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长假,携夫人和女儿回到了故乡——江西瑞昌。
以前,我都是说回家,因为那里有母亲在等候。如今,父母已经长眠于故乡。面对父母的遗像,说一句:“爸妈,我来看你们了。”话未说完,泪已先流。在他们坟前祭扫,只见坟头野草荣枯,不见父母之音容,悲情满满。
故土年年相似,风情却岁岁不同。没有了父母的爱,总是缺少一些什么,又似乎容不下自己的灵魂。小的时候,故乡是亲人每天陪伴乐享快乐的生活!离开家的日子,故乡是时刻奋斗后总想回去的地方!而今定居在他乡,故乡是漂泊路上可以找到回家路上的灯塔!
①行走在故乡,老屋是我唯一的精神寄托
母亲走后,我回去过几次,每次都是匆匆忙忙,与亲人们短暂相聚,内心里总有一种说不出的味道,就像一道若隐若现的伤——情不知所起,扎得人心疼。
来到老屋前,环顾四周,杂草丛生,没有一丝生活的气息。看一眼老屋,如同看到了父母的身影。曾经一家人在这里生息,父母为了一家人的生计,起早贪黑,在田地里除草耕种,在赤湖里捕鱼捞虾,虽是辛苦,但其乐融融。
老屋承载诸多的记忆,犹如一座情感档案馆。
微弱的灯光下,有我编织梦想,埋头苦读的身影。那时总是想着要通过努力学习,用知识改变命运,将来可以走出那片贫瘠的土地。有时站在家门口,凝视着远方的武山尖,感到心中的光亮指引着梦想的方向,坚信心中有光,梦想就一定会被点亮。父亲虽说是文盲,识字不多,但懂得人生道理,经常跟我讲:“越努力,越幸运!”这句话也许是对坚持努力最好的诠释。在老屋,我始终坚信在不远的未来,梦想终会照进现实,照亮前行的路。在老屋生活了12年,也是我求学的12年,梦想实现了,把老屋和父母抛在身后,自己去向了远方,从此故乡难回。如今,老屋略显残破,依然矗立在故乡的一个角落,而父母却永远离开了我们,再也无法寻觅踪影。
乌黑的灶台前,有母亲刷锅洗碗,做饭炒菜的身影。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一年也吃不上几顿肉,但母亲用一双勤劳的双手,让平淡的日子也能过得津津有味。母亲烧菜水平算不上很高,但最合我们的口味。每逢过年过节,母亲总会利用有限的食材,变着花样给我们做出各种美味,尤其她做的红薯粉炒腊肉、蛋饺、麻花、烧饼……总是令我们百吃不厌。而今人生已过半百,“柴、米、油、盐、酱、醋、茶”,样样依旧离不开,尝遍了“酸、甜、苦、辣、咸”,却唯独忘不了儿时厨房灶台一日三餐飘出来的味道,那是出自母亲那一双巧手打造出的“妈妈的味道”。经常梦回故乡,在老屋里美美地吃着父亲炒的糯米饭、肉蒸面和母亲做的各种菜肴,醒来时,便是梦一场,哭一场,泪水浸湿了衣裳。
简陋的房屋里,有父亲终日操劳,忙前忙后的身影。老屋不大,也不豪华,每一寸土、每一块砖,都浸透了父母的心血和汗水。尤其是父亲,他把建房作为人生的大事,计算着每一分钱,策划着每一个步骤。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前,农村盖房都是用土砖和山石,秋冬季节,父亲在稻田里赶着牛反复碾压、浇水,不知疲倦,日复一日,硬生生地制作出建房用的数千块土砖。打地基用的石头,都是父亲每天天不亮,请乡亲一起划船到赤湖中央的大山砸出来的,一船一船地运回来,肩挑到地基上,硬是填出了2米多高。我经常计算着老屋到底用了多少砖、填了多少石头和土,却无法计算父亲为之流了多少汗水。以至于后来有人希望我将老屋卖给他重新拆建,我坚决不同意。因为老屋于我,意义非同一般。在没有双亲的故乡,老屋成为了唯一的精神寄托。
②行走在故乡,乡情是我心中最靓丽的风景
母亲走后,我自认为从此就没有了牵挂,以后会很少回故乡了。其实,我错了,这些年来,我最想去的地方,依然是我的故乡。走过了很多地方,踏过了诸多山川河流,总是以一种过客的身份,走过、路过、看过,仅此而已,没有更多的留恋。
其实行走在故乡,就是灵魂的行走,思念的绽放,回忆的升华。因为离开了故乡,我们就得经常行走,在行走中寻找故乡的味道,还有在我们心中永远定格的那山、那湖、那人、那树……故乡的山水是那样的苍翠,故乡的一草一木是那样的陌生而又熟悉,故乡人的脸上总是有着亲切的笑容,有着熟悉的与众不同的乡音。
每次回到村子里,迎面走来的人,都会亲切地打招呼,“老细,回来了,到屋来坐坐吧!……”久违的称呼,亲切的乳名,只有行走在故乡,才会有的声音。一声声乡音,一缕缕乡情,时刻萦绕在我心窝,深深地触动着我的心弦。
行走在故乡时光的隧道里,乡音,是我耳畔最优美的旋律;乡情,是我心中最亮丽的风景。生命之中有许多印记,乡音乡情,是存储于生命最深处的珍贵印记之一。于我这个客居异乡三十多年的游子而言,乡音乡情,已经成为一种深情牵挂,一种精神符号,一种生命力量,无关岁月,有关灵魂。“千里作远客,五更思故乡”,是我心绪的真实写照。乡音乡情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从心底一隅跳跃出来,痴情缠绵。那些早已皱褶的印记,更是经常到访我的心中,给我的人生注入激情,使我前行的步伐,更加坚定与从容。
身在家乡时,家乡在眼里,在脚下;离开家乡后,家乡在心里,在梦里,在怀念的思绪里。我还有很多亲人和朋友生活在家乡,他们就像一根根的绳子,系在我的心间,注定我这一生走不出家乡。忘不掉的绕村赤湖,忘不掉的乡间小路,忘不掉的乡音乡情,无论走到哪里,就像有根坚固的带子,把我的心牢牢拴在故乡。
在故乡行走,听着乡音,叙着乡情,品着乡味,如饮一杯醇香的酒,如掬一捧清澈的泉,如沐一缕凉爽的风,早已疗愈了我心中的思乡之伤。我想作为一个游子,是思念、是亲情、是乡恋还是魂牵梦绕……太多的词,太多的意,我整理了心情,我思索了许久,得出的答案,乡情才是我最惦念的风景!
