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我们陕西,人们不由自主地都会想到几种美食。例如羊肉泡馍、肉夹馍、凉皮等等。而我今天要谝另外一个美食,那就是搅团。如果说羊肉泡馍是在天上,那么搅团就是彻彻底底的接地气。自从改革开放之后,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了。经常大鱼大肉,顿顿离不开白米白面。再给现在的小孩子们,讲搅团,讲河马鱼鱼,仿佛都己经成为遥不可及的历史了。
搅团是陕西的一种,极具地方特色小吃。搅团又叫“水围城”,“河马鱼鱼”。据说当年还是诸葛亮六出祁山时发明的,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搅团叫做“水围城”,那是因为搅团有两种吃法。刚出锅之后还没有淋鱼鱼,直接舀到老碗里浇上水水吃。一般中间是搅团,周围是汤汁,顶上再放点绿菜。这形状,岂不正像大海中的一座孤岛?或者是被水即将漫掉的金山寺?“水围城”之名也就因此而来。 至于“河马鱼鱼”,则是指把刚出锅的搅团,通过漏勺淋入水盆中后,因为其凝固好的形状,像蝌蚪,又像小鱼儿,因此又叫“河马鱼鱼”。
老陕的搅团,大致可分为三种。陕北是用荞麦面做的,有劲道。陕南和邻近甘肃的地区,也会洋芋磨粉面做搅团,口感爽滑。而关中地区的则用玉米面做的,那真叫色香俱全。 但是不管在那里吃搅团,老陕都喜欢端个老碗。好像你不端个老碗,就咥的不过瘾,你也就不是老陕。
小时候家里很穷。搅团,基本上是一日三餐的主食。经常是中午吃了。晚上再烩着吃。家庭条件好的。玉米面里掺点白面。条件一般的。都是纯玉米面,只不过看谁家的绿菜的多一点而已,油泼辣子香点而己。虽然说那个年代生活很艰苦,可是因为有搅团的存在,生活也过的有滋有味。
搅团的做法说简单,其实也很简单。说复杂,却也很复杂。 说简单也就是盛点玉米面,把水烧开了撒在锅里。并搅拌均匀,熟了直接盛来吃就行。 如果说复杂,那就可复杂了。首先要选择优质的玉米面,其次要掌握好水温。在水刚开的时候左手将玉米面缓缓均匀撒入,右手则用擀杖不停的搅拌。只要不把锅底搅穿都可以,如果搅拌的不好,就会出现疙瘩。就会严重影响到口感,就会没有劲道,甚至于而中间会有夹生的。搅拌时也要始终朝一个方向,力度和速度也要保持均匀。用我们当地的土话说,“搅团要得好,离不开十八搅”。边搅拌边用中火,慢慢的让它煮熟。火候太大太小,都不行。而且中间盖锅盖,也有一定的讲究。
大约二十分钟之后,搅团就熟了。如果要是吃鱼鱼儿的话。还要提前准备凉开水。将刚出锅的搅团饭,缓缓倒入淋饭盆盆中。均匀地淋入大盆中的水里。待待冷却凝固成形之后。再用漏勺搭乘在碗中,浇上汤水。又整点油泼辣椒蒜,然后放点绿菜,或者蒜苗菜,你就可以大口朵颐了。 那形状真是黄中透红,老碗端平。绿里见香,回味悠长。
我的母亲是做搅团的高手,记得小时候每次做搅团,都是母亲掌勺,父亲搅拌。而我们则在锅旁“啪嗒,啪嗒”地抽着风箱。并且时不时拨弄着锅膛里被火烤着的洋竽蛋,或者玉米面馍。刚想偷一会儿懒,就会听见母亲说:
“大火烧,要不然就成了浆糊了”
虽然那个时候我的胳膊都有点酸痛了,但是我还是很听话的完成了我的任务。现在回想起当年做搅团的那个情形,那种其乐融融的气氛真的是千金难买,也真的令人永远怀念。也时常会令我想起,母亲一边搅着搅团,一边念叨的话:
“搅团,搅团,越搅越圆。吃着玉米面,心比蜜糖甜”。
现在细想起来,文化程度并不高的母亲,竟然也会说出那样富有哲理的话。也许这就是,散文源生活,诗歌出乡土吧?
过了不久后,搅团终于熟了。父亲拿着漏勺,母亲则把热搅团缓缓的注入淋饭盆盆里面。然后让它在水中慢慢的冷却凝固,于是河马鱼鱼就出锅了。喜欢吃热饭的父亲。早给自己舀好了一老碗搅团,浇上水水并且用筷子一点点的蚕食起来。都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同样道理心急也吃不了热搅团。你只有从边上用筷子一小块一小块的夹入口中,然后再慢慢地品尝。也只有这样,你才能感觉到那种清香的滋味。那种酸爽,那种回味悠长,不由得今人信笔赋诗一首:
老碗盛来手端平,
金山被漫水围城。
金黄丛中一片红,
道是仲达斗孔明。
咕噜囫囵进腹中 ,
筷忆碗恨口娇情。
香飘满院仙动容 ,
咥得吃货裤带松。
爱吃鱼鱼儿的我们,则没有那么多的顾虑和讲究。一口接一口连鱼鱼儿带水水儿,直接咽入腹中。做得多了,吃不完也不用怕。其实很多时候,母亲都故意做的很多。这顿吃不完,晚上再整点滋油烩着吃,也是别具风味。
我们每次吃搅团不但留给自己吃,而且还要叫上隔壁对门的乡邻们一同共进午餐。而那些邻居们,也都从来没有空手过。你在屋拿俩红竽,我家拿点浆水菜,大伯带来凉拌苜蓿菜,大妈带着煮鸡蛋。顿时整个院里,就成了一顿大会餐。老爸端个老碗往墙角一蹲,大块朵颐。大伯端个老碗往房檐下一圪蹴,慢慢品尝。二婶则端个老碗坐在门墩上,每咥一口还就一瓣蒜 。好象是在故意比赛一样,看谁吃的美似的。唉!只恨当初没有照像机,没有能够照下这温馨的一幕。现在已经时过境迁,想再想找到那温馨的场景难了!
可以说很多时候。农村人爱吃搅团,其实就是爱那种水乳交融的邻里关系,那种温暖的记忆。现在人民的生活水平是虽然提高了,但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却淡了,有些人也走着走着就散了。而吃搅团,也只能各在各家,各找各妈了。更不要说现在的年轻人,从就小娇生惯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要说吃搅团了,连素的都不想吃了。
当我们大鱼大肉的时候。三高来了,肥胖症来了。这个时候我们又有想起了搅团。当你深感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时候,不由得又想起当年吃搅团情形。那种胜似亲情的人际关系,那其乐融融温馨的画面,也时刻浮现在脑海中。怀念搅团,其实就是怀念当年的那种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风尚;怀念搅团,其实就是怀念,那时候的绿色健康,无污染;怀念搅团,其实就是怀念,那己经远逝的一种情感。
这些年,我一直在广东工作。想买个老碗都买不到,更不要说老碗里面盛满的搅团。这个念想,也只能留到每晚的梦中去了。 这个时候,儿子打来了电话,
“爸,我婆又打搅团了!”
我不由的接了句 :
“来呀!端爸的老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