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卜舒的头像

卜舒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003/24
分享

拜谒望丛祠

西蜀的初冬,天气不是很冷,那天(12月22日),我们绵阳市一行文化人到成都郫州参加一个文化研究会,会间之余,我们一行相约到会议附近的望丛祠走一走,了解一下郫州风光,接受一下爱国主义的教育。

离成都市区23公里的望丛祠,位于郫州城西南部,是为了纪念最早的蜀王望帝杜宇和他的继任人丛帝而修建的祀祠,也是中国西南地区唯一的一祠祭二主、凭吊蜀人先贤的最大的帝王陵冢。

我们一行早早地就带上行李,前往望丛祠,没有用多少时间就到了望丛祠。

走进大门,迎面是一堵高约一丈的红色照壁,照壁上有三个石刻涂金大字:望丛祠。“望丛祠”三个字吸引着我们的眼球。这三个大字为辛亥革命志士但懋辛手书。照壁的南北两侧,有两道相向而立的半圆弧形门,通往南北两个园区,南为子规园,北为涟漪园。

殿宇陵墓之间,水池环绕,碧波荡漾。临水就势建有“听鹃楼”等楼台亭阁。墓地及周围二百多株古柏,郁郁苍苍。听人介绍,每年农历端午节,举行的纪念望丛二帝的望丛赛歌会,赛歌会规模宏大,人数众多,参赛者都是普通平民,带着浓烈的乡土气息,场面热烈,赛歌会也是大汉民族保留下来的唯一赛歌形式,现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望帝杜宇泣血啼鹃的故事,早已被诗人们作为题材,创作了不少作品,我们常常在诗中见到,所以知道望丛二帝的故事,也是在诗中。望帝杜宇教民务农,他在蜀地首创了按农事季节耕种的制度,被后代奉为农神。丛帝开明凿玉垒山,开宝瓶口,李冰之前岷江流域的最初治理者。二帝遗爱在民,历代为后人尊祀。“端午祭屈原,岷阳朝杜主”,蜀人闻杜鹃而思望帝。

鳖灵湖中间狭长,南北宽阔,在南北两面宽阔的湖面,荷叶成片,摇曳生姿,而湖边则遍植绿柳,风舞轻扬。湖上,建有各式亭榭,供游人市民休闲观景。南面湖上建有饮绿轩、避风雨轩,中间湖面建有迴澜阁、搏浪轩,北面湖上则建有藕香榭、荷风亭和望岷亭。这些亭阁池榭和别致拱桥,错落布局,风韵雅致。

听人介绍说,春天里,这儿各种各样的花儿争奇斗艳,抢着要给人们展现自己的风采,映衬着站在那儿,一排排笔直柳树上,长长的辫子在春风中飘荡,好像在说:“看!我站得多直呀!”这样的景色让我不禁想起一句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白鹤的叫声让人的目光投向大树,隐约看到白鹤的身影在大树之间来回穿梭……

望帝丛帝纪念馆,给我们留下了珍贵记忆的是馆中每一幅实物图片和文字,这的确是蜀国之光,开明肇其端,李冰集大成;蜀国破天荒,德高追尧舜。

2700年前的西周末年,望帝杜宇在郫县建立了蜀国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首都杜鹃城。杜宇晚年,成都平原洪水为患。杜宇丞相鳖灵“决玉垒山以除水害” (玉垒山即都江堰宝瓶口那座山)。杜宇把帝位禅让给鳖灵,退隐西山,时在春天,蜀人思念他,便把子规鸟叫做杜鹃鸟,把山上春天开的第一种红花称为杜鹃花,说那是杜宇在催促人们春耕了。

望丛二帝杨雄《蜀帝本纪》也有记载:杜宇“代鱼凫为王,徒都于郫,即杜鹃城也。”约公元前6世纪,杜宇作蜀王,称望帝。后望帝退隐西山,禅让帝位于鳖灵,称丛帝,丛帝死后葬于今郫县城南,后又建丛帝祠,南朝齐明帝时又把望帝陵从灌县迁至郫县丛帝祠,二陵一处,合称望丛祠。

同行朋友介绍,望丛祠里最美的景色当然要数夏天的荷花池了,一片片碧绿的荷叶真像一个个大圆盘。池里的荷花挨挨挤挤的,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一个个荷花就像小姑娘一样,穿着漂亮的衣裳,站在阳光里,向大家展示自己的美丽。

丛帝墓附近的人工湖面,勤劳的工作者划着一条小船,正在清理湖面上的水胡芦…… 默默地做好自己应当做事情;虽然是冬季了,绿道两边,叫不上来名字一种花早早地绽放了,让我们感受到春即将来临。

望丛祠坐西向东,建筑风格不同于一般祠庙,原祠是按浙江省绍兴市会稽山禹陵规划而建,因为是一祠祭二主,所以祠门不是单开单向,而是对称地开为南北二门。大门后是照壁,照壁南北两侧各开相对的院门,通往两个园区。

南为子规园,北为涟漪园。临水就势建有"稻荪楼","听鹃楼"等楼台亭阁。照壁后两阙门通过里间。阙门后是望帝丛帝纪念馆,正中是望帝丛帝的青铜塑像。纪念馆背后的柏林之中,是高达15米的望帝陵。望帝陵西面,是郫县博物馆。望帝丛帝纪念馆南面是听鹃楼,也是望丛大华玉器博物馆,再南为丛帝陵。望丛祠内,南北贯通着大片水域,这就是鳖灵湖。

冬季星期天的望丛祠游人不太多,祠内显得有些冷清。冬日的阳光下,老人在静坐炼功;喜欢跳舞的老年人在音乐中起舞……

听人讲,占地面积81亩的望丛祠,政府多次拨款维修,1983年由省文化厅拨款和县人民政府集资进行扩建; 1985年底完成鳖灵湖部分工程和围墙建筑工程并被列为成都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1年望丛祠被公布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知县李馨"伐石表道","始禁樵采",保护了二陵。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望丛祠重经修复,并于祠内遍植柏树(1981年尚存207株)。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祠东建"听鹃楼"。

"听鹃楼",听杜鹃的啼鸣。那股远古的风从川西高原的峡谷缓缓吹来,带来此起彼伏的杜鹃的啼鸣,让人心情舒畅。

湖的西面和北面有梅林、桃林和竹林,游走其间,满眼青绿,沁人心脾。沿湖岸周,赛歌台、海天别馆、杜鹃茶园、游乐场和盆景园,玩乐、品茗、赏花。

“古蜀之源,双创高地”,二千八百年前的蜀王杜宇时代和鳖灵时代,望帝杜宇教民务农,丛帝决玉山以除水患,望丛二帝为天府之国立下了汗马功劳。为感念望丛二帝,古时每年三月三,蜀人汇聚到郫县烧香祭祖,蔚为壮观。

我们踏进二千八百岁的历史长河,感觉这里的气候温和湿润,山川秀美,江河纵横奔腾不息……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