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郭成军的头像

郭成军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4/14
分享

中国作家网散文参赛作品+梦里千寻卫河情

说起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人们津津乐道的是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卫河作为隋唐大运河永济渠重要一段,引起人们关注的却不多。可卫河于我来说,就像我家乡的亲人,就像我儿时的玩伴,时常魂牵梦绕着我的情怀。

1

卫河历史悠久,卫河源远流长。卫河,由古代清河、屯氏河、白沟、永济渠演变而来。《畿辅安澜志》载:“卫河,古清、淇二水所导也。汉为白沟,亦曰宿胥渎,隋为永济渠,宋、元曰御河,明曰卫河”。

卫河系海河水系的南运河支流。现在所说的卫河,通常是指河南新乡县合河乡合河村至河北馆陶县王桥乡徐万仓村一段,全长344.5公里。若从广义上讲,卫河包括上游的卫河,以及中游的卫运河、下游的南运河,流经河南、山东、河北和天津三省一市,经南运河流入海河,再东去流入渤海,全长900余公里。

卫河源头出自太行山东南麓。一支自河南辉县市苏门山麓流出;一支自河南博爱县皂角树村流出。两支流在新乡县合河乡合河村西汇合,而后汇聚几个小支流,流经卫辉市(原汲县),在浚县的新镇坊头村,接纳淇河之水,又经滑县的道口镇再过浚县;再经汤阴县汤阴河汇入,再经内黄县洹河汇入,再经清丰县、南乐县,进入河北魏县、大名县、馆陶县、山东冠县;而后在馆陶、大名、冠县三县交界处的徐万仓村,又接纳漳河之水注入卫运河。

卫河与黄河变迁有关。远古时代,黄河之水并不浑浊,那时黄河叫做大河。现代黄河出现的时候,太行山东南麓的山中,也流出大小许多河流,主要有小清河、屯氏河、白沟、济渠、淇河、汤阴河、洹河、漳河等。这些大小河流,直接流入了黄河。当年黄河流域,雨水丰沛,河水浩淼,远非今日能比。后来荥泽、菏泽、巨野泽等史前湖泽消失,致使大河泥沙沉积,河床逐渐抬高,河流向东向南渐次改道,大河变成黄河。古代豫北实属黄河流域。

卫河形成初始称为清水。春秋战国时期,黄河北岸的古阳堤防逐年加高,阻断了苏门山麓河流的入黄通道,迫使山水沿堤东流逐渐成河。周定王五年(前602年),黄河在宿胥口改道东流后,苏门山麓流出的河流穿越宿胥故道,东流汇入白沟。这是卫河形成之始。战国时因其河水清澈,定名为清水或清河。此清河与小清河并非一条河流,清河向北流入河北,在馆陶县西北漫溢,转向东北流入海河。现今豫北成为了海河流域。

汉代起初称为屯氏河。《辞海》注:“屯氏河,黄河下游故道之一。西汉元封后,黄河北决于馆陶(今属河北),分为屯氏河,东北流至章武(今河北沧县东北)入海”。东汉末年又改称白沟。《辞海》注:“东汉建安九年(204年)曹操将进攻袁尚,在淇水入黄河处下大枋木使成堰,遏淇水东入白沟以通粮运。此后上起枋堰,下包今河北威县以南的清河,皆被称为白沟。”

隋唐时期称为永济渠。大业元年(605年),隋炀帝杨广开挖大运河。先完成通济渠、山阳渎,连结洛河、黄河、汴河、泗水达于淮河。大业四年(608年),拓宽加深江南运河以达杭州,同时沿洛阳东北方向开凿永济渠,沟通沁河、淇河、卫河。卫河此时称为永济渠,通航至天津。接着又溯永定河而上,通涿郡(今北京)。唐朝是大运河永济渠兴盛时期。《元和郡县图志》载:“公家运漕,私行商旅,舳舮相继”,呈现出“百舸争流,舟楫竞航”的景象。隋唐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南至余杭(今杭州),北至涿郡;后代通过浙东运河,又延伸至会稽(今绍兴)、宁波。

宋元时代又称为御河。《辞海》注:“宋元时代所谓‘御河’专指今河南、河北境内的卫河,即隋所开永济渠的一部分。”元朝定都大都(今北京)后,为了方便漕运,元世祖忽必烈在隋唐大运河的基础上,耗时10年,相继挖通济州河、会通河、通惠河,并建设闸坝,渠化河道,裁弯取直, 开通了由北京到杭州的京杭大运河。

