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张妹牛的头像

张妹牛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08/16
分享

小龙虾

小龙虾者,因形似虾而甲壳坚硬而得其名也。其乃外来物种,本在墨西哥之北和美国之南,因其杂食,适应性强,有好事者携其进入我国。

江南之地,气候宜人,河流众多,大小湖泊如明珠般镶嵌其中。小龙虾刚到时,欣喜若狂,随遇而安。小龙虾长有粗壮硬实的两臂,臂前有剪子,如两把老虎钳子,横行水乡。小鱼小虾躲之不及便成了小龙虾的美餐,更何况浮游生物乎!

“饱暖思淫欲”,古话说得好,小龙虾吃不愁住不愁,个个长得胖嘟嘟的,遇到心仪的立马成家。曾不多时,大河、沟渠、池塘,甚至阴沟,随处可见小龙虾。甚至骑车经过沟边都会碾压到小龙虾。

也许是小龙虾没有遇到天敌,也许是它们的繁殖能力太强,只要有水的地方几乎都有小龙虾。

生存是硬道理,水中小动物小生物不够吃,就瞄准了农作物,这可苦了农民伯伯。如何消灭小龙虾,不让他破坏农产品,以及我们的淡水鱼类?用农药清除,虾没消灭,鱼类早消灭了;捞起来拍死,没这个精力,怎么办?一位生物学家站出来:“其实小龙虾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是可以吃的。”哈哈!能吃就好办。中国人有的是能力,有的是智慧。聪明的人们,结合祖传烹饪方法,各显神通,一时佳作不断涌现:油焖大虾,十三香小龙虾,香辣小龙虾,啤香小龙虾,爆炒小龙虾,秘制麻辣小龙虾,蒜泥小龙虾,麻辣虾球等名菜相继诞生,享誉天下,品尝者络绎不绝。上到酒店厨师,下到农家妇女,谈到烹饪小龙虾,一个个精神抖擞,各有绝招,就连食客也能评头论足,细说一番。

小龙虾烹饪好了,火红火红的,竟天衣无缝地融入到中国文化中。宴请宾客,上一盘小龙虾,吉庆之味浓厚,感染着每一位来宾。小龙虾成抢手的吃货,一时小孩钓虾,大人捞虾,专业捕虾,抓虾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

忽然间,人们发现昔日耀武扬威的小龙虾不见了,小溪恢复了平静,小鱼儿来往穿梭,惬意得很,费九牛二虎之力,才找到三两只虾。

小龙虾,尽管拥有力大无穷的二钳,尽管胃口很好,什么都吃,尽管繁殖能力强,但在勤劳朴实的中国老百姓面前,丝毫不敢放肆。

小龙虾的烹饪方法成熟了,却没有小龙虾,怎么办?勤劳的人们马上尝试养殖小龙虾了,新兴产业正在神州大地崛起。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