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迎着和煦的春风,刚刚退休的我,受老同事邀约,走进了曾经无数次去过的那所桂花飘香的学校——雨湖区金陵华银学校。
走进校园,洁净、舒适的美景令人眼前一亮:一棵棵绿植枝繁叶茂,郁郁葱葱,给偌大的校园增添了勃勃生机,特别是那棵绿盖如伞的大桂花树,更是在春光中展现出迷人的风姿;标准化的篮球场、红绿相间的塑胶跑道、三四个乒乓球桌,课余时间,学生们乐在其中;教师办公用的桌椅规整、漂亮,老师们全神贯注地在备课、批改作业;体育及科技实验用的器材应有尽有,教室里早就“鸟枪换炮”了,将电子白板轻轻点开,所需要的各种知识会立即出现在你面前,方便快捷;音乐室里,钢琴等多种器材为学生带来了无限的愉悦和乐趣;图书室里,学生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开阔了视野,丰富了脑袋;漫步在校园,呼吸着新鲜空气,耳听着琅琅书声,面对着朝气蓬勃、状态极佳的师生,身为雨湖教育人,又是曾经在此工作多年的教师,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站在空旷的大操场里,我环顾四周,学校的“蝶变”历历在目。
一
金陵华银学校原本叫金陵学校,用当地村民们的话说,是他们辛辛苦苦一块砖一块砖砌起来的,学校凝聚着村民们的汗水,更承载着他们的希望和梦想。金陵学校创建于1956年,地处湘潭市雨湖区姜畲镇姜畲村蓑衣组,是一所村办完小。因为学校建在原来姜畲区政府(撤区合镇以后,姜畲区政府成了姜畲镇政府)附近,地理位置优越,学校前面有湘黔铁路穿村而过、校门外十几米处,还有国道320通向祖国的四面八方,国道上的城乡公交络绎不绝,坐公交车十几二十分钟就可以到达湘潭市的每一个角角落落,十分便利,村里的孩子,乃至于邻近村都有学生到金陵学校就读,最红火的时候,学生达到了近三百人,6间教室挤得满满的。
2008年,组织上调我到姜畲镇任中心校校长,负责全镇十几年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秋季开学的第一天,我到金陵学校检查,迎接我的是两扇油漆斑驳的大铁门,还有那泥泞不堪,通往校门的道路。见此情景,我不由得眉头紧锁,校长曾告诉我下雨天不穿长套鞋是进不了校园的,看来是真的。
在学校阳雪花校长的陪同下,花了也就几分钟的时间,便将整个学校看了个遍:学校内仅仅有二栋楼房,一栋是前几年新修建的三层教学楼,教学楼修好以后还不到一个月,20世纪70年代建的那栋旧教学楼就被鉴定为D级危房,为了安全起见,学校将旧教学楼用围挡围了起来,并设立了几块“危房,严禁进入”白底红字的醒目警示标牌。小学生活泼好动,调皮捣蛋,课间玩耍、捉迷藏,一不留神就闯进了危房,学校不得不派老师轮流值班,好在老师们都很负责,这么些年来,也没有出校园安全事故。
由于场地有限,教师办公室、食堂只得临时借用金陵村村部的几间简陋的办公室,学校的厨房只好设在危楼一层内一间唯一不漏雨的房子里。就餐时,师生时不时地会在饭菜里面嗑出砂子来。
随着附近几所学校省级合格学校的创建成功,漂亮的学校、完善的设施设备、加上优质的师资,金陵学校的一部分学生纷纷舍近求远,转学到周边学校就读,金陵学校学生人数由300多一下子减少到了不足200人,6个年级6个班,不得不全部挤在这栋仅仅有的6间教室里新教学楼里上课。
站在校园里那棵枝繁叶茂的桂花树旁,环顾破破烂烂的校园环境,交谈中,我和阳校长的眉头就未曾舒展。
从学校回到中心校办公室,一路上,我的心里一直想着改造金陵学校校舍的事。经历了一夜的辗转反侧,直至东方天空泛起鱼肚色,我起床简单收拾一下立即便驱车赶往教育局,敲开了教育局局长办公室的门,将一份改造金陵学校校舍的申请报告递了过去。
二
2012年,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我接到通知,说是上午有上级领导到金陵学校视察,听到这个消息,我不由得心里一喜,顾不了吃早餐,就往金陵学校赶去。
走进校园,那棵茂盛的桂花树上,几只喜鹊冲着我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喜鹊叫,喜事到,老百姓称喜鹊为报喜鸟,工作这么多年了,今天第一次在校园里听到喜鹊叫,而且是好几只喜鹊围着叫,是不是真有喜事降临?我激动地思忖着。
“什么风把大校长又吹来啦,请到办公室里坐!”在简陋的办公室门前,与刚刚在校门口迎接完学生的阳校长相遇,阳校长笑着跟我打招呼。
“不坐了,我们到校门口去迎接领导吧,估计学校改造的事有戏。”我满脸堆笑地对她说。
“那就好,我太高兴了。”阳校长高兴得差一点要跳起来了。