明代以后称为卫河。宋元时期御河上游水源,至明代主要依靠百泉。因流经春秋卫国,又终止于天津卫,取其首末两端“卫”字,将御河改称卫河至今。

大运河穿越千古历史,延续至今已2500余年。隋唐大运河永济渠卫河段,成为河南唯一一段“活着”的大运河。

2

卫河历史上,名水交汇,碧水如丝。那古城古镇,古桥古渡,人文名胜荟萃,曾经盛极一时。

话说盛唐时期,大运河永济渠,纵贯中部平原,其卫河段润泽了仅次于长安、洛阳两大都市的第三大都市“魏州”大名府。“魏州”到后来,成了北宋陪都“北京”大名府。

唐天宝十一年(752年),李白游历“魏州”,赞美繁盛景象,曾留下诗句:

魏都接燕赵,美女夸芙蓉。淇水流碧玉,舟车日奔冲。

青楼夹两岸,万室喧歌钟。天下称豪贵,游此每相逢。

我家乡南乐县与河北大名县毗邻,历史上曾经归属于大名府。我不是地域情结,只是感叹大名府城,实在憋屈,实在悲催。现今大名县治驻地为明清古城,既非唐大都市“魏州”大名府,亦非北宋陪都“北京”大名府。原大名府城已不复存。其旧址在现驻地东北五里处,被掩埋于五米深的地下。

那是明建文四年(1402年),燕王朱棣率大军攻打至大名府。当地军民同仇敌忾,拼死抵御燕军,致使久攻不取。朱棣震怒发令:“乘风纵火三天三夜,后引卫水冲城”。曾经雄居华北千年之久,唐宋赫赫有名的大名府,最终被卫水淹没于黄土之下,竟为王室争霸毁于一旦。

一座是掩埋了的唐宋府城,一座是留下来的明清古城。两座城池的命运,皆与卫河休戚相关。现今登临大名明清古城墙上,透过素有“北门锁钥”的垛口俯瞰,眺望古老的卫河,怎么不令人沉思。古城还是一座古城,可与昔日辉煌相差远矣。

卫河上游的卫辉市,古为明朝声名远播的卫辉府。有关史料载:明朝第一代潞王朱翊镠藩卫期间,垄断卫辉府、怀庆府、彰德府等9府25县的食盐专卖权,专门设立了“卫辉盐仓”。当时卫辉的盐店城里,储盐多达万余吨。各府县人马纷至沓来,在此开设盐场以备中转。当年卫辉盐店城72盐漕胡同,是全国最大的食盐集散地之一。卫辉盐业的兴旺发达,带动了饮食服务业发展。那时盐店城的盐店街,曾有“三把刀”之说,即厨刀、剃头刀、修脚刀。可想餐饮、理发、沐浴等行业如此繁盛,卫辉府必是富甲一方

值得说的还有浚县古城。河南浚县古称黎阳,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永济渠浚县段,在这里绕城缓缓流过;古代黎阳仓遗址,就在浚县古城里面。浚县古城墙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城墙上“观澜门”“允淑门”,经受历代风雨,阅尽人间春色,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浚县古城西门外,卫河之上的云溪桥,又名廉川桥,为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所建石桥,是卫河上仅存的两座古桥之一。这里曾经是,水色天光,白帆点点。如诗所写:“云溪燕语卫水舟,橹桨声声入梦来”。

再说古代黎阳仓,建设规模庞大,战略地位显赫。黎阳仓,始建于隋代,沿用至北宋。其地下储粮方式的仓窖,为隋代所建,唐代中期废弃,是隋唐时期的重要官仓之一。晚期的地面大型仓库,始建于北宋初期,废弃于北宋晚期,是北宋用兵北方边境的后方物资供给基地。

另外要说一个名镇。河南滑县道口镇,为国家历史文化名镇。中国大运河永济渠滑县段,同样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明清以来,借助水路的便利,道口镇逐渐发展为商贸重镇。当时道口大商号有百余家,小商号不计其数,商贾云集,贸易繁荣,素有“日进斗金”之说。

这里“义兴张”道口烧鸡全国出名。据传说,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创始人张炳获得清宫御厨秘诀,依法烹制的烧鸡,色香味美,熟烂离骨。从此,名声大振,生意兴隆。随取“义友济兴”之意,定名“义兴张”烧鸡铺号,一直传到现在。

