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豫北平原的小城南乐县,有一座古昌意城遗址,传说是上古时代的人物昌意修筑。南乐县县名的由来,便与古昌意城有关。古昌意城犹如一本厚重的历史巨书,记载着中原文明的历史发展,向世人传递着时代变迁。
1
说起昌意,似乎声名不够显赫。但是,昌意的父亲、儿子,都是有史记载的华夏先祖。昌意的父亲是黄帝,儿子是颛顼,二人是上古“五帝”中的帝王。
《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léi]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仆,生高阳,高阳有圣德焉。黄帝崩,葬桥山。其孙昌意之子高阳立,是为帝颛顼也。”
话说5000年前,华夏族首领黄帝先后打败了炎帝和蚩尤,逐渐统一了中国的中西部地区。而以少昊为首的东夷族,看到黄帝的势力强大,也臣服于黄帝。当时,中原地区处于华夏族东部边缘,地理位置优越,黄帝为巩固这一地区的统治,命玄嚣和昌意北迁至今豫北一带。
玄嚣封于古清河上游的顿丘(今清丰县西南旧城村一带);昌意封于顿丘以北的仓颉部落(今南乐县史官村一带)。后来,昌意的儿子高阳继承了黄帝的帝位,是为颛顼帝,建都于帝丘(今濮阳县高城村一带)。据说,颛顼生了鲧[gǔn],鲧又生大禹,留下了“大禹治水”的感人故事。
昌意携举家北迁的地方,时为仓颉部落的领地。古史记载,仓颉生而睿智,四目灵光,世间万事,无不洞察。为巩固封地统治管理,昌意频繁交往仓颉,二人情趣相投,建立了深厚的友情。
那时,整个部落不断壮大发展,内外事务纷繁复杂,原来单凭结绳记事,已适应不了形势发展。于是,仓颉决心创造新的记事方法,进而取代结绳旧制。昌意给予大力支持,并很快上奏黄帝,得到了黄帝的恩准。
随后,黄帝派来一名叫沮诵的人,专门充当仓颉的助手。仓颉苦思冥想,假设了许多方案,反复比较研究,将刻画符号作为记事最佳形式。于是,仓颉在沮诵陪同下,奔走各地,采集四方,观鸟兽行迹,察山川形貌,汲取其他氏族经验,汇集各种记事符号,整理加工,整齐划一,创造了最早的汉字。这便是“仓颉造字”的美丽传说。
昌意在北迁封地,为了向世人展现自己的才华,又修筑了一座城池,名昌意城。昌意在封地不仅修筑城池,还教化百姓,敦睦乡谊,深受世人爱戴。
古昌意城遗址位于今南乐县城西北18公里的仓颉陵北侧。《明一统志》载:“南乐县界有昌意城,黄帝之子昌意所筑”。《南乐县志•大事记》亦载:“黄帝置南乐一带为其子昌意封地,在今境西北筑昌意城。”
2017年3月,河南省考古界对昌意城遗址进行科学探测,发现了仰韶、龙山时期的环壕城址,昌意时代恰好在其历史积年之中。黄帝城在何处,至今仍是一个谜,而昌意城的遗址却无人争议。也就是说,这里就是传说中的昌意城。
2
史上流传昌意的故事不多,其中有一个“双洎[jì]河”的由来,让人听起来却回味无穷。
相传,黄帝活到了一百岁,感到自己年事已高,想选一个贤能的人接替王位。这一天,黄帝把宰相风后、太医歧伯、大将力牧等老臣叫到一块,专门商议传位的事。
歧伯说:“你身边有25个儿子,挑选一个好的就行了。”
黄帝说:“老子有了功业,不等于儿子有功业。要保住千秋功业,就得把天下交给有本事的人。要找到真有本事的人,还是要测试挑选。”
于是,黄帝下令公开张榜,天下贤能的人纷纷应试。测试分文、武、德三科,黄帝、风后、歧伯等亲自监试。测试到了最后,只剩下玄嚣和昌意两个人。
黄帝就把玄嚣和昌意叫来,交给每人一个珍藏多年的宝葫芦,说:“这是两个宝葫芦,只要一打开,就能流出三丈宽、一丈深的一股水来,一直能流二百里远。从嵩山南坡到东边的颍水是三百里远,你们每人拿一个葫芦,从嵩山脚下放出水来,水量不准减少,看谁能流三百里那么远,谁就接替王位。”
玄嚣和昌意带着宝葫芦来到嵩山脚下,一个站在山崖南边,一个站在山崖北边,各自打开葫芦放出水来。只见那清凌凌的水,从山坡上飞流直下,就像两条河流滚滚往东去。但是,这两股水穿峡谷,越平原,只流了二百里就干涸了。
玄嚣和昌意都不肯示弱,且暗下决心,非让葫芦里的水流到颍水不可。可是,他俩焦急地抱着葫芦,再怎么摇也摇不出水来。只好按照黄帝交代的秘诀,又把水回收到葫芦里。
过了两天,玄嚣找到昌意兴奋地说:“弟弟,我想出一个妙法,一试准成。”昌意想,既然你一试准成,怎么还会对我说呢?就问:“哥哥,你有什么办法?”
