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卜舒的头像

卜舒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003/25
分享

依山傍水碧水寺

在我居住的这座城市----西部"硅谷"绵阳,有人说它矿产资源丰富,五谷丰盈,城市广厦林立,花簇碧翠环绕,街道光洁净美,一座驰名的现代电子科学城。我却认为它更是一座扬名古今中外的历史文化名城,我们虽然住在这个城市,却对一些景观却不那么的了解。

,午休时光,我来到离上班不远的碧水寺,对这名不虚传的碧水寺来了一次认真的了解。与越王楼比邻的碧水寺位于绵阳城区的东岸---游仙这片热土之上。从城区望去,绵延于龟山脚下,涪江之滨的建筑群依山造势,错落有致,主体建筑飞檐翘角,蓝天连碧波。古树佳木,遮天蔽日。山水光色,园林古迹,构成了一幅优美的天然艺术画。

碧水寺与越王楼之间有一条行车的路,叫绵山路,平日里路上车来车往。不时路的两边有几个算命先生在此以此谋生,也许是生活所迫,混口饭吃吧!你给他几元钱,让你报生庚八,他在那里比划几下,就给你说这…….…..,反正不着边际,一会说你财运怎么怎么的好,一会说你妻儿老小会如何如何,还给你指一个消灾的方法哟……美其名曰消灾祈福。熟不知这是迷信?如果他能算的那么准,他算没算他这一辈子就干菅生混饭吃呢?还有一些人,摆着点儿做着游客们生意,买些香腊钱纸,为那些烧香蜡钱纸者提供方便,他们也有了一个生财之道。进了新建的寺门后,对碧水寺进行了游览。

在碧水寺看涪江特别美丽,冬日阳光洒在水中,江边垂柳随风起伏,旺盛的香火与对岸新开的楼盘如同两个世界,有时候你会思考究竟是什么样的想法儿让这江两岸变得那么快。繁华与寂静,欲望与清修,仿佛天上人间一般,扭过头就是一生一世。难怪,语村苇波来过碧水寺后,撰写了那首《观音与碧水寺》一样:“碧水寺中碧水流,思君夜夜在江头。江涛又送春归去,明月依稀帝子洲。”西岩公子在2004-11-26也写过《碧水寺》:“碧水寺前碧水流,我自水中钓春秋。秋雨欲来日月淡,山风横满越王楼。”

在绵州生活20年了,每天步行穿过于东方红大桥,对涪江的宽,对江水颜色随水的深浅而变化,路边的每棵树的娈化,还有这里的人,笔者都是了如手指掌。有人比喻涪江江面:江面宽阔,视野宽阔,有半岛在水中央,水鸟横空跃起之势,笔者也有同感,但对东方红大桥东头的碧水寺了解还是头一次。

  碧水寺始建于唐代,唐宋时期碧水寺叫水阁院。当时,因为崖壁泉水终年流淌、叮咚悦耳,民国时期称作滴水寺。宋代,僧众信士依碧水崖扩建寺庙,易名碧水寺。碧水寺经历兴废,上世纪的 1981年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此时仅存破烂不堪,只有一楼一底的一个小庙。1985年,绵阳市文管所开始对碧水寺进行维修保护,历经数年后,这个占地60余亩的碧水寺文物风景区建成了。上世纪90年代初,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碧水寺古朴典雅的门庭上,悬挂着冯其庸先生书画的「碧水寺」匾额。沿着石阶而下,从曲折的林荫道来到江边开阔处,矗立著一座3层楼歇山式大殿。大殿底层有唐代石刻观音立像、摩崖佛教造十八龛、石刻金刚经三十二品。观音立像为圆雕,高5米。头著化佛金冠,耳佩金环,颈系璎珞,两眼轻合,面带微笑,神态安祥,超凡脱俗;袒胸,披贴身袈裟,束腰,下著玉裙,腰间缀精美饰佩;左手持净瓶,右手施无量印。体态丰满,雍容慈祥,具有典雅的盛唐遗风。

碧水寺摩崖造像为深浮雕,大的造像每龛两米见方,小的造像高不盈尺。刻像多的几十尊,少的仅一尊。最有代表性的为五十一菩萨图。人物为深浮雕,紫竹等饰物镂空雕。主佛座于莲台上,侍者、菩萨6层分布,或座或立,形神兼备,雕刻精细,有施金彩绘痕迹。国家文物出版社研究员黄先生说:“碧水寺五十一菩萨图与龙门石窟五十一菩萨图构图,雕刻手法相近,但是,比龙门五十一菩萨图保护完好,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碧水寺的石刻,题记没有人为毁损。这里独特的环境反映了绵阳的民风纯朴,对佛教文化艺术的尊崇。

清人郭延有诗云:“大水冲山去,伽蓝向野开。虹横北门渡,鼋负越王台。隔岸渔歌起,凭栏夜气来。可怜唐代碣,一壁长莓苔。”

总之,碧水寺依岩而立,背负龟山,飞檐列楹,气象宏伟。下临汤汤涪江,登楼望远,江水横天,一碧万顷,绵阳胜景尽收眼底。寺内的岩石上镌刻有佛像,栩栩如生。碧水寺后岩隙泉水终年汩汩而流,泉下有一小池,游人饮之,泉香而甘洌,因泉名而称寺为“碧水寺”。寺门前有石佛一尊,高丈许,乃世人烧香拜佛之所。而今,碧水寺已建成宫殿式三层殿宇,气势巍峨,成为游览胜地。

碧水寺寺依山而建,看山门没有什么不妥,中规中距。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