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无论大小事务,还是什么前瞻性的工作,都非得“从娃娃抓起”不可吗?就拿“廉政教育从娃娃抓起”说吧,我看未必。
表面上,从娃娃抓起似乎确定了不变的“真理”,一个人的教育离不开从小的培养,一个人的素养离不开成长环境。但实际上,从娃娃抓起又是一个“未知数”,一个人从小调皮捣蛋,长大后就不干好事,做人就不正直吗?一个人从小没接受清廉教育,或者不具备家庭廉洁熏陶,长大后做事就不清廉吗?更何况,宇宙在动,世界在变,万物在变,人也在变,那就有了“浪子回头金不换”的典故。
从清廉教育和廉政建设的实践看,没必要提倡“从娃娃抓起”,说它多此一举或许有些过分,但漏洞是显而易见的。不仅盲目转嫁教育对象,对孩子教育目的是全面培养综合基础素质,并不是因人因事去展示清廉个性的成人化教育;而且教育毫无针对性、重点性,小孩子是祖国未来的花朵,越是眼下挂在嘴上、停在纸上的“空对空”措施,就意味着越无所谓、越毫无意义。即便是对娃娃“偏科”的廉政教育得了满分,但学得再好,成绩再好,那也都是今天的表面文章,谁敢保证娃娃的未来就一定能一身清廉吗?
如果把廉政教育的“宝”,习惯性地压到娃娃的身上,那么,有理由忽视了对今天父母的廉政教育措施。这样一来,既不利于娃娃健康的成长,又不利于父母毛病的根治,导致违规违纪的干部人数居高不下。据有关信息显示: 2018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接受信访举报344万件次,处置问题线索166.7万件,谈话函询34.1万件次,立案63.8万件,处分62.1万人(其中党纪处分52.6万人)。处分省部级及以上干部51人,厅局级干部3500余人,县处级干部2.6万人,乡科级干部9.1万人,一般干部11.1万人,农村、企业等其他人员39万人。(人民网2019年1月9日北京电)
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说明了生物的遗传现象,遗传物质在生物进程之中得以代代相承,使后代具有与前代相近的性状。有时候,做父母的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个手势,都是做娃娃的“模仿秀”,成为下一代潜在学习的榜样。传宗接代也好,廉政教育也罢,我们只要抓住了问题的关键,牵住了对当前父母廉政培植的“牛鼻子”,因为今天身为父母的人,正是做人做事、正能量影响力的表率。倘若今天父母连这个表率都做不好,缺少身边“参照物”的话,还拿什么去孕育娃娃未来的一身正气,营造代代相传、良性循环互动的社会空气呢?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写道:“君夫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己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让今天做父母的心真正静下来,才能拒绝各种诱惑,才能影响做娃娃的未来清廉做事、干净做人。不被金钱所俘虏,不被浮躁所左右,不被酒色所迷恋,向往美好生活,追求精彩人生,内心的世界也会变得强大,便于人格的塑造。由此一来,绿色社会,廉洁生态,贵在人心,根植于静。
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随着社会的文明进步,现实生活中今天做父母的,相当一部分拥有受过良好教育的光环,兴许都不是没有多少文化,而是在他们自己身上看不到娃娃学习的亮点,往往做糊涂人,办糊涂事,一味地乱干蛮干,甚至违背人性,为富不仁、为人不正、为政不廉。今天做父母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对做子女的未来纯朴心灵培植,虽然愿望是相同的,要求是一致的,道理是一样的,但没有校准廉政教育之脉,也就失去了现实意义。
廉政教育无小事。上关乎政治文明,下关乎社会民风,别动不动把责任都推给孩子,更要打好从娃娃抓起的廉政“补丁”,切实把清廉工作重点做到家,从父母出发,从父母做起,立足于今天的“父母们”,让“娃娃们”的未来,带着一身正气地回到父母身边,干干净净地回到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