③行走在故乡,无时不在体验诗意的浪漫
假如把江西瑞昌的梁家村作为我生命原点的故土,那也许有点狭窄。常年生活在异乡,人们会问,你是哪里人?我都会说江西九江,因为瑞昌属于九江下辖的县级市。所以,九江于我而言,那里就是我的故乡。
国庆在九江呆了四天。行走在这片被历史与自然共同宠爱的土地上,既能感受那份超脱尘世、回归自然的宁静与恬淡,又能激起那份情感寄托、挥洒才思的骚动与不安。因为在这里,山与水交织出一幅幅动人的画卷,历史与文化碰撞出一首首优美的诗词。从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到白居易的“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从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到苏轼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似乎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处风景仿佛都被诗词所浸染。据不完全统计,历史上有3500多位文人墨客在九江留下16000多首诗词,让这座城市享有“一城山水半城诗”之雅誉,也有“一座九江城半部语文书”之确幸。
行走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段,踏着总书记的足迹,细细品味这座历史名城、文化名城、风景名城的历史厚重感、山水画面感和闲适幸福感。从文脉流转的浔阳江头到融景于城的绿地公园,从历史悠久的柴桑古城到日新月异的江南名城,跨越时空,这里既是舟车辐辏、商贾云集的重要商埠;又是高僧名士、文人墨客的人文胜地;还是硝烟四起、战火弥漫的沧桑之地;更是山水交融、风光旖旎的人间天堂。总之,行走在九江,不仅感受到山水之间的诗意与远方,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文化的传承。曾经不少人问我,你们九江到底有哪九条江?时至今日,我揣思良久,写上一首诗来回答这个问题:“滚滚长江源流长,汇集九脉于浔阳。天下眉目必争地,历经沧桑乃九江。”(注:九脉是指长江行至浔阳,吸纳了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沅江、资水、湘江、汉水、赣江九条江水)。
行走在九江,都说“跟着诗词游九江”,无需导游,也无需攻略,因为哪儿都是景,哪里都有诗。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大都喜欢来到九江,在山水中泼墨挥毫,一首诗,一阙词,一段文,一幅画,墨色渲染,诗中自有天高云淡,画里尽是山高水长。无论品读人文之韵,还是欣赏自然之美,都是一次名副其实的“诗与远方”的双向奔赴。有诗文作伴的看山阅水,自然增添不少“色香味”。
走在浔阳江头,失意惆怅的江州司马邂逅沦落江湖的长安倡女,“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同病相怜,“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的黯然神伤,好一个身在异乡遇良知。在这首不朽名篇《琵琶行》诞生的地方,用心感受彼时的画面和情境,不禁生发“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的感慨。走在甘棠湖的李公堤,凝望烟雨朦胧的烟水亭,遥知当年,意气风发的周公瑾,“豪气点兵练水场,扭转乾坤借东风”。这种诗景合一的实景体验,带给我们的是一次非常淳厚和绵长的心灵洗礼。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在庐山上小住,还是人生第一次。自古以来,庐山以其秀美的山水,吸引了无数文人骚客、高僧名士在这里驻足流连,他们濯缨山泉,漫步云中,兴之所至,必有吟咏,积涓滴以成江河,形成了庐山诗词文化。据史料记载,有505名文坛巨擘游历庐山,留下了2656首诗词。我虽不才,行至含鄱口,面对此情此景,一时也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含鄱口抒怀》:“含鄱远眺山连天,彭蠡行舟近眼前。畅游匡庐又次之,不题诗作枉子瞻。”
行走在故乡,不仅看见了山,看见了水,更感受到了山水之中的情之所寄、梦之所托,无时不在体验着诗意的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