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诗飞宇的头像

诗飞宇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202/04
分享

随笔·谈“小年”

傍晚从县城归来,沿街的绿植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灯花,路灯的下面挂满了鲜艳的中国结,一眼望去,各种颜色此起彼伏地相互交织着,宛若一条条彩色的龙飞舞在城市的半空中,无时无刻不在暗示你新年的到来。谈到“年”,对中国人来讲,绝不仅仅是一个宏大的传统节日,更是一种独特的精神文化,它早已融进民族的血液,成为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幕。时光荏苒,不知不觉间,二零二一年就要过去,而新的一年即将来临,今天是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都要进行一次彻头彻尾的大扫除,寓意辞旧迎新,迎吉纳福,到了晚上放过鞭炮以后,一家人便要团聚着一起吃个团圆饭,每一位成员还要至少吃上一支灶糖,以宣告过了今晚便正式开始了过年的生活。

腊月二十三,北方人通常称它是传统的“小年”,但实际上在中国的不同地区和不同的风俗中,它的时间却并不是很一致。早期的时候,大多都还是以腊月二十四为标准的“小年”,如南宋范成大的《祭灶诗》中就曾有这样的记载,“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据传到了清朝以后,二十三日皇室要举行规模宏大的祭祀典礼,索性便在同一天举行了祭灶的活动,北方的寻常百姓受官家的影响较重,“小年”因此也就被提前了一天,这时候,南方由于距离政治中心较远,依旧保持着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风俗习惯。当然关于“小年”还有另外的一种所谓“官三民四船五”的说法,即官家是腊月二十三,百姓是腊月二十四,沿湖、海的水上人家则是腊月二十五。此外,南京城也把正月十五的元宵节称为“小年”,据说是因为明成祖朱棣篡夺皇位以后,实施了和朱允炆在位时大相径庭的国策,当时的百姓怀念起前朝的仁政,纷纷在正月十五举行灯会,场面甚至比起过年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在南京便把元宵也同样称作“小年”。当然从整体上看,小年仍旧以腊月二十三、四者居多。

这一天,在传统中又被称为祭灶日。祭灶源于先民对“火”的崇拜,远古的先民们因为“火”的使用,渐渐地开始“无腹疾,有异于禽兽”,但那时的他们尚不能以科学的理论来解释“火”的诞生,因此便常常把自然界不可理解的现象视为是神灵的恩赐,如“风雨雷电”等尽皆如此。后来人们学会了筑设灶台生火做饭,“灶”便因此获得了和“火”相提并论的地位,“灶神”也就应运而生。当然,《淮南子》中有这样一句话,“炎帝为火,死而为灶”,在这里则是把炎帝视为了“灶神”。相传,在灶神的身边,有两位下属,他们分别管着人间的善恶之事,到了“小年”这天,他们会将收集到的数据统一交给“灶神”汇总,然后再由“灶神”上报天帝,天帝便据此对应地恩赐降幅,或施以惩戒。除此以外,“灶神”还充当着家庭保护神的角色,位列五祀之一,百姓们觉得他能下接黎民,上通神明,一定要十分的敬重,因此也便有了这祭灶的习俗,并延续至今。

但历史上我们究竟为什么要如此地敬重他呢?这使我想起中国文化中的那种潜移默化的终极信仰。我们中国的古代哲学极其地重视“天道”意识,认为凡间的一切都受制于天,须依从“天道”行事,这种意识从部落时代到夏商周得到不断的深化,也才有了后来所谓的“礼乐征伐”尽出天命,又合于“天道”,到了周朝,“天人和一”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之后,儒家对这种思想做了进一步的继承和发扬,再到后来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儒家思想一跃成为统治中国的正统思想,并一直延续两千多年,甚至直到今天也还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精神世界。在发扬后的儒家思想体系中,“天人合一”的表现已不再仅仅限制于天地诸神之间,更是发展到每个人一生都会有两种爵位,一种是其在人间的“人爵”,另一种则是在天上的“天爵”。在这里,因为儒家在中国文化中所占据的绝对优越性,为了下文论述的方便,请允许我在接下来把“儒家的文化”统一为“我们的文化”一词。而我们的文化又尤其重视这天上的爵位。“人爵”毫无疑问由人的身份所创,诸如“三公九卿”之类的身份,而“天爵”则由人的“德行”所立,“人爵”通达于“天爵”,最终天地诸神则依据“天爵”来决定我们在人间的生活是否有祸福吉凶等。因此孟子在其思想中才会有着这样的论述:“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既得人爵,而弃其天爵,则惑之甚者也,终亦必亡而已矣。”故而凡间的百姓对上天都抱有一种深沉的敬畏,无论你在凡间地位怎样,但在上天面前却都要克己修身,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以求免遭上天的惩戒。

我们对先祖的祭拜,其实不仅是“孝道”的传承,也同样是受着这“天人合一”观念的波及。在我们的文化里,天地自然,有物性,同时也有神性,物与神混溶于一处,而并非如佛家讲的在两地,生长几百年的树,在许多地方便视它为神,每年都会有人祭祀,更遑论我们的先祖。因此我们中国的百姓无论其子孙迁移到任何一个地方,都会将最早的那一批人视为自己的先祖,丰立神位,他们生时为人,逝去自然成了神,但不管是人或者神,他都在我们的身边。显赫的家族通常还要立祠堂,一代一代地供奉着,然后按时祭拜,不敢有丝毫差错,并寄希望于他或者通过他恳求于天地之神来保佑自己乃至自己的家族,即便是普通的家庭,同样如此,也正因如此,我们才总不难见到,在祭祀先祖时,我们的亲人乃至自己总会不自觉地说一些祈祷的话,这便是潜移默化的根深蒂固的影响。只是随着时间愈久,这种意义的信仰渐渐地模糊了许多,以至到今天不少人似乎能觉察到的便只剩下“孝道”。

但无论怎样,千百年来,这种文化的终极信仰始终在延续并传承着,现在想来,对先祖,对天地乃至以往对诸神的敬仰,亦是对我们自己的鞭策和警示,我们在悄无声息中慢慢地受到一种无形的框架的束缚,而这便是“敬天治人”。

当然,随着科学的发展,许多原有的内容都已褪去神秘的面纱,不再变得扑朔迷离,甚至都早已迎刃而解,只是像“敬天治人”这种民族的文化的记忆,确也已然融进我们的血液当中,和我们不声不响地融为一体,所不同者只是我们今天意义上的“天”不再是天地诸神,而是自然的规律、待人处事的法则等。而对于这里面的很多内容,我们今天在自己身上也找到了更确切的接受语,那就是我们的文化中常讲的“德”字,所谓“德育”其指向便在此处。“德”字一词其实也早已古来有之,现在有文字记载的可以追溯到甲骨文时期,它的本义是按照一定的标准遵从、跟随,后来渐渐地指代人身上具有的某种美好的品性,并从此即便到今天一直仍是我们衡量一个人好坏的重要标准,人们以这种品性影响着社会乃至自然界,同样也受着其相反的作用力,诚如《论语》中便这样说道:“德不孤,必有邻”。事实上,一个人如果缺乏了“德”性,它又何尝不正如我们的先贤们所担忧的那样。

                                                                          诗飞宇

                                                               2022年1月25日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