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欧阳洪飞的头像

欧阳洪飞

网站用户

散文
201808/14
分享

畲乡之美

在县城的东北方向,离县城很远的地方,有一个方圆不到4平方公里的椭圆形盆地。它就是黄坑,是我县唯一的少数民族聚居地。虽然它名不见经传,却是个美丽的畲乡。

畲乡的自然环境,如诗如画。这里群山环抱,连绵起伏,高高的山峰终日云雾缭绕,就像画家笔下的淡墨抹在蓝色的天际;这里茂密的原始森林和毛竹林,遮天蔽日,麂子、野猪和山鸡等飞禽走兽安居其中;这里漫山遍野的奇花异草四季飘香,“招蜂引蝶”;这里潺潺的溪水汇成一条河流,从大山的缝隙中川流而去……

盘古嶂是高云山的最高峰。它位居黄坑的东侧,南北走向,主峰海拨1184米,挺拔而险峻。相传盘古大仙骑白马途经此地,曾经下马小憩,盘古嶂由此而得名。据说在盘古嶂的山脊上,白马的脚印还依稀可辨。盘古嶂是安远水和会昌、寻乌水的分水岭,与广东东江水的源头隔山相望,常有香港人来探源。在盘古嶂峰顶极目远望,可以鸟瞰安远、寻乌和会昌三县的大部分地区。

畲乡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据考证,畲族自称“山哈”,意为住在山里的客户。自唐代以来,畲族主要分布在如今的闽、粤、赣三省交界地区,是中国典型的散居民族之一。自南宋末年开始,史书上便出现“畲民”的族称。“畲”意为刀耕火种,指的是畲族的生产方式。

黄坑畲族人是从县城东门搬迁而来,在这里他们生活了400多年。清初此地居住着王姓人家,称为王坑,后被讹为黄坑。王姓人陆续搬走后,这里成了荒芜之地。后来,县城东门一蓝姓先人借居在这里,取竹削成扁担后挑出大山去卖,久而久之便在这里定居下来。沧海桑田,如今这里有几十户200多人。改革开放后,其中许多人或搬离大山,或外出打工,留在这里的是故土难离的人们。

受客家人的影响,黄坑的民居具有客家风味,是典型的四扇三间。这里家家户户都围有一个小院子,院子虽小但大门的朝向却很有讲究,都是请先生看了风水的。院子很实用,可以防止毒蛇猛兽的侵入,还可以圈养家禽家兽。房屋大多是倚山傍水、坐北朝南,依地形地貌建在各处。在翠竹林的簇拥下,这些房屋显得古朴和清幽。

畲乡人在深山老林中的黄坑繁衍生息,逐渐孕育出古朴的民风民俗。他们男耕女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性情豪爽、热情善良;他们嫉恶如仇,路不拾遗。哪家要办红白喜事,或建房造屋,大家自然都会来帮忙,不用打招呼,不用付工钱,只要普普通通吃顿饭就行。从山外来了客人,不管是否相识,他们都会请你品尝自种的瓜果和自制的点心,并提供借宿。猎手打得了大型猎物,大家兴高采烈地帮着抬回来,载歌载舞共同庆贺,然后给家家户户送上一份。小小的黄坑就是一个大的家庭,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畲乡人同情和支持革命。在这里至今还流传着一个红色的故事。那是1933年,国民党军进攻安远。国民党军纠集了一千多人马分两路围剿退却到黄坑的县赤卫队,就在盘古嶂上,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战斗。赤卫队多数人壮烈牺牲,只有少数几人因畲族人带路突出了重围。有一位年轻的赤卫队妇女干部,因为负伤而被国民党军俘虏,是一位畲族老人冒着生命危险买通关系营救了她。

畲乡的生态资源,弥足珍贵。这里是天然的高山牧场,丰富的水草最适宜放牛。神奇的是,这里的牛群不用看管,每天早上它们成群结队自己出去觅食,傍晚又陆陆续续自己回来;这里的花卉酿造出的蜂蜜,口感醇香,营养丰富,品质很高,一直以来供不应求;这里的溪水从高山的石缝里渗透而出,是天然的矿泉水,对人体有利的矿物质非常丰富;这里的土地肥沃并且无污染,可以种养珍稀的动植物;这里的空气新鲜,富含阳离子,是天然的氧吧……

畲乡的发展之魂,令人敬佩。走出大山致富以后的畲乡人又回到了黄坑,带领家乡的父老乡亲走上共同富裕的发展之路。他们筹集百万资金,修建了通往外界的天路;他们学习科技,种植高品质的生态水稻;他们争资立项,在黄坑建起了多座水利发电站;他们建言献策,促进在高高的盘古嶂上建造大型的风力发电厂 ……

如今的畲乡人,有一个美丽的梦想。在政府的支持下,他们打算从黄坑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其丰富的资源为基础,以其民族风情为载体,以其优美、幽深的环境特点为依托,融自然山水和红色文化于一体,建成以森林浴为主要内容的原生态旅游观光、休闲娱乐谷,走绿色健康发展之路。

畲乡之美,摄人心魄。我相信,未来的黄坑,一定会飞速发展;未来的畲乡,一定会更加美好!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