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群
散文的“散”,不可望文生义为“散漫、任意”。散文之“散”,只是一种表达方式上的特点。散文可以随便洒脱一些,不拘谨不自封。说明它与诗歌、小说、戏剧等文体的不同。对于散文,读者因其喜好、文化积淀和欣赏习惯约定俗成了自己的鉴赏标准。
我阅读过一位名家写的散文理论文章,把散文归纳为三重境界:一是“形不散神不散”的小境界。就是运用排比、对仗等手法,使作品十分精致,而主题凝一。古代的骈文是“形不散神不散”的代表,如冰心的《小品二章》等;二是“形散神不散”的中境界,杨朔、刘白羽为代表,如《荔枝蜜》《雪浪花》等;三是“形散神散”的大境界,是“无所顾忌”、“天马行空”的散文。如贾平凹的《定西笔记》,余秋雨的《文化苦旅》等。
读一些大作家的散文,看似漫无边际的闲笔,随心所欲的表达,因为来自生活的本真,内心的感悟,但细细品味都有一种醇厚的味道,其实就是一种境界。我自己认为无论什么境界的散文,都离不开主题、语言和创新。无主题不知所言何物?无语言再好的主题无以表达。无新意散文千人一面,没有味道。
一.关于散文的主题,我有两个方面的体会(纯属个人的看法)
1.散文主题要切近生活。
散文一定要写得”真切”。如刘亮程《月光里的贼》,其描写之真让人认为作者是一个贼,写的是自己做贼的经历,我当时就想,刘亮程是不是做过贼?如:
整个村子睡着了,总要有人醒来做些事情。月亮在喊人呢。贼一般不选择月夜里行窃。但月亮让贼睡不着。贼睡觉时手都放在被窝。贼的手一见月光就醒来,不由自主地动,整个身体跟着醒来。贼睡不着时,不会像其他人老老实实躺着,手不愿意,痒得很,身体被手牵着走进月光里。这样的月亮地,不太适合行窃,贼就在月亮下走,到一个门口,轻轻推一下,眼睛贴门缝往里望,再趴院墙上,脚踮起来探头看,看见一个好东西,看到眼睛里拔不出来,翻墙进去。结果被发现。大月亮,贼躲藏不了,只有跑。
跑的方向有几种,一是向着月亮跑,影子拖在后面,抓贼的人踩着影子追,影子就像牲口拖在后面的缰绳,贼很难跑掉,但还是要跑,跑到月上中天,影子越来越短,最后回缩到自己脚下,抓贼的人抓不到影子,就有逃脱的机会……
又如李娟的《羊道三部曲,《羊道:春牧场》,《羊道:深山夏牧场》,《羊道:前山夏牧场》,写游牧民族以羊为家,与大自然相依为命,充满了艰辛、苦难而自有乐趣和尊严的古老生活,再现了哈萨克民族在阿勒泰的游牧原生态生活,令人感动。
再如史铁生的散文,处处都感受到生活的真切,令人深思。
2.散文有担当意识。
写散文的作家都了解中唐时期韩愈等古文运动诗人提出的“文以载道”的主张。“文”像车,“道”像车上所载之货物,通过车的运载,可以达到目的地。“道”不能理解为政治,而是是要表达思想、阐明道理、也可以说是哲理,正义,风骨等等。说明散文要有担当意识,要有社会责任感,尤其要反映对社会底层的关怀,对人性的关注及道德、责任、怜悯、牺牲等等,是对人类善良完美走向的担当。
习主席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要求文艺工作者“应该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通过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文艺工作者要自觉坚守艺术理想,不断提高学养、涵养、修养,加强思想积累、知识储备、文化修养、艺术训练,认真严肃地考虑作品的社会效果,讲品位,重艺德,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他还说“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
我们也看到现在有许多网站写色情恐吓、荤段子、调侃、打趣、恶搞、嘲讽、低级媚俗的取悦读者感官的、忌哗众取宠的作品,这不是“接地气”,没有弘扬正能量,只能误导社会,误导国际对中国人形象的认知,遗害下一代。为什么这些文化还拥有市场?因为有些读者缺少鉴赏能力,没有拒绝垃圾文化的智慧,反而接受引诱,为其提供了消费市场。文艺作品就是引导读者和观众道路的路标。作为读者和文学爱好者,要自觉靠近民族文化真善美精髓的作品,接受张扬社会正能量的作品。作者和读者,演员和观众是互为依存的一对文化载体,二者都要有担当意识。
