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刘晓利的头像

刘晓利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10/30
分享

寻迹人祖山


刘晓利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在滔滔黄河水流经壶口瀑布之东,在吕梁山南麓,有一座古老的大山傲然挺立了千年,千年的传说,千年的亘古。吉祥之州,人祖之山,人之始祖之根脉……

                      ——题记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说过女娲补天与伏羲的传说,她们是人类的始祖,在那个特定的年代,伏羲与女娲在人祖山上耕种、捕鱼狩猎、训化禽兽、击打燧石、钻木取火,艰苦的生活着……

我也听说过一些流传于民间的娲皇庙与伏羲大帝庙的故事。练五彩石补天、捏泥土造人,伏羲观天象,测星斗,构历法,创立先天八卦,领导石器变革,点燃农耕文明的火种开创了人类文明史与婚育史。那些山川河流,因为他们曾经在这里生存,而具有的寻访的意义。

我所知,人祖山全国唯一一座以人类始祖命名的山,这里曾是女娲与伏羲的出生与生活的地方……

人根之祖,在吉州”的民谣唱响了沉睡千年的远古文明,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著《水经注》有载:“河水南经北屈县故城西,西四十里有风山,上有穴如轮,风气萧瑟,习常不止,当其冲飘也,略不生草,盖常不定,众风之门故也。”

有曰:众风之门,人祖山上。人祖山又名风山,位于吕梁山脉南麓,黄河中游的吉县。

人祖山,作为人类文明最早的发源地,更是华夏文明的肇始,一座海拔1742.4米的山,不算高,而一座座寺庙站立在这样的高度,却有了耐人寻味思的味道。山中庙宇约达200处,其最负盛名的是建有“娲皇宫”和“伏羲皇帝正庙”的人祖庙。

是一种怎样的力量,让人祖庙屹立在一岭、三山、一梁之中?绝壁千仞,奇峰林立的峰峦,阻止不了朝圣者的虔诚之心。

我从吕梁山而来,怀着一颗敬畏之心来寻找生命之源。

致谢山西省社科院诗歌研究中心主任东林老师,我有幸受邀作为吕梁诗人来到了人祖山参加——中国新文学学会诗歌分会暨年会“百名诗人咏人祖”采风活动。这是我第一次来人祖山,心里充满了期待和兴奋。

 627日在太原南站坐动车到临汾西站,转坐上了人祖山景区的接送车。从临汾市区到人祖山景区,一路上天公作美,细细的小雨滋润着这片土地,为炎炎盛夏去除酷暑,风从远方吹来,阵阵凉爽。抵达人祖山景区时已是暮色时分,云雾在树木间萦绕,高大参天的古树在不远与风和鸣,涛声阵阵,鸟鸣瞅啾,清冽的空气沁入我的肺腑,顿时为我们扫去一路上颠簸的疲倦。

饭后,漫步于“瑟湖”,一块岩石上篆着“伯牙弹琴——六马仰秣……”的刻文。岩石的背后,是宽阔的湖面和在湖水里自由浮水的鸭子。雨中的湖水,泛起点点涟漪;放眼远山,满眼葱绿,雾霭暮气,山涧秀丽迷人,徜徉在小湖边,使人心旷神怡、如痴如醉,流连忘返……

我们被安排住进 “忘忧山庄”窑洞宾馆的三层B区。窑洞周围,山峰突兀,溪水涓流,山幽谷深,群山环抱,环境优雅。窑洞梯次设计,错落有致。三层A区墙洞门有诗联,左:一路上顶礼有作谨拜人祖必须慎终追远,右:方知壶口何以倒海惊雷万年来川流不息,横批:幽兰。三层B区墙洞门有诗联,右:进窑来睡一觉梦中回味风景这边独好,左:出洞去行十里眼见才知秀色前面更多,横批:红梅。燕京徐同题。在这里我遇到了我的舍友,来自延安的左艺老师与湖北的萧小玉老师,三天的采风活动短暂而美好,她们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让我满怀感动。

入夜,各种不知名的野鸟在山林间啼叫,淅淅沥沥的小雨在小石子上为我们弹奏着忘忧曲,一夜琴瑟之声入梦,在忘忧山庄之中,我忘却了生活的烦忧……

628清晨,雨声停歇,我们乘坐中巴车一路往西南驶去。主办方为我们安排了最好的导游讲解员杨才良师傅,一路上,他对人祖山做了概略的介绍,用《南泥湾》的曲调,填词演唱《人祖山好风光》,他为我们表演了他的原创快板《点赞人祖山》 自然、流畅而亲切的表演表达了出了他对人祖山的深情和挚爱……

“人祖山是神圣的山,女娲伏羲住上边;天造地设奇秀险,山势雄伟又壮观;神奇、神秘又神圣,是中华文明第一山;中华文明在这里起源,这里有我们的老祖先……”

经过30分钟车程,车子在人祖庙山脚停下,在冯彦山教授的讲解中,我们边听边攀上左边的一条小路。上山的路上一片湿润,空气清冽,沁人心脾,整个山林间云雾缭绕,生长着很多参天的古树,古树上系上了很多红色绳带,来此登山的人们许愿祈福,一条蜿蜒曲折的石台阶小路,延伸到了云深之处,我用脚步丈量着我与人祖山的距离,一步一个深深的脚印,心怀虔诚。山间各种鸟鸣起伏,不时有野兔与褐马鸡出没,整个人好像置身于仙境一般……