3

卫河千年流淌,卫水生生不息。卫河用她宽厚的胸怀,哺育芸芸众生,保障万物生灵;润泽了民风民俗,渗透了民族文化。

《诗经》收集的先秦时代民歌,不乏描写古卫河一带先民生活。像《国风·卫风·淇奥》中的诗句: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明代文学家王世贞,有感于卫河风物人情。曾吟诗《卫河》:

河流曲曲转,十里还相唤。那比下江船,扬帆忽不见。

人家半侵河,屋后晒渔网。夜深唤小妇,篝灯听波响。

清代词人庄棫,描写卫河风光,更是栩栩如生。《阮郎归·卫河作》:

一弯凉月碧云西,纤纤向客低。眉痕犹似画时齐,当年梦已迷。

官道水,久分携,玉骢何处嘶。当窗莫听夜乌啼,还愁霜满堤。

卫河从远古奔流而来,卫水从远方流入家乡。我生长在卫河岸边,1984年11月,在我当兵之前,从未离别家乡,从未远离卫河。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卫河给我留下了梦幻般的记忆。

我的村庄处在一个卫河湾。出村向西有两条大堤,一条是靠村的护村大堤;一条是靠河的护河大堤。两条大堤就像两条屏障,保护着村庄,守护着卫河。儿时的记忆里,河堤上长着高大的白杨树,堤坡上长着粗壮的老柳树,河堤内外长满了杂草。杨柳树的下面,有的还堆放着青石。河堤是孩子们的乐园,春天折柳枝作柳笛,夏天钻树下捉知了,草丛里打滚,青石上打盹,到处都是玩耍的地方。

护河大堤外是开阔的河湾。起初,卫河每遇洪水暴涨,河水会倒灌到河湾里。那时河湾里河水丰盈,水里长满了水草,四周生长着野芦苇。夏天人们会跑过来,去水里捕捉鱼虾,到芦苇荡拣野鸭蛋。后来卫河水流逐年减少,河湾里的河水渐渐干涸,河湾变成了一片洼地。再后来,村民开垦洼地种上了庄稼。

冬天的洼地里气候温和,小麦青苗长得肥绿。北方越冬南飞的大雁,见这里有喜食的小麦青苗,有可饮的卫河清水,晚上歇息还能避风。每年路过都会停下栖歇,等到了寒冬继续南飞。大雁有组织纪律,天空上成行成队,晚上歇息也有哨兵值守。谁想打大雁的主意,都不可能得手。入冬的河湾,成了大雁的天堂。

沿路翻过护河大堤,向前不远是个渡口。渡口停泊一只破旧的木船,摆渡的艄公是个粗黑的老汉。艄公吃力地撑着船篙,总是凶煞煞地吼:“小孩不得近水,水鬼专抓小孩。”附近的孩子们不怕艄公,还给起了个绰号“肉棍”,离开船便高声地喊叫。艄公和孩子们从不计较,像是玩熟套的游戏。下次艄公撑船时照样说,孩子们离船时照常喊。

驻足卫河岸边,脚踩细白的沙滩,目送清澈的流水,享受大自然的恩赐。那是纯天然的河流,掬水可饮;那是古黄河的流沙,爽身可人。河里有鲤鱼、草鱼、鲶鱼、小鲫鱼,有河虾、河蟹、河龟、河蚌,有捕捉不完的河鲜。岸边上的男孩子,从小在河水里泡大,个个无师自通,练成了狗刨、仰泳、凫水、潜水。夏天,躺在沙滩里晒太阳,时不时还会发现小河龟、小河蟹,那滚爬的样子十分逗人。

夏秋之间,河水涨满了,航运船只多起来。初时还能看到漂动的帆船,白帆顺风鼓起,拉出一道风景。遇到逆风或者无风,船夫赤身上阵,弓背弯腰拉纤,在沿河泥泞的小道,响起一串号子。后来看到了小火轮,火轮拖着一溜船队,鸣着刺耳的汽笛声,淹没了船夫的号子声。

在卫河上偶尔会见到渔船。每只小船有两个小船舱,有的船头上架着渔鹰,十几只小船列队向前。渔夫立着手握长杆,一会儿用长杆划船,一会儿驱赶鱼鹰。渔夫撒开渔网,鱼鹰嗖地飞过去,一下子就捉到一条鱼。小船顺河向前,满载一船希望。

