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爱读三国,特别爱看关于“三国”的电视连续剧,演的最出神的当属九五版《三国演义》和二零一零版的新《三国》,对于三国,众多人物中最深刻的是曹操,他是最有历史争议的人物。而我,对于他却有不同的解读,只是算一个平常人的看法吧!
鲍国安老师版本的曹操,突出了曹操的个人性格,一个“奸”,一个“狠”,被表现的淋漓尽致,特别是杀人和屠城这两个方面,让他的“狠”不逊于董卓,最为逼真的当属曹操翻脸不认人的个性,活生生的展现了人物形象,《三国演义》给世人一个公认的曹操,也是一个准确的曹操,是一直埋藏在平民心灵深处的曹阿瞒,很符合大众心里期望。
陈建斌老师版本的曹操,更多的体现了积极上进,机谋睿智,骄傲自满的曹操。更贴切的描绘了一个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的特点,而且处处体现,他作为一个普通人的一面,相比之下更加真实、可信。但是,也可能会让传统意义上的曹迷失望,会觉得这个曹操更文儒一些,不是他们心中,那个杀伐决断的狠角色,觉得他柔有余而刚不足,更像一个公司总裁,而并非一个,让人不寒而栗的兵家。
我对曹操的理解,与公众和而不同,任何一个人的性格特点,都与他的出身,家庭环境和人生经历分不开,曹操出身宦官之后,在东汉末年那个讲究家族地位的时代,无疑会给他一个要么自卑、要么自强的个性选择。小的时候常常和袁绍玩耍,可以想象的到,作为“一门三公”的袁绍,会怎样鄙视他?这也为“官渡之战”的结局埋下了伏笔。好在阿瞒自强,而且不断地寻求进步,刺董之前在朝廷里,一个骁骑校尉的卑职,一定受了不少的冤枉气,但是他上进心强,而且聪明,一直在寻找和等待机会。
屈身侍董是为了谋求进步,可是董卓表面器重他,却还是有防他之心,并不提拔重用他,再加之王允等辈的不屑,曹操被激怒,被迫挺而走险,其实他明白刺董的后果,而且他也不会愚蠢到,用那种方式成名天下,只是彼时,他有着很多年轻人一样的迷惘。
刺董不成是因为他心有不甘,或者说感觉不妥,加上董也是时刻防备他,结果计划失败,曹操损失惨重,落荒而逃。这次事件,让他明白了很多,包括在逃亡中,所经历的一切:先结识而后背弃陈宫,杀吕伯奢一家等等,让他对自己的事业,有了重新的认识,他认为,像陈宫这样的仁人义士,层出不穷,成为了当时社会的主流,应该好好利用;寻找主公,不如自己做主公;要想干一番事业,必须手中有兵;在朝中多年,让他看清了天下局势,历练了自己的能力。穷途末路之中,他有了举旗造反的勇气,他知道,董卓,袁绍之流也不过如此,自己为什么不能振臂一呼,凭自己的能力,最起码也能成就一方诸侯。是乱世让他兴奋,是刺董让他清醒,其实小的时候,为了得到自己得不到的东西,他已经学会了不择手段,而刺董逃亡的经历,让他更加相信,只有不择手段,才是成功的捷径。
彼时,他的力量很弱,环视天下,没有可以投靠或合作之人,是时局给了他发展壮大的机会,十八路诸侯联合伐董,让他初显自己的才能,虽然最终不了了之,但是这个机会,让他更清晰的看清了天下形势,他看到了有根据地的重要性,于是占领了肥沃的兖州,也让他看到了一个人的重要性,那就是汉献帝。于是,他静观其变,等待机遇,应该说是他的以静制动,让他得到了半壁江山。抢救汉献帝的目标实现,让他距离成功迈进了一大步。“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一招,董卓是他的老师,只是他不造次,继续韬光养晦。
徐州之争,让他吃了苦头,更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天下人心,归汉仍是主流,他要继续用好汉献帝这张王牌。灭袁术,是为了给自己正名,并以此为借口壮大实力,寿春之战袁术必败,原因在于他逆天行事,与天下诸侯为敌,把自己孤立起来,成为众矢之的,让后来者明白,“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是多么的睿智。当然最先受益的是曹操。