我和阳校长转身朝校门口走去,迎面便遇上了雨湖区人大组织的人大代表视察团一行人。
“这是区人大代表、华银酒店的老总付锡文,他就是你们姜畲人……”同行的人中有几个教育局的领导,走在一群人前面的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徐秋良连忙重点介绍着其中那一位“特别人物”。
“坐就不坐了,我们还要去别的地方看看,你带着代表们看看学校吧,记得把希望建一栋新教学楼的事说一下。”徐秋良主任好像早就知道我们的心思一样,还不忘用眼神示意我们把重心放在付总身上。
“孩子们现在在哪里读书?”付总在危房前驻足良久,满脸焦虑地问。
“目前只好挤在那栋新楼房里了,那栋楼只有6间教室,老师们只得挤在村部办公。”阳校长上前一步,面露难色地介绍着。
站在危房前,付总沉思了好半天,最后他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华银酒店捐建一栋教学楼,让金陵学校的老师们、孩子们有一个好的工作和学习环境。
后来,付总告诉我们:站在危房前,他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及求学经历在脑海里放起了电影:他祖辈是传统的农民,在父辈六兄妹还小的时候,爷爷就去世了,奶奶用自己单薄瘦弱的肩膀独自撑起风雨飘摇的家,那时的日子过得非常艰苦,父母亲前两胎生的是女孩,1973年才生下儿子付锡文。即使生活困难、窘迫,但在子女教育上,付家却十分重视,祖辈都以仁孝施教,家风淳朴,一家人心地善良,乐善好施。家里的生活再苦再穷,却总是以一颗滚烫的心对待他人,尽一切力量去帮助更苦更穷的人。在这样的家庭长大成人,付总从小便知寒恤苦、孝敬长辈,骨子里更蕴含着勇敢、执着和刚毅的力量。
《孝经》有云: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理顺,莫善于悌。创立“华银”的第三年,也就是2004年,付总就发起成立华银爱心基金会。基金会以弘扬传统孝道文化、开展公益活动、提高全民素质、帮扶弱势群体为宗旨,通过加强公益慈善研究、发展公益慈善事业、培养公益慈善人才、倡导公益慈善理念,致力于构建一个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慈善价值传播平台。2004年至2017年,华银爱心基金会精心策划和精准打造六大公益项目,在扶贫助困、助学、致敬抗战老兵、致敬环卫工人、孝文化节、华银救援队等公益事业上共计投入2000余万元。2017年,为响应党的十九大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华银爱心基金会更名为“湘潭市圆梦基金会”。
成立华银爱心基金会的第一年,付总手里没有贫困生信息,他跑到湘潭县教育局,拿了份名单,一口气发放15000元资助了10名学生。其中乌石镇有个8岁的小孩让付总印象深刻:孩子父亲在她出生前去世,母亲改嫁,一直是70多岁的爷爷在照顾她。付总说:去她家的时候是热天,孩子却还穿着棉鞋,屋子里味道很重,前去的一行人帮着老人做家务、搞卫生。临走前,爷爷从储藏粮食的山洞里拿出几个红薯、白薯和橘子给大家,白薯是吃了一半的,橘子也发了霉,但这是他们家最好的东西了,几个人把东西拿在手里,感动得忍不住流下了眼泪。从那一年起,付总和他的“华银爱心基金”一直帮助着这老小两口,孩子初中毕业后还为其安排就业,目前,这个小女孩正在华银公司旗下的华银花业苗圃里上班。
谈起受助的孩子,付总如数家珍。和乌石小女孩同期受助的还有一对双胞胎兄弟,一场车祸夺去了他们父亲的生命,母亲也因此受伤,兄弟俩由奶奶照顾。得到付总的帮助后,两兄弟顺利地成长、求学,现在他们一个在大连,一个在武汉,正在读研究生。说到这里,付总难掩自豪的神色:“这两兄弟真的非常懂事,考上研究生后主动向我们提出要放弃受助名额,他们说他们现在长大了,有能力自己赚钱了,要把机会让给更需要帮助的人。”
三
“大校长,不好了,学校后面的山坡坍塌了。”就在付总捐建的金陵学校教学楼项目启动不久,一个风雨交加的午夜,一阵紧似一阵的手机铃声将我从睡梦中惊醒,我拿起手机,听筒里传来施工方许老板焦急的声音。当时,我是镇中心校校长,这所学校的改造项目甲方负责人,许老板是教学楼后面附属护坡工程项目的施工方老板。
当日下午,护坡工程就发生了小面积塌方,区教育局负责人、工程监理,以及施工方一同察看现场后,认为没有其他问题,当即一起制订了整改方案,临走时一再叮嘱注意施工安全,我们前脚刚走出校门,施工方的挖掘机后脚就开进了校园,谁都没料到会出现这么个情况。
