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苍鹰的头像

苍鹰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7/06
分享

致子书:做自己的伯乐

亲爱的儿子:

海明威说:改变世界的是这样一群人:他们寻找梦想中的乐园,当找不到时,亲手创造了它。生活在晋朝乱世的桃花源本想找到理想中的世外桃源,但没有找到,只能在现实中,在此岸世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吟诗作赋;梭罗在来去匆匆的繁华的都市找不到恬淡洒脱的生活,于是放慢节奏,来到山河湖海去过极简的生活,写下《瓦尔登湖》;苏轼才高八斗,但经不起多次贬谪尤其是乌台诗案以后,他纵情山水,写下了《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等名篇佳作。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需要与自己和谐相处,与外在的世界和谐相处,如果找不到提携自己的伯乐,自认自己又是一匹千里马,那就自己做自己的伯乐吧。

最近,我读到青年作家李娟的一段话,很有感触,她说:现在的年轻人焦虑迷茫是正常的,因为这就是每个人的命运。你不困在这里面,就要困在那里面。有的人是困在疾病之中,有的人是困在繁忙的工作中,有的人是困在空虚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困境。人民日报有一段话也给我感触:如果你抑郁,说明你活在过去;如果你焦虑,说明你活在未来;如果你平静,说明你活在当下。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没有办法选择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也没办法选择出生的地区,而家庭和地区构成了我们人的差距。我们能选择的是面对生活的态度,找到自己的人生使命,去选择一条适合我们走的路。湖南一所高校校长用姜萍的故事勉励毕业生:决定一个人成功的不在于公办民办、一本二本。他说姜萍有好成绩离不开她的坚持和对数学的热爱,天下事,行之以诚,持之以久。最近江苏涟水中专的姜萍刷屏了,因为她在参加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的初赛时战胜了全球众多名校的大神大牛,以全球排名第十二的成绩排在了中科大博士前面。姜萍初中数学老师回忆姜萍初中数学成绩非常一般,中考后选择了更好就业的服装设计专业。可是,姜萍在中专学校的一次数学测试中,总分150分的数学卷,姜萍考了140+,而第二名的同学仅仅考了60分,这断崖式的区分度让她的老师王润秋如同发现了新大陆。在王老师的引导、点拨、激励下,姜萍用课余时间自学同济大学编写的高等数学。后来又开始钻研偏微分方程。王润秋老师毕业于江苏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硕士,为了就业来到了涟水中专做数学老师。据说,王老师还在数学培训界小有名气,也是一个有天赋的数学学者。王老师也参加了这次的全球数学竞赛,但他的排名排在了125名,这当然也是一个很好的成绩,确实如韩愈所说,弟子不必不如师,但王老师在众多普通中专生中发现了数学奇才姜萍功莫大焉。为什么姜萍在初中时没有被发现?如果,姜萍没有上中专,而是上了一所普通高中,像王润秋这样的老师会遇到吗?很难。真的很难。现在的很多在职老师为了升学率、为了这个饭碗,能不能用心去发掘有天赋的孩子呢?很难。现在的考试制度能不能选拔出有天赋异禀的孩子呢?都在追求总分,都在追求平均分,很难在某一学科突出来。王老师这样的老师很少,遇到了真的是孩子们的幸运,可像姜萍这样的学生不在少数,真的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所以,儿子,如果没有遇到王润秋老师这样的伯乐,如果现实不如所愿,就自己做自己的伯乐吧。

韩信最早投军在项羽处,做执戟郎中,几次谏言都遭无视。韩信博览群书,尤其是在兵法方面很有造诣,可是项羽多次无视韩信的谏言,导致失去了一个军事奇才。如果韩信没有遇到他的伯乐萧何,如果萧何不是在月下追上韩信,韩信有可能泯然众人矣。如果萧何的推荐无关紧要,刘邦不能唯才是举,韩信依然不能发挥其所学,不能一展平生之志。可是,当刘邦打下江山以后,考虑的是坐稳江山,考虑的是自己百年以后能够传承给儿子刘盈,这个时候的韩信年纪轻轻又本事极大,所以带给刘邦的是不安全感。卧榻之下且容他人酣睡,先是把韩信从齐王贬为淮阴侯,又借口韩信谋反,终是被吕后所杀,千古一叹。从韩信的角度来看,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如果没有遇到萧何,没有遇到刘邦,韩信的真才实学不能再最好的舞台实现其志向;其实,韩信不懂得人性中的可共患难不可同富贵的魔咒,即使有人提醒他可以自己称王形成三足鼎立之势或者急流勇退保全其身,可是韩信沉醉于建功立业的泡沫中。无论是韩信还是商鞅都是有真本事的,这样的人非得在他人的舞台上才能发光发热,这种打工思维限制了他们做最好的自己。千里马常有而伯i乐不常有,当找不到时就做自己的伯乐吧,成则光芒万丈,达则兼济天下。