袁曹之战,势在必行,但是在袁绍内部,主战和主和的分歧异常激烈,谋臣不和的原因:一在袁绍的谋而不决;二在他不会用人。我觉得曹操也参与实施了离间计,他对袁的了解,让他增加了此战的信心。的确,他研究了袁绍多年,也准备了多年,自十八路诸侯伐董之后,他就清楚的看清形势,袁绍是他在长江以北,最大的敌人,打败他就可以实现北方的统一,“官渡之战”是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先从排兵布阵上,曹操就胜袁绍一棋,曹刿论战说的好,“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至于曹操想尽办法拖延时间,曹袁叙旧那是戏说,是为了突出人物形象,历史事件的丰满性而人设的情节,但是此战双方,一开始的对峙局面,还是有的,源于两点:一是彼此之间没有决胜把握;二是袁绍的性格原本就优柔寡断。而曹操正使用抄其后路之计策,有利于自己占据地利。此前郭嘉和荀彧分析曹袁之势,透彻而经典,其实起先曹仍是心有余悸,他虽然知道袁绍的软肋,此人不足为惧,但是,他没有打过如此大规模的战役,加上双方实力悬殊太大,是二人鞭辟入里的分析,让他有了十足的底气。
官渡之战应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首战;二是火烧乌巢;三是乘胜追击。火烧乌巢得以成功,进一步说明袁绍不会用人,而且疏于管理,说明那么多年的发小,曹非常了解他,而他并不了解曹,至于小儿生病,应该也是一出凸现人物形象的插曲,许攸的反水,应该得益于曹的反间计。至于袁绍兵败如山倒的局面,我们不应该怀疑,从他的战略格局,任人为亲的胸襟,早已经注定了他的结果,可笑的是,自次以后很多枭雄还在学习他,特别是蒋公。
打败了袁绍,江北无大敌,曹阿瞒的骄傲突显,马腾韩遂之辈,他根本没放在眼里,因此也让他吃了苦头,他用兵习惯背水一战,这样才能够充分激起将士的斗志,树立一决生死的信念,但是此战他没有好好研究马氏父子,造成被动,然而让他看到的是人才的重要性,如果说徐州之战以后,他有意挽留关羽,有可能是向天下人昭示,自己爱才心切,希望实现天下归心的理想,马超之战,更让他明白,一员战将对于一场场战役的胜败,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只是通过关羽一事之后,他已经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自己足够强大,终有一天他们会主动投靠自己,况且此时的曹操已经不似从前,帐下人才济济。
北方初定,曹操一统天下的急切心情充分暴露,加上骄傲自满,没有认真分清形势,这便造成了赤壁失败的必然。根据天下形势,他应该先取西川,张松白送一个机会给他,他的怠慢让他错失良机,即便没有张松,也要先取西川,可以智取,而非强攻,第二步取荆州,最后取江东。而那时候不宜急迫的发动荆州之战,应当休养生息,整顿军务,发展后方,至于荆州、西川注定是囊中之物,而取江东,则需要时机。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赤壁之战曹操的胜算很大,但是连年征战,使他困倦了,松懈了,疲乏了,也骄傲了,他的谋士很多,但是能看透天下大局的亦不常有。天下大势,主动权在手,取袁术,破徐州,并袁绍,战马腾,天下人心在曹,而随后他称王的野心一暴露,天下人心就已经站在了他的对立面。取天下,关键在人心,不得人心何以得天下,因此赤壁之战就成了背道而驰。而他在朗诵“周公吐脯,天下归心”之后,轻敌,轻敌,还是轻敌,从中反间计误杀蔡瑁,到错用蒋干,再到相信黄盖投降,一而再、再而三的中周瑜的小伎俩,其实每一次,他事后都能看透,但是周瑜紧锣密布的连环,让他措手不及,他的虚伪耽误了大事,赤壁之战让他一蹶不振。因为一个人的气势,也就短短的几年、十几年,机会亦不常有。应该说赤壁之战让曹操彻底悟透了自己,用计谋取得的东西,易得也易失,拳头真不是万能的!他不再相信战术上的一鼓作气,因为它不适合政局。
