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将为国血战疆场,古往今来战场都是武将们拼杀的地方。鲜血染红征袍,谁也不知道自己哪天就会埋骨边庭。西汉伏波将军马援所说的马革裹尸,其实是最好的结果。有很多的将士都是将自己的尸骨埋于他乡,能魂归故里的万中无一。
白袍白甲白白马银枪,有吕布之勇,曾在曹军中杀个七进七出救出后主,位列五虎上将之一,他便是常山赵子龙。我幼时看过不止一遍小说《三国演义》,甚至后来有关《三国演义》的影视剧,里面之人我最喜欢的便是关羽,第二个便是赵云,当然也有其他角色,如陈宫死时面不变色,将生死看得很淡等。小说与电视剧对赵云最后的结局描写都是写其病亡,但是今夜我看的电影却不一样,这部电影名叫《三国之见龙卸甲》。
武将为国征战一生,陪伴自己最长的莫过于自己身披的铁甲和手中的兵器,这将是他们的第二生命。赵子龙也不例外,他的战甲是刘备赐予他的,他穿着这身铁甲征战一生。他每临战时,他从不卸甲,但凤鸣山一战,他脱下了盔甲。当盔甲脱下,映入眼帘的只是一个白发老人,他老了,但心却不老。他不着片甲,手握银枪,纵马冲向魏军。这是他最后一次冲锋,他在战场上找回了当初的回忆,他无愧于“常胜将军”这个名号,更无愧于蜀国“五虎上将”的名号。
三国乱世,武将各为其主。他们都没有错,时代如此,他们为自己的国家建功立业,有此而已。像韩德父子五人为魏国捐躯,蜀军四将沙场殒命,他们都完成了武将的使命,纵死也光荣无憾。
在这影视中,我最喜欢赵子龙,他坚信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想要杀出一个太平世界,自己能有个家。但是在地图上杀了一个圈,五虎上将最后只剩他一个,天下依旧没有太平,他也没有家。最后只能在鼓声中,一人一骑杀向魏军。而曹婴身为一个女子,却得曹操真传,不但懂兵法,擅长攻心,让自己的人拼命效忠自己,而使蜀军士气颓丧,可以说是深谙兵法之要了。而且其也继承了曹操的那句话:“宁叫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从此而看,在那时代她若不是女子,很大可能会成为像曹操一样的枭雄。
我觉得最为可怜的是罗平安,他当兵的时间早,但却志大才疏,想功成名就,却因能力所限而不得。他羡慕赵子龙,因嫉而生恨,便暗中投奔魏国,为功名利禄而卖友,当真是一个可怜的人。不过其也并非是一个彻底的小人,赵子龙危急之时他曾出手相助,也曾擂鼓为赵子龙送行。我甚至猜测罗平安最后将赵子龙的战甲放到了五虎上将的祭祀房屋中,因为他们曾在里面见面约定过。
赵子龙最后怎么样,我们不得而知,因为电影最后便是他怒吼着冲向魏军。他一定是战死沙场了,完成了武将的夙愿。但“常胜将军”的名号是不是就此破灭呢?在我看来并没有,赵子龙虽然战死,但其不惧强敌迎难而上可谓之“常胜”。世上哪有什么常胜不败的将军,兵法里也有“胜败乃兵家常事”的说法。
将军唯有在战场上耀眼,但并非所有的将军都喜欢战争,更多的是想以战止戈。他们也想天下太平,也想解甲归田,马放南山。沙场搏命能得来功勋荣誉,但妻儿团圆,享受盛世太平更是他们的期望。但不管何时何地,不管天下太平与否,他们都值得让人敬重,因为他们是国家的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