商鞅最早投奔在魏国丞相府拜公叔痤为师做中庶子,丞相公叔痤几次大的谋略出自商鞅之口。可是公叔痤并没有给卫鞅更重要的职位,直到临死之时才推荐卫鞅为魏国丞相。其实,正常人的思维,也不会把丞相这么重要的职位给一个没有在更高职位上历练的陌生人。此时的魏王并不是像刘邦这样的胆识和魄力,所以宁愿用公子昂为丞相实属情理之中。位高权重的丞相公叔痤并没有成为卫鞅的伯乐,即使卫鞅是其学生,没有提拨卫鞅到更重要的岗位上历练。从卫鞅的角度来看,不能依附于公叔丞相府,只能仰仗自己的经世致用的才学。所以,公叔痤死后,卫鞅曾到齐国寻找发展机会,但齐王并没有魄力吸纳天下奇才,重用天下饱学之士,恰在此时,秦孝公的《求贤令》语惊四座,读来让卫鞅酣畅淋漓,从此有了施展才华的舞台,找到了秦孝公这个伯乐。天不假年,雄才大略的秦孝公英年早逝,而正处在变法舵手之位的商鞅不能急流勇退,没有听信谋士赵良的谏言,而被秦国保守势力车裂而死,上演一曲壮士的悲歌。无论是商鞅还是吴起,都是身怀绝技,能让一个国家因得一人而兴邦,失一人而丧邦,从这个角度来看,谋国不等于谋身,既有胸怀天下,鲸吞宇宙的气魄和才能,就应该壮士断腕,就坡下驴,退隐林泉,在壮美山河中做自己的伯乐,做一个像陶朱工一样的山中宰相,不也逍遥快活吗?

吴起周游列国,学得一身治国平天下的真本事,可是总是不遇伯乐,实现不了他成为卿相的功业梦想。在魏国,吴起虽然带兵打仗建有奇功,可依然不能成为丞相。当吴起逃到楚国,楚悼王终于让吴起当了令尹,随后当了丞相,好似走上了人生巅峰,可是吴起为了建功立业,大刀阔斧拿楚国既得势力开刀,树敌众多。当楚悼王突然去世,保守势力找准机会射杀了吴起。一代名将,一代名臣吴起死于小人之手,让人扼腕叹息。从吴起的角度来说,这么有本事,不能只是顾前不顾后,不能只知谋国,不懂谋身,身死人手遭他人耻笑,可叹可悲。像吴起、赵云这样的人为什么不能做自己的伯乐,过上属于自己的惬意生活呢?当然,赵云找到了伯乐刘备,即使后来丞相诸葛亮也对赵云重视有加,死得其所。赵云最早投奔公孙瓒麾下效力,可是公孙瓒被袁绍所灭。是英雄都希望有用武之地,可是公孙瓒的气魄、公孙瓒的志向不足以争天下,所以不能给赵云一展凌云之志的舞台。每个有才能得人都需要得到认可,都需要舞台,都需要伯乐发掘。当刘备投奔公孙瓒时就发现了赵云,于是相互加了“微信",就等机缘巧合某一天再相遇了。刘备东奔西跑,去了徐州,然后又被吕布打败,去了小沛,然后投奔曹操,一直没有自己的事业,也就没有平台供各路英雄人物施展。赵云也是在公孙瓒被灭以后做了一段时间的山大王,巧遇了伯乐刘备,从此找了诸葛亮这个总经理后一路开挂,建立蜀汉基业,英雄赵云也就有了用武之地。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往往是伯乐成就了千里马,千里马也成就了伯乐,彼此成就。

孙策在父亲孙坚去世后,有一段时间投奔在袁术门下,追亡逐北建立战功无数,可是总也得不到大的提拔。如果孙策是平庸之辈,很可能抱怨命运不济,咒骂袁术有眼无珠,但这些都改变不了什么。看看自己有什么?孙策力拔山兮气盖世,有周瑜、黄盖不离不弃,有传国玉玺在手,于是孙策舍虚就实以传国玉玺为质押换了一部分兵马作为起家之本,开创了江东基业。在打江山的过程中又求贤张昭、鲁肃,还感化了太史慈等文臣武将。袁术成不了孙策的伯乐,自己有大才有气魄,自己就是自己的伯乐。

范蠡为越王勾践复国做出巨大贡献,可是只可共患难的勾践容不下怀有奇谋的人才,卧榻之下且容他人酣睡,于是大杀功臣。范蠡带着美女西施摇着一叶扁舟隐姓埋名做了巨富,成为商圣。范蠡的强大,范蠡的务实,范蠡既能谋国也能谋身,比同样才高八斗的文种高明太多了。如果我们有幸遇到伯乐,就做一匹好的千里马吧,如果没有就得长本事,长能力、长智慧,自己做自己的伯乐。

亲爱的儿子:我们大可不必过于纠结一时的得失,不必斤斤计较眼下的成败。只要我们清醒地发现自己的天赋、特长、兴趣和使命,找到自己的比较优势,去结实去遇见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持续去做确定的事。每一份意外的赠礼,如同春天中那些不请自来,却在不经意间绽放的野花。它们没有遵循既定的路径,却在关键时刻为我们的奋斗带来了新的生机与色彩。在这个世界上,无论是猛烈的风暴还是震撼的雷电,它们都遵循着自然的节奏和旋律。同样,每一朵花,不论它生长在无人问津的荒地还是被精心照料的花园,都会按照自然的法则,在最适宜的时刻展现其美丽。我们的人生也是如此,它自然地积累,自然地发育,在最恰当的时刻释放出它的力量。我们不必在意是否遇到伯乐,当遇不到时,就做自己的伯乐。

我有一个初中同学在学习上很有天赋,每次考试都是年级第一,而且拉开与第二名的差距很多。我们都尊称他为强哥,佩服得五体投地。中考时,他的总分超过了奉师、奉中的录取线,可是他报了中专,而又差两分没有达到中专的录取线。他四处奔波漂泊,没有继续在最有天赋的领域自学,而是选择了很多新奇的行当,据说,二十年后,他成了一个普通的电焊工。

亲爱的儿子,我们能遇到伯乐是我们的幸运,如果遇不到,也不要自怨自艾,也不要沮丧,因为我们自己就是自己的伯乐。只要你有真本事,在哪都能干出一番成绩。海明威说过:改变世界的是这样一群人,他们寻找梦想中的乐园,当找不到时,就亲手创造了它。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