玄嚣告诉昌意:“记得父亲说过,只要掌握要领,这两个葫芦的水就能流三百里远。这个要领关键还是在两个葫芦上。一个葫芦单独能流200里,两个葫芦合一块那就能流400里。从嵩山脚下到颍水才300里,只要用两个葫芦何愁流不到呢?”
昌意一听,恍然大悟,连声赞叹:“妙!妙!真妙!”
当即,兄弟二人便一齐上山,同时打开葫芦,水流了百十里路,两股汇流一起直入颍河,颍河水量骤时大增,源源不断流向东去。
玄嚣、昌意兄弟二人,这才把黄帝和众老臣请来。黄帝和臣僚们一看,果然如是,无不称赞。
黄帝说:“两股水汇流一处,水流就会越来越大,水流当然不止;两股水一旦分开,水量就会显得不足,水止必然不前。百条江河,方能汇成大海。治理国家也是一样,人心不齐,百事无成;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你们兄弟二人,无论谁接替王位,只有同心协力,才能治理好国家。”
听了父亲的教诲,二人相互谦让。黄帝就把王位传给了玄嚣,并让昌意辅佐,共商国家大事,国家越来越强大。
传说,黄帝把玄嚣葫芦里流出的那段河叫溱[zhēn]水,把昌意葫芦里流出的那段河叫洧[wěi]水。两河汇流到今新郑南关的那一段,就是现在的“双洎河”。
3
昌意没有留下过多声名,或许与其早亡死因有关。有一个关于昌意的爱情传说,正巧合了“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的警世之语。
传说炎黄时代,在古蜀国南部的若水(今荥经县境内),有一个年轻美丽的女子昌仆。昌仆生活的地方,与黄帝正妃嫘祖所在的古蜀国东北部西陵(今盐亭县境内),两地相距三百多里,当时还是两个部落。
黄帝纪元元年(前2697年),当了部落首领的昌仆,从千里之外风尘仆仆来到中原,她想请黄帝出兵抗击蚩尤。
黄帝有心考考昌仆,故意说:“你的家乡到我中原如此遥远,凭什么认为我会帮助你呢?”
昌仆就面陈利害,说出了理由:“蜀国弱小,根本不是蚩尤的对手,更满足不了他的胃口。如果被其吞并,蚩尤实力增强,必然夺取中原,争夺天下共主。”
黄帝觉得言之有理,当即夸赞说:“姑娘通晓天下大势,我必定会出兵相助。”过后,黄帝对嫘祖欣喜地说:“昌仆年轻美丽,聪明伶俐,我看好她了。”
嫘祖十分惊奇,冷言反问说:“你不是说年纪大了,再也不娶妻了吗?”黄帝知道闹出误会,忙解释说:“想哪里去了。咱们的儿子昌意长大了,他俩在一起不是正好吗?”