4

卫河远逝,世人惆怅。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入伍离开家乡时,卫河水量越来越少,还会时断时续。十几年以后,我从部队转业回到家乡。再走近卫河,清澈的河流没有了,繁忙的航船更别想了。光秃秃的河堤,失去了杨柳的绿荫;乌油油的河床,散发着刺鼻的恶臭。那条古代的大运河,在这里消逝了。

当然,历史上卫河,有过桀骜不驯,洪水频发。史料记载,清朝至民国之初的280多年,卫河流域21个州县,发生水灾1117次。新中国以后,国家开始大修水利,卫河经过裁弯取直、疏通拓宽、加固堤防等治理,仅在1953、1963、1982和1996年发生过大洪水。到2021年再次发生洪水,卫河已经沉寂了25年。

卫河流经南乐县域20多公里,是流经河南、河北两省的跨界地。在隋唐大运河永济渠中游,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我经历过1982年的洪水。那年,护河大堤决口,洪水冲到了村外。人们死守村口大堤,眼前白茫茫的洪水,望都望不到对岸。奔流的洪水卷着漩涡,激起的浪花拍打着堤岸;还有数不清的水蛇,不时钻出脑袋,非常瘆人。经过全力坚守,洪峰过去了,保住了村庄。

1996年卫河发生洪水,较以往的洪水小得多,应是有惊无险。那年我刚回到家乡,当时妻子在县二中教书,就住在卫河桥头的元村镇。发洪水那些日子,没少往桥头跑。我不是担心洪水险情,而是兴奋地看洪水冲刷河床。曾几何时,卫河断流,河床龟裂,加之一些地方,盲目发展工业,大量排放污水,卫河严重污染。心里盼望着,让洪水狠狠地冲吧,最好再冲出一条清澈的卫河。

我在元村镇,住了近三年。卫河行至元村镇,向东向南环绕,形成一个500米的半圆,而后折向东北流去。此外水位深,但水势平缓,建造码头条件得天独厚,是一个天然的内河港湾。长期以来,元村镇一直是贯通东西南北的水陆要道,是控扼相州(安阳)至齐州(济南)、汴州(开封)到魏州(大名)的门户锁钥。

元村是个古镇。据考证,元村有1500多年历史,北魏初年,鲜卑拓跋氏贵族曾聚居这里,用夯土版筑城垣,称为堡子城。后来孝文帝推行改革,拓跋氏改作元姓,此地初名元村堡。当年土城有四个城门。东门称为“迎阳”,南门称为“丰乐”,西门称为“带河”。唯独北门最为大气,名为“望京”,直对着古镇码头渡口。

元村与周遭迥然不同,当地人异乡语音杂糅。镇上一万多人56个姓氏,大多是四方辐辏而来。有漂泊的生意人,有游历的手艺人,久而久之,滞留定居。尔后,相互通婚,繁衍生息,成为了“卫河人家”。古镇市井气息浓郁。街道两侧,门店栉比,商户林立;大小巷子,车水马龙,人声鼎沸,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移民商埠。

1998年我离开元村古镇去了县城,2000年我离开县城调到市里。以后距家乡远了,回去的次数越来越少,几乎没有再去观望过卫河。中国大运河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习近平总书记发出号召:“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近几年卫河生态环境治理,正在发生可喜变化。

去年七八月间,河南遭遇百年少见暴雨。先是郑州市区大水漫灌,随后豫北的卫河水位暴涨。造成卫辉全城淹没,浚县卫河大堤决口,下游各地洪涝成灾。当时,看到老家传来的视频,河堤上乡亲们在严防死守,河堤下秋玉米已水淹到顶,心里说不出的牵念。所幸,经过行洪泄洪,卫河复归安澜。

一场汹涌的洪水,一片浓郁的家乡情怀,让家乡久违的卫河,再次浮动在脑海里。令我欣喜的是,元村镇以保护开发隋唐大运河两岸文化带为契机,发现了古码头、古民居、古渡口及重要粮仓等文化遗迹。今年,启动了南乐县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听家乡人说,现在的卫河又清澈起来了。

伴着新时代的东风,迈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巨步,古老的卫河焕发出生机。我这个卫河的游子,又生出不尽的卫河情思。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