写散文的人要热爱生活,更要善于敏感生活,不仅写自己看到的,还要用第三只眼睛看到别人看不到的。我在写《墙脚那棵芭蕉树》,别人写芭蕉树的外形以及对它的赞美之情;我写芭蕉树不与花园的其它树木为伍的超凡脱俗,所以经历了被花匠两次砍断,最后一次被连根挖掉拉走的遭遇。以物喻人,写的是某些有才能的人,不会巴结和谄媚,遭遇排挤和打击报复的现象;也可以有另一种理解,暴露教育制度的缺陷,对特长生的歧视。(文章结尾:在风雨迷离的江南,这棵令我多次伤感的芭蕉树,从此在我的视线中消失了,但那抹淡淡的黄和旺盛的绿留在我的灵魂里生根发芽,我想,它也许被栽倒了一个更大的庭院里,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也许被栽到了植物园里和众多的树木做了毗邻,它到了一个更广阔的天地,在一片属于自己的空间里无拘无束,自由呼吸,自然成长,开花结果,彰显它原本的高大秀颀和生存的价值,呈现出生命的美!)最后的落脚点是光明的,散文写作可以歌颂真善美,也可以鞭笞假丑恶,但不能抹杀读者对未来的希望和向往。
二、散文的语言要有诗意有新意
张承志说“我是一名至多两年就超越自己一次的作家。我是一名无法克制自己渴求创造的血性的作家。我用十年功夫磨炼了自己的语言。”(《语言憧憬》)197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者希腊诗人埃利蒂斯曾指出:“无数的景象使宇宙闪闪发光,也构成了一种未知语言的章节,而这种语言要求我们选词造句,作为一种。”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中说过:“这种在常用的词汇中见出变化的用法,可以使语言显得格外的堂皇美丽。这是很好的。”从这些话中,足见语言对于一篇文章的意义。
散文的语言难度在于用最平常的话说最打动人心的事。无论典雅温婉还是诗意深刻,都要保持散文的固有特质。散文的语言贵在形象灵动。要给读者美感享受,散文理论家佘树森说:“散文的语言,似乎比小说多几分浓密和雕饰,而又比诗歌多几分清淡和自然。它简洁而又潇洒,朴素而又优美,自然中透着情韵。可以说,它的美,恰恰就在这浓与淡、雕饰与自然之间。”散文的文采,是一种洁净与流畅的美质,像流水一泻千里,这样最容易吸引读者。如果写得干瘪枯燥和寡淡无味,谁还有耐心去读呢?
我写散文时就在语言上做了三个方面的尝试。
1.灵动的描写引发发散思维,使文字富有立体感,展示一个三维空间。
A.运用发散思维使相似的景物变换着角度展示她们的美,给人以不同的发散想象。
我在《朝烟夕岚待月夜》写早晨的西湖:“第一束晨光刚刚扫描湖面,西子姑娘正待梳妆,美轮美奂的肌肤就在这晨光浅淡里时隐时现,挑逗任何一束爱美的目光,薄薄的,软软的细碎小波轻轻敷上她白皙细嫩的脸庞,偶尔一尾鱼儿跃出湖面,泄露了西子撩水洗脸的秘密,隐约的轻梦似的晨雾笼在她的发髻,薄如蝉翼。”
我在《周庄水韵》这样写道:“水巷是周庄的血脉。时而细细瘦瘦,像赵飞燕舞动的玉臂,时而宽宽敞敞,像杨贵妃扭动的臀,时而晃晃悠悠,像西施柔曼的细腰,时而沉沉稳稳,像王昭君迈向塞北的脚步……周庄的轮廓在夜色里隐去,留给我们的是一部仕女图。我不知道此刻是在欣赏大自然的精美的造化呢还是欣赏中国仕女飘动的水样画卷?(借用古代仕女图写水的动态美。)
我在《那片古典的菊花》这样写山地:
山村的秋如纯洁的少女忽闪着明净的眼睛。红叶点点微笑在盘旋的路上,山风携着果实的味道直沁入我的魂灵。七八只鸟雀从田野飞起,从我头顶一掠而过,在空中列成一个队形飞进林梢。一只孤独的麻雀在路旁的柿子树上,尖尖的嘴啄着红红的软软的甜蜜,它打了个趔趄,枝头掉下了一颗熟透了的柿子。田埂的向日葵含情脉脉地注视着阳光的眼睛,传递着爱的金黄。稻草人披着红色的短衣,以哲学家的神情和姿态,沉默不语,似乎在静静的思索秋天的梵高。
B.运用发散思维和诗意语言再现这一诗意的环境,力争给读者美感享受。
我的散文《四明山写意》第一段:
你半锁深闺,轻描古典的美,清澈的眼睛还没有被爱情阅读过,你独守原生态的韵,音容笑貌悦活着清纯,朴拙的裙裾裹护着一身清白。你轻脚慢步,生怕惊动了大山的沉睡,曼妙的腰肢缓缓柔动,银质的铃铛在你的裙带上摇出轻妙的山音,你伸着懒腰,揉揉惺忪的眼睛苏醒了,那粗布生丝绣成的花边粘上了第一缕阳光,正从上世纪的野山深处小心翼翼的弹动着真丝手工绣花鞋向我们轻盈的走来……