嫘祖听了恍然大悟,心想真是一件好事,却不解黄帝又叹哪门子气。黄帝皱着眉说:“蜀地生活安逸,怕是人到了以后,再也不想回来了。”
嫘祖以为担忧过多,便笑着劝说:“当年你娶我,在蜀国住了十几年,不是也回来了吗?就让昌意去吧。”
于是,黄帝将昌意降居于若水,与昌仆一同抵御蚩尤的进攻。后来,二人相爱并结为夫妻,昌仆在那里生了颛顼。《水经注•卷三十六》载:“若水沿流,间关蜀土,黄帝长子昌意,德劣不足绍承大位,降居斯水,为诸侯焉。娶蜀山氏女,生颛顼于若水之野。”说昌意为黄帝长子存疑,古若水乃今四川雅砻江可证。
昌意没有久居若水,后来返回中原迁至豫北,在今南乐县境西北修筑了昌意城。可惜年纪轻轻的昌意,正值春风得意之时,却身患重疾一命呜呼。
其实昌意的疾病与若水生活有关。那时古蜀国还是一个母系社会,人们的私生活十分开放。《周礼》载:“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就是说,每到春天的时候,男男女女自发地外出求偶,只要相互看上了,便可以发生关系,即现在所说的野合。
传说,昌意长相俊朗,风流倜傥,且天资聪颖。像昌意这样出色的男子,若水之畔的靓女,自然争相寻求。加之昌意性情豪放,又乐此不疲,当然来者不拒。昌意在离开若水之前,可能就染上了性病,那时也没有很好地治疗手段,或许这才是真正的死因。
昌意居住若水留下的情债,成为后世多情男子的警戒。而“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之语,本源起佛经中的一则故事,警醒人们“在一生中可能会遇到很多美好的东西,但只要用心好好把握住其中一样足够了”。“若水”和“弱水”不过谐音罢了。
4
昌意活在世上的生命不长,史书上少有记载,有些传说实不可信。唯有古昌意城传世流芳,且成为今南乐县名的最初由来。
昌意城非都城,却能千代相传,足见其城之美。古昌意城无疑是中国较早的城市,有多大规模,是什么样子,让人生出不尽的遐想。
那时新修筑的昌意城,居于美丽的繁水河之阳。巍巍的土城墙外,是无垠的平原沃土,田家农人辛勤耕种。壮观的土城之内,是古朴的氏族部落,达官贵人车马喧嚣。作为一处重要的部落中心,世人来往密切,百姓安居乐业,尽显农耕文明风光。
昌意城存在多久,无从可查。昌意葬于何地,亦无处可寻。但古昌意城遗址处,有仓颉陵,仓颉陵不远处,有当年仓颉造字的造字台。古昌意城下,不知埋没了多少历史故事。
公元前11世纪中期,周朝建立后,周天子将土地分给诸侯实行分封制,今南乐县境属古卫国封地。秦朝统一后,秦始皇在全国推行郡县制,今南乐县境属东郡辖境。至西汉初置乐昌县,县治位于南乐县境西北部,因县治位于昌意城而得名,而“乐”取沃野平壤,茫茫乐土之意。这个时期,昌意城还应该巍然屹立。
东汉光武帝刘秀在位期间,乐昌县被废除,今南乐县境分属古东武阳县、阴安县、繁阳县、元城县等多个县管辖。西晋统治时期,改置昌乐县,县治仍位于故乐昌县城址。何以将乐昌二字颠倒过来,可能认为昌在乐后,与古圣昌意之名不恭有关。但是维持的时间不长,不久即被废除。今南乐县境大部分属古魏县管辖。
北魏统治时期,于公元496年分魏县置昌乐县,后又于公元528年设置同名的昌乐郡,昌乐郡治昌乐县。东魏统治时期昌乐郡被废,北周统一北方后复置昌乐郡,昌乐县仍为昌乐郡治所。
公元581年杨坚建立隋朝,同年昌乐郡被废除。隋炀帝在位期间,公元605年昌乐县并入繁水县,今南乐县境属古繁水县管辖。
唐朝建立后次年,即公元622年划繁水县地复置昌乐县,公元623年昌乐县治所迁至今谷村一带,即距今南乐县境西北10公里处,公元644年繁水县并入昌乐县,昌乐县隶属于古魏州。
五代梁贞明二年(916年),晋王李存勖避其祖父李国昌名讳,以新治在旧治南,而改名南乐县。昌乐之名用了400多年,此地再度更名。
北宋时期南乐县境隶属于大名府,宋神宗元丰四年九月(1081年),为避河患,敕令南乐县东迁今城,即今南乐县城。元朝时改属大名路,明清时均隶属于大名府。自此,南乐县地名绵延至今,已有一千多年。
沧海桑田,世事变迁。虽然古昌意早已夷为平地,但是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昌意城积淀为厚重的历史文化,永远的留在了世人的记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