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罗鑫的头像

罗鑫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4/04
分享

一阵风吹过千户苗寨

我是一阵亚热带季风,不知不觉的吹到了雷公山脚下的千户苗寨。

有一天,我醒来,发现自己随着珠江一起流动。和山川在一起,与珠江缓缓向下流动。吹啊,吹啊!在许多年的沉睡里,在许多年的思考里。

是的,我变成了一阵风,随着珠江滚滚而来。在珠江源,我们沉默了那么久,终于可以敞开喉咙大声喧哗。我从七彩云南的爨乡珠江源而来,他是中国的第四大河,他滋润了珠江三角洲,我们与世界上较为发达的地区广东省和香港、澳门共饮一江水!很久以前,一个名叫徐霞客的远游人来了,把珠江源写进了书里,让它们的名字四处流传。从七彩云南到多彩贵州,一路上,我看到了罗平的金鸡峰,也看到了兴义的万峰林,还有更多奇特的喀斯特地貌。张望的时候,不知不觉随着珠江流到了西江南盘江的支流白水河。一路上,各民族的孩子们一边嬉戏,一边唱着自己民族的歌曲,我知道了,离千户苗寨的脚步更近了,后来隐隐约约的看到了一大片大片的苗族群落,是的,我到了。

我沿着白水河继续吹啊,吹……

天逐渐变黑,我已吹到一个河流的谷地,许许多多苗族聚集群落,到底有几户苗家?一栋两栋三……吊脚楼,三座四座五…雨桥,都数不过来,百户?千户?万户?万家灯火,灯光璀璨,西江千户苗寨变成灯的海洋,西江千户苗寨呈现牛头的形状。一进东门就是一个广场,广场上有一个巨大仿银苗冠,苗族、布依族的阿哥阿妺和游客们载歌载舞,累了在这苗歌声旋律中,我停留在树上,我又睡去了。

第二天,我是被亮光惊醒的。我从树上吹到了广场,看到了很多不同外貌的人,黑头发、黄头发、黑眼睛、蓝眼睛。我看见了白水河上的风雨桥,看见了依山而居的吊脚楼。我还顺着人们远眺的目光看见了,苗寨,晶莹夺目矗立在蓝天下面,真让人目眩神迷啊。人们在风雨桥上,在吊脚楼上,说着不同的语言,来自不同的国家。如今全中国全世界的人都要来西冮,看千户苗寨,看全世界最大的苗族村寨,看苗族的瑰宝。

我记起在珠江源的心愿:也要拥抱一下千户苗寨。我放开声音怒吼,一吹,满耳、满口、满鼻的木香味,那不是木香味,那是中华民族智慧的木香味,那是民族大团结的木香味,那是各族人民奔向伟大民族复兴的木香味!顺着白水河,我来到了街上。五花石的街道上,水流漫溢,洗净了街道。看到了,看到了山上的老柏树,看到了依山而起的苗屋,看见了顺水而去的蜿蜒老街。千户苗寨的建筑就这样依止于自然,美丽了自然。

我穿过了一道又一道风雨桥,吊脚楼。叮咚叮咚,“天干物燥,小心火烛”“啊,这风怎么这么大”,防火员说。我只是想触摸一下苗家的小楼,鸣、呼呼……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吹到了一家叮叮当当敲打着银器的苗家银店。叮叮叮……仿佛在演奏古代的音乐,诉说着苗家银器的故事。千户苗寨是一座露天的博物馆,展览着一部苗族的发展史,成为观赏和研究苗族文化的大看台。这里有远近闻名的银匠村、蜡染村,苗族银器和苗族蜡染全为手工制作,其工艺具有极高水平!

穿上苗族蜡染衣服的游客们挥汗如雨,个个像蒸热的馒头一样直冒白气。这里不仅天热,人情更“热”,优美的歌声,长长的长桌宴,甜美的米酒,招待远方最珍贵的客人,。我不知不觉吹到了中国最大的苗族歌剧院,我一吹进去就闻到了满满的苗族文化,歌声与舞蹈无不在诉说着苗族的故事。苗族人表演的歌舞节目有当地的色彩,华丽的服饰、欢快的歌舞和美丽的爱情故事,苗族古歌演唱,演唱者全是寨中的老人,用苗族古语演唱其史诗般宏大的古歌,涵括万物起源、天地洪荒及辛酸迁徙史等。掌坳的铜鼓舞、方祥的高排芦笙、反排的木鼓舞,就这样,苗族兄弟们唱着、跳着载着愿景,奔向了小康!

傍晚千户苗家做饭时,升腾起的袅袅炊烟,千户苗家吊脚楼依山而建,层峦叠嶂,鳞次栉比。 苗寨五彩的灯光,五彩斑斓,灯光璀璨。吊脚楼的饭馆中,传来人们的欢笑与歌唱。这些人讲着自己所来的远方,他们生活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城市,有着不同样的文化,但在这里,尽情欢歌处,让他们忘记了城市的喧闹与繁杂!

夜静的来到,夜凉如水,累了,头顶上是满天星光。一些薄云掠过月亮时,就像苗寨中,一个银匠,正在擦拭一只硕大的银盘。我知道,作为一阵风,我终于以风的方式吹过了千户苗寨。但作为一阵风,时刻随着风群,一起吹,一起吹,吹向中华大地!

(在二十届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中,荣获得省级一等奖。后转载于《曲靖M》)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