“人没有事吧?现场施工的那台挖机呢?”接到电话后,我的第一反应就是人和物的安全。风雨交加,又是午夜,不可能有人在施工现场,但下午正在施工的那台挖机呢,是不是被埋在泥土里?稍微平复一下情绪,我马上询问许老板。
“晚上没人施工,人肯定没有事。那台挖机我们收工的时候,就开到了安全的地方,没有半点损失,您这个可以放心。”许老板在电话里安慰着我。人和物都安全,我一颗悬着的心刚想放进肚子里。
“但坍塌的面积很大,连坡上的那一栋仓库也塌了一大半。”许老板紧接着又补充了一句。
“什么?那个仓库坍塌了?里面没有人吧?”听他这么一说,我的心又提到了嗓子眼。
学校开始改建时,我们就对周边进行了详细的现场勘测,学校后面有一个3米多高的陡坡,陡坡上有一栋仓库,因为年久失修,仓库破败不堪,早已废弃,里面只是存放着一些杂物,不知多少年了,也没有人理落,便成了鸟雀、蜘蛛们的天堂。
“有什么人咯,鬼都没有一只。”印象中,许老板矮矮的个子,古铜色的脸上放着黝黑的光亮,一开口就是高喉咙大嗓门,与人谈话,就像跟人吵架似的,三里外都能听到他的声音,刚与他打交道,我还真有点不习惯,交道打久了,自然习惯了。校园里,我时不时地提醒他小点声小点声,莫影响了上课的小学生们,每当这时,许老板总是嘿嘿地笑,自我揶揄道:“哥呃,我习惯了呢,我声音小了,工友们不听见。”
“没有人那就好,但也是一件麻烦事,仓库的主人要是找上门来索赔财产损失,怎么办呢?”想到这个情况,我就头疼起来,这所学校的建设,从一开始就经过了许多波折,要是这里又出了问题……我不禁眉头紧锁。
“只是坡坍垮了,坍塌下来的泥土要迅速清除出去,迅速与仓库的主人取得联系,处理好仓库的问题。”我在电话中简单地向许老板交代了一下后续初步处理建议,挂了电话后,我立即报告局里相关领导,又迅速驱车赶往学校工地。
“还好,没有人员伤亡,财产也没有受到什么损失。”我与局领导同时到达学校,想不到的是,捐建教学楼的付总也连夜赶了过来,刚下车,许老板就打着手电迎了上来。虽然工地上泥泞不堪,到处一片狼藉,但看到人员、财产平安无事,望着黑漆漆的夜空,我们都长长地吁了一口气。
“迅速组织力量清除泥土,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砌好护坡。”局领导指着堆积如山的泥土,作出了重要指示。
“你们抓紧时间完成护坡工程,你们一完成,我们的施工队就进场,我们一起努力,确保暑假过后按期开学。”此时的付总眉头舒展了,也当着局领导的面表了态。
“学校建设我们应该支持,要什么赔偿?这个坡这么高,希望砌好护坡,确保师生安全。”几天以后,我们找到仓库的主人,走进门,情况说清楚后,令人惊讶的是,主人不但没有提出一些非分的要求,而且还表示会大力支持学校建设工作。
2012年9月1日清晨,朝霞万道,亲吻着广袤的金色田野,迎着清新的泥土芬芳,320国道上车水马龙,人们经过雨湖区姜畲镇金陵村(原名)地段时,一束束反射光吸引了人们的眼睛。
原来是“雨湖区金陵华银学校”的牌匾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金陵华银学校,是不是原来的金陵学校?”来往的人们都禁不住问。
“金陵华银学校就是原来的金陵学校。”附近村民肯定地回答。
“为什么要加‘华银’两个字,是不是与华银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有关?”
“确实与华银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有关系,学校新建的教学楼就是华银付锡文董事长捐资捐物150余万元建成的,你看,‘金陵华银学校’的牌匾还是我们村民集体赠送的呢。”
“华银教学楼建成以后,我们学校比城市里的学校还漂亮,学生迅速回流,目前我们学校人数在逐年增加,教育教学质量一直名列全镇前列。”现任校长冯学锋笑着告诉我。
在春光普照的校园里,回头看着升旗台上高高飘扬着的五星红旗,红旗下是肆意奔跑、嬉戏着的孩子们,我心中涌动着一股股暖流和无尽的敬意及感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教育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金陵学校的变化只是农村学校发展的一个缩影。在乡村,一座座朝气蓬勃的学校新面貌正经历着美丽“蝶变”逐渐展现在我们眼前,相信农村的教育事业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在一代又一代热爱教育、投身教育的教育人的潜心耕耘下一定有更大的发展,一定会更加辉煌!我们共同期待着教育的春天中那彩蝶飞舞的繁华盛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