晚年间的曹操,虽然征战,也多是自保,在与诸葛亮的对决中,他是连连失利,究其原因是诸葛亮太了解他了,而他对诸葛亮却知之甚少,兵家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精辟。刘备和诸葛亮的执着让他确实有些胆怯,他明白,要想征服敌人必须先要强大自己,战争是一种挥霍,打的是经济。诸葛亮连年的北伐,也拖垮了西川,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天下之势,不是人为,取天下必须有道,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而彼时的曹操,已近晚年,一个人总是想在最后,完成自己的心愿,他出身寒微,不能再让后人受其苦,这也是他一生的心结,是袁绍他们体会不到的。他想称王,这只是第一步,所以,如果连这么基本的目的,都有人阻止的话,那他就是找死,荀彧用大半生证明了自己的才华,用一条老命证明了自己的立场,可敬可佩。
曹操一直看不起司马懿,首先是他的装腔作势;其次是虚伪的几乎可耻;而且自以为是的待价而沽;最主要是司马的家族背景,曹操最厌恶的就是所谓士族,这是他隐藏在心底的痛。司马处处在学习他,效仿他,这让曹操忽然有了高高在上的感觉。其实司马其人,并无真才实学,只是他懂得时机的重要性,知道适天时、顺民意,才是政治的根本,他不是无耻,而是好学,是谦虚。曹操与他相比,最大的失败,是没有教育好子女,所谓“十年栽树、百年育人”啊!
曹操对于接班人的态度一直不明朗,彼时,天下大局未定,革命尚未成功,他需要一个能够帮助他实现梦想的后继者,曹冲乃小聪明,没有大智慧,曹植更是情商低智商高,曹昂武有余而文不足,只有曹丕,是他看中的,但是他不露声色的慢慢观察。他的局限性,就是他想找一个像自己的继承者,他认为只有像自己的人,才能继承和发展自己的事业,殊不知天下已非曾经的天下,人心亦不是当初的人心。
他给曹丕选定司马,又一次证明,他的认识错误,曹丕驾驭不了司马,司马氏如狼,彼时的曹氏已经成了一只病虎。曹丕一继位就中了司马懿的计谋,匆匆忙忙的称帝,引来了不必要的征伐,不可小觑魏汉之间的征战,诸葛亮和司马氏从某种程度上在逆天行事,推迟了三国归一,让东吴有了喘息之机,三足鼎立巩固。我想,彼时的司马可能是在为自己的计划做准备,为了自己的目的,他不惜拉长战线。
曹操的一生,我无法评价,很多大家比我见识深刻,他无疑是成功者,过程不是不重要,结果却更重要。历史说,他是“盛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其实,他就是乱世中的枭雄,他的生,是为乱世,没有乱世,便不会有曹操这样的枭雄,是时势造就了他。
他为人类积累了更多的精神财富,也成为很多人的偶像,在封建社会儒家思想的主流下,他成功的塑造了一个反面人物,被“仁、义、礼、智、信”喷口水。他有他的成功哲学,好像后来标榜的“厚黑学”一样。
成功的山顶就在那里,但是通往上山的路,却有很多条。他最大的优点之一,是能够笑对失败,而且,能够不断地总结自己,“知错、改错、不认错”,是他的特色。而所谓的疑心,是所有谋略家的通病,一旦成为一种思维定式,就会被对方利用,他的疑心所造成的失误,错不在他,只能说,天下人太了解他了,毕竟天下只有一个曹操。
大江东去浪淘尽,在滚滚的历史潮流中,曹操从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已经传化成了一种文化精神,历代史学家,思想家,谋略家都在研究他,然而研究前人,应该没有政治因素最好,我们最好只研究人格、智慧、学术、思想。至于成败,立场,忠与奸,对与错,还是交还给历史本身吧!
最后用汉献帝的一句话结束本文:“前人田土后人收,后人收的休欢喜,还有收人在后头。”这是一句魔咒,阐述了历史规律,也道出了政治哲学的真谛。
可惜的是,曹操没有悟透,司马懿也没有悟透,后人,又有几人悟透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