沿着崎岖的山路,我们来到人祖庙大门前,映入眼帘是用片石磊起的约两丈高的一圈防御屏障。顶部是墙垛,腰间留有规则的射击孔。据说,这是抗战时期构筑的工事。我们径直门洞进入院子。它的正面,即坐北向南是娲皇宫,里面供奉着“女娲”的塑身。院子的右面,坐东向西是“伏羲殿”,这里供奉着伏羲皇帝。  

沿着“娲皇宫”和“伏羲殿”的中间即东北往后走,就是“人祖庙”。

在娲皇宫前,我与女娲娘娘对望,从她慈祥的面容里,我感到了先祖的爱。我相信,我不仅仅是她十指拿捏的一块黄土,我分明与女娲娘娘有着血脉相连的亲近。

女娲,古神女而帝者;伏羲,三皇之首,百王之先。

面对人祖,我心血澎湃,思之心伤,睹之泪奔。其东侧,是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源。庙门的侧面,悬着人祖庙出土、经201218日北京大学(ams)碳——14测试的距今6280年“人头骨”报告。这一结果,是女娲从神话传说走向现实的人,也奠定了人祖山丰富、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旅游资源。  

庙门前,是一块和山一体的巨石,其身“苔藓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眼帘里”。岩石上,是人面蛇身、女娲头顶“五彩石”的造像。其前,是天然的圆形和方形石窝。据说,这是“天圆地方”的寓意。远眺,氤氲缭绕,淡淡的雾霭,轻轻缠绕在山巅,烟尘缥缈,薄如蝉翼。若在女娲石上观天,似乎近在咫尺。也因此,才有了“女娲补天”的传说。  

绕行庙后,和山岩浑然连在一体的是一尊就地取材凿刻的石龟。其后,是一石碑。碑文因风雨剥蚀,文字漫漶,已看不清是何年何月何日的碑记。  

过石龟,右转下台级,我们踏上了一段奇险的山崖栈道。它壁立万仞,层岩叠嶂,脚下是用木板搭建成的一条小路,栈道内侧镌刻着十八罗汉。岩画人物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中间,还安放着几尊神灵。这里,就是悬空寺。  

攀上,又进入主庙院。从西边低矮的石拱门进去,左转经一座小庙前,攀爬木梯而上,踏上了抗战时期修筑的工事,犹似旧时御匪的山寨。迎面,是一片开阔的丛林。居高临下,全在视线以内,一览无遗。沿壕沟往前,便是一座坚固的碉堡。往下,又是悬梯。最底层是暗道和弹药库。真是,进退自如,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态势。  

返回停车场,向前约30米右拐,就是抗日烈士纪念碑。1938年,晋绥军66206431团,为掩护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部和山西省政府机关、学校数万人西渡黄河,做战略撤退,与5000日军于人祖山激战两昼夜,牺牲127名官兵,赢得胜利。因此,这也成就了人祖山的抗战文化。  

再往西南,一个山坡下去,便是“金,国子监祭酒及刑部尚书内翰冯延登的衣冠冢”这是人祖山文化的扩展。迁徙内容的左联,仁者之勇兮决以刚;右联,身已灭兮名盖光。墓冢的正门两侧,左联,杀身许国称忠勇;右联,取义成仁乃圣贤。足见人祖山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远。      

耸立于山顶的女娲庙与伏羲庙中有很多那个时代珍贵的资料,石器,壁画以及一些特殊的文字符号等,为考古提供了很珍贵的资料,也能通过旅游产业,进行宣传以及招商引资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是上帝的造化,还是冥冥之中的某种默契?卧云台、伏羲岩、娲皇相依石、狗头山、驼峰桥、伏羲观天石等,增添了人祖山鬼斧神工无可言说的妙景。在这里,有太多与生命有关的字眼,造华坪、育子崖、滚磨沟、穿针梁、合烟崖、洞房沟等,一个个充满了人间烟火味、又无比温暖的名称,让我找到了人类根之源。

在这里,我找到了古老,找到了传说的根源。女娲的创造,丰富了民族漫长的精神世界,造人类、造万物,斗灾难,给了中华民族坚强的内在力量。

从此,我的心中便有一座顶天立地的大山:人祖山!

629日上午,我们抵了达壶口镇看壶口瀑布,浩浩荡荡的黄河,一路奔腾不息,在到了壶口时激起了万千波澜。黄河让我思绪万千,让我心肠澎湃,有一种力量在我的心中升起,我当即就在手机上写下了一首诗歌《壶口瀑布》 简短的文字无法表达壶口瀑布所带给我的那种深深的震撼。我不是第一次见到黄河,在吕梁临县碛口二碛处观黄河与临汾壶口瀑布观黄河有着很大的区别,因地势的不同,黄河所呈现出的浩荡也有天壤之别。

630日上午,我离开了人祖山,临别之际,心中有太多的不舍,因为时间有限,我只能匆忙的一观,人祖山很多地方没有去一一寻访,这成为我心中的一个很大的遗憾,作为华夏儿女,女娲的后裔,我一定会再来……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