2.综合运用修辞手法。(比拟、通感的手法,为语言优美生动增色不少)
我很喜欢读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文中两句典型的句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句写月光下满塘的荷,既看到宜人的花色,也就必然会嗅到沁人的花香,“缕缕清香”,能让读者真切的感受到,是很难的,但作者以歌声设比,用时断时续若有若无的远处的歌声,这样易于体味的听觉感受,唤起读者的嗅觉体验,把两种感觉沟通起来,这种易感修辞手法的运用,就是通感。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这句写出淡淡的月色和树影之间有明暗的变化,但明与暗溶进溶出,不着痕迹,没有明显的界限,从不均匀的变化之中又透露出某种内在的和谐,这种视觉的感受,怎样使读者体味到呢?作者用梵婀玲奏着的名曲来比喻,于是这种光与影的和谐化为耳边悠扬的旋律,读者凭借对优美乐曲的想象去领略月色之美。还有“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春意闹”就是通感。这是宋祁《玉楼春》中的名句。兼用通感和拟人两种修辞格,用拟人的手法勾连起两种相通的感觉; 用通感把杏花的无声的姿态和色彩说成好像有声音的波动,让人在视觉里获得听觉的感受。 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因为红杏是物,不可能有人的行为,而富于它人的行为 清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盛赞其“这一‘闹’字而境界全出”,认为因用了一个“闹”字而充分表现出了春天的境界。 其实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就常常运用通感,它生发出种种奇妙的效应与审美享受,不过又往往被人们所忽视。例如人们要形容一个女子的美丽动人,就用“秀色可餐”,在这里,人们在观赏女子时将视觉(秀色)与味觉(可餐)联通起来,让我们对女子之美的感觉更真切﹑更直观,别有一种滋味在心头。
通感修辞格又叫“移觉”,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文学艺术创作和鉴赏中各种感觉器官间的互相沟通。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等各种官能可以沟通,不分界限的一种生理、心理现象。在通感中,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如说“光亮”,也说“响亮”,仿佛视觉和听觉相通,如“热闹”和“冷静”,感觉和听觉相通。用现代心理学或语言学的术语来说,这些都是“通感”。
例如我的《剡溪·古镇》中的句子“在古镇人和人,人和动物,甚至动物之间都是这样和谐自然。猫儿弹拨时间的琴弦,狗儿叼弄唐代的瓦片,松鼠赖在阳光里啃悠闲。”(时间和悠闲在猫儿的弹拨和松鼠的啃中具有了形象)
又如我的《倾听鸟鸣》是这样写鸟鸣的:
突然一声脆鸣划破了长空,谁家勤快的画眉把黎明从灰暗里拽到我窗口,那灵巧的舌簧弹动着曼妙的音符,如甘露纯洁、晶莹、清新。那音符愈来愈低,愈来愈细,渐渐拉成一缕细丝,飘到浅淡的光亮里,飘呀,飘呀,飘向遥远的天际,最后缓缓地隐去,和晨光融为一体……(从视觉写听觉)
这时我打开窗户,清新的气息扑鼻而来,我贪婪地吮吸着,目光追寻着桂花林那鸟儿的踪迹。一阵“啾啾啾儿——”的声音响了起来,我侧耳细听,那声音由低到高,由近到远,像抛向云天的彩虹,忽而胀得满满的,直通苍穹,忽而拉得匀匀长长的,像一道长桥,似乎把天宫的清音流泻到地面这翠青碧绿的树叶里,树叶在这天地鸣和的音韵流动中得到清洗,桂花树也有了来自太空的灵韵,愈加嫩绿…(从视觉写听觉)
再如,我在《湘湖情思》里有这样一段:
“吴王,范蠡,祖国,敌国,如一团乱麻剪不断,理还乱,在心底纠结绕缠……思念的悲歌只能在心底浅吟低唱,虚假的附会还须笑声朗朗。一切如万箭穿心,让她柔肠寸断,乱世的利刃把她的心一刀一刀割得支离破碎。她无法选择,残酷的现实,肩负的使命让她无从选择。多少个静夜,她倚在窗前,隔着深宫重门,对着天上一轮明月,不知今夕是何年,月还是那个月,人隔着万水千山,月的明眸冷冷地望着她,月光撒在她的泪光里,流成一曲瘦瘦的乡愁。…(从视觉写感觉)
3.练词,词性活用让散文的语言出彩。
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形容词“绿”活用为动词,“吹绿、拂绿”。
西部散文作家、学院派作家,诗散文作家淡墨,他的语言几乎字字珠玑,句句新奇,很多句子是词性的活用。淡墨写山谷:“山谷静静的。阳光像小猫的舌头,无声地在舔森林中那帧湖泊”,“蓝天把白云写成鸽子,开不败的山花是山谷永远不会消失的微笑。阳光嫩嫩的撒在草地上,悠然的鹿群有如美女步……一个个美丽的蹄子溅起一朵朵美丽的音符”,“蘑菇顶着伞从雨季走来,蒲公英被一阵风吹瘦”(淡墨《人与山谷》);“岩石是未被抚摸过的雕塑,小鸟啄不破山谷里的天籁,过往的风偷不走这里的神秘和幽香……(淡墨《渐行渐远的马帮》。
我的散文集《若水如诗》中的许多文章尝试了这种方法。
散文《湘湖情思》第一部分有这样几段话:
桥是湘湖的魂。跨湖桥遗址经受了石器时代的打磨,陶器时代的冶炼,它不屈的脊梁弓在岁月的沉浮里,神秘得裹满宇宙皱纹的身姿定格在湘湖上,化石一般的桥拱负驮起上古至今的风风雨雨,沧桑得只剩下精瘦筋骨的双肩承载着八千年历史文化的沉淀……
三、散文要有“独到发现”
散文要有“独到发现”,但是也不要为找不到这样的发现而灰心丧气,有感而发,发出自己的声音足矣。当然,“发现”当下是重要的,发现过去时的东西也是重要的,更为重要的是发现人性美的可能。散文讲究“发现”,一篇长散文泱泱万言,但是没有独到的发现,也是没有什么意义的。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即使没有大发现,也有小发现,绝不会写上一堆资料,没有灵气,不会去重复别人屡屡发现的东西。
主题贵新。比如写亲情,第一次你阅读写亲情的文章你或者深受同感;第二个写亲情的文章必须转换角度,否则你阅读就没有新鲜感了,味同嚼蜡;比如写乌镇,许多人都写乌镇的美,如果继续在古镇的美上做文章,不能突破就是败笔。我换一个角度,写乌镇游客的文化素质,呼吁提高古镇游历的文化气质;比如写西湖,文章非常多了。都是赞扬西湖的秀丽。我的《朝烟夕岚待月夜》就从人们欣赏美景的心态提炼一个哲理。人生要珍惜,不能错过美好的东西;我的《西湖之春》从人们看西湖的视觉与心理变化提炼一个道理,美好的品质不因为着装变化而变化。还有写古镇的自然幽静,历史渊源文章很多。比如童年,总有和别人不一样的童年。贾平凹写童年的散文《月迹》,莫言写童年《卖白菜》,我就写的是《樱桃树上的童年》。
五散文要写生活的“真、善、美”
散文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要有干预生活的责任感。歌颂生活的真善美,就是批评生活的假丑恶。散文的真,就是说实话,说心里话,说中肯的话。散文在一些特定的地方也允许虚构,但是其真实性不容虚假,散文是非虚构作品,写自己最熟悉的生活,写自己所经历过的生活,就比较顺手。要认识到散文的“真”是精神层次的,因此要善于从琐碎的生活事件中提炼散文的“真”。真,并不意味着照搬生活。虽然不能要求散文写作者成为思想家,但是必须最大限度地有自己的独立见解,不能别人说黑板是白的,你也跟着说是白的,也不能盲目跟着刊物的导向走。美,不是理想的太高,也不是感情的发泄……只有思想的深邃才是一种大美。
文学最主要的是带给人们心灵的安慰和美感,也可以揭露人性的恶。文章的灵魂在哪里呢,不是作者心里固有的,而是在作者在写作素材的积累和观察中产生的。我的散文《若水如诗》分三部分,大部分都是写真善美的。第一部分山水如诗,写山水之美和我在行走山水的种种体验;第二部分人生若水,写我对人生的感悟,人生的许多磨难让我不得不看开放下;第三部分,生命如歌,山水的启迪和人生的感悟,让我更加热爱生活,珍惜生命,越来越明白佛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