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李万彬的头像

李万彬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03/10
分享

雁鸣湖畔的印迹

李万彬

 

金秋,敦化雁鸣湖畔,晨阳馨淡,风柔云逸。

极目眺望,一白鹭鸣着飞翔在淡淡悠悠的晨雾之下,欢快愉悦的声音,回荡在雁鸣湖上。白鹭从一方飞向另一方无论飞多远多高,从不飞出那片圣洁的地方——雁鸣湖那欢悦没有哀怨、无慨叹!

9月下旬,我随吉林省作家采风团参加了“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走进生态文化活动。在雁鸣湖畔,采风团重走著名作家张笑天先生文学起步时的路,各个感慨万千。

敦化虽然没有像北京天安门、上海东方明珠那样令人向往的景观,但敦化的历史人文却时时吸引着我们。如果说清始祖的出生地让人心驰,那么张笑天先生留在敦化大地的足迹更让人追寻。

参观张笑天文学馆,一张泛黄的旧报纸进入我的视线,是三十年前(1988年5月28日)赵培光老师采访张笑天先生时,刊发在《城市时报》的一篇《曙光在望》文章。然而,在这不经意间,我忽然有了一种无以言表的兴奋,我曾读过赵老师的《无限春风》《宛如流水》等多部文集,深知赵老师的文学修养和内涵。此时,阅读赵老师《曙光在望》这段文字,脑海中对张笑天先生文学创作理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感悟到他的作品不是为单纯的艺术而艺术,为社会服务,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时代精神,领略了张笑天先生的现实主义风格,读懂了赵老师笔下的张笑天先生。正如苏轼在诗中所说: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阅览中,又一行醒目方正的黑体字《生命的本色》——读丁利《远去的村庄》映入我的眼帘,是张笑天先生2009年2月28日发表在文艺报,为作家丁利的散文集所作的序。品读这些文字,又唤起了我的思绪……

在我的家乡白城市,有一本创刊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绿野》文学期刊,刊名著名诗人臧克家题字,总顾问就是张笑天。

张笑天先生对白城《绿野》期刊,情有独钟,关爱有加,倾注了不少心血,2015年在纪念《绿野》创刊35周年之际,《绿野》编辑部出版了《绿野年度优秀作品选》这部文集。张笑天先生绿色记忆》序言,一段段精彩的文字我仍记忆犹新,激励我和白城的作者不断前行。

他在序中说:“一个地级刊物,一直坚持瞄着全国、意欲跻身大型丛刊。白城草原和瀚海大地孕育了一大批本土作家和作品,丁仁堂、李杰等作家的名字和作品永远定格在白城的文学史上。纷至沓来的作家也用他们饱蘸着绿野乳汁的笔,书写着故乡特色的文学。”张笑天先生无论对《绿野》文学期刊,还是对普通作者都满怀深情。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16年2月23日,张笑天先生在北京逝世……很遗憾《绿色记忆》这篇序,成为张笑天先生为《绿野》留下的最后一笔,这篇序言写满了对《绿野》的忠爱之情和关爱之意。那年,我的作品也收录在《绿野年度优秀作品选》中,为自己的文字能收录于张笑天先生作序的书中而感到欣慰和骄傲。

敦化的雁鸣湖镇,是张笑天先生走向国文坛的起点,他在雁鸣湖有艰辛,有快乐,更有收获。他一生创作小说、剧本百余部、文集40卷,创作总量4000余万字……曾有人这样描述他的写作速度:“短篇不过夜,中篇不过周,长篇不过月。”还有人称他是站着写作的人。

依稀往事也许是沧桑也许是释怀。

一座馆,大吗?不大大的是笑天先生文学巨笔留给白山黑水乃至神州大地的精神、品质和力量。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