波,二哥终于见到了久别重逢的叔父。当他抱着满腔热忱向叔父说明来意时,叔父亲切地抚摸着他的脸,面带严肃地对他说:“孩子,你们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只有时刻牢记毛主席的教导,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才是唯一的出路啊!”末了,叔父还从书柜里拿出一套珍藏得完好无损的《毛泽东选集》,送给二哥,让他带回家后认真学习,领会。

失望至极的二哥背着那一套《毛泽东选集》,悻悻然回到了老家。自此,二哥心里对叔父总有一个解不开的结。

无独有偶,有一年夏天,叔父从军区回到家乡来探亲,时任公社党委副书记的一位父母官,带来了一大堆乡下的土特产,来我家看望叔父。席间,那位副书记诚恳地对叔父说,只要能把他的儿子安排到部队当兵,我二哥还有三哥的工作,都包在他的身上了。叔父一听,马上皱起了眉头,对那位副书记说:“你我都是共产党的干部,我们之所以加入共产党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用我们手中的这点权力来寻求利益交换?我们不问心有愧吗?”叔父一番肺腑之言,说得那位副书记面红耳赤,羞愧难当。叔父当即从口袋里掏出一些钱来,向他付了土特产钱,并敬了他一杯酒,向他表示感谢。至此以后,叔父和那位副书记成了心心相印的好朋友,两人经常鸿雁传书,互相勉励和鞭策,从来没有利用手中的权力,为亲友谋取半分利益。

叔父的大女儿十六岁就参了军,被分配在离家几百公里,工作、生活环境十分恶劣的黑河军分区西岗子卫生队。每到冬天,零下几十度的极寒天气,冻得她手脚红肿,脸庞开裂,十分难受。她常常一个人躲在被窝里痛哭流涕,她打电话给她父亲,希望他能把自己调到条件好些的地方,甚至产生了离开队伍回家的念头。

叔父虽然对女儿疼爱有加,但他却对女儿说:“孩子,你想一想,我们当兵的,如果人人都怕苦怕累,都想往安逸地方跑,那我们的边疆哪个来守?我们的国家哪个来保卫?别的战士能坚持下去,你也一样能!”在父亲的鼓励和支持下,堂姐在边防部队一干就是十四年,把她的青春献给了祖国,献给了军营,此生无怨无悔!

叔父离休后,住进了省干休所,只要一有时间,我们这些晚辈们,就常常结伴去看望他老人家。说起过去的一些事情,叔父总是有些抱愧地对我们说:“孩子们哪,叔这一生没能帮到你们啥,总是感到很内疚,但看到你们一个个都能自强自立,挺着腰秆子做人,叔这心里也就踏实了,放心了。叔对不起你们,可叔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哪!”

是啊!叔父这一生虽然戎马倥偬,经历过战火的磨砺,生死的考验,功勋卓著,但他却从不居功自傲,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一个共产党员和革命军人的宗旨,为我们这些后辈们树立了崇高的榜样!

叔父是个清官,是一盏指引我们前行的明灯!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