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28 凌晨记达叔逝世。
没有虫鸣,没有轻柔的风声。只是个寂静的澳大利亚末夏的夜晚。透过百叶窗,外面一片漆黑,只有窗户上我的脸,格外清晰。好像很淡然,好像又带着几分愁容。我不停地梳理着这几天的思绪,我想着在我大学第一课前,这个对我来说分外有意义的时刻前,一定有某个契机让我可以重拾纸笔,开启我为时已久的长篇大论。也许是某个夕阳下树林里的缓缓踱步,或许是伴着轻轻晚风,坐在住家阳台上,欣赏着电车的当当笛鸣。我从未想过,达叔的离开,却揭开了我这次久别重逢的序幕。
死亡,这个词语在去年淋漓尽致的展现了他的存在。他出现之繁琐,足以将美国纽约时报的头版映成黑色,也似乎慢慢的麻木着我们对于生死的概念。人类如此脆弱,竟然对病毒那种肉眼都不可见的东西没有丝毫反抗之力。而死亡,更只是一瞬之间,镰刀一挥,一个又一个活生生的性命应声倒下。对于我们这些日常相对安居乐业的国家和人民,或许这是从未想过的即将到来的明天。就像是丧失电影里的那些场景,病毒靠着人一步步的摧毁者人类的家园。不同的是,失去了声势浩大的场面,这种无形之中的威胁,更令人窒息。不过,这不足以让我沉沦。只是似乎麻痹了我对生死的界定。让我觉得生死似乎无所谓了。作为病人,无助地感受着自己的呼吸逐渐弱化,随着听不见心跳的声音,含着不甘或者愧疚离开人世。作为医生,不慎感染,临死前想着自己的病人,带着那些未完的心愿,或者给队友带来的麻烦的歉意,轻声离开。即使,这一年,我在家中安安稳稳,但是那些飙红的数字,急切的报道,似乎将这刻骨铭心的一幕幕推送到我的面前。抛开思想道德,其实人最容易受到的反而是生命威胁。前者只是决定着你在人类社会中的生死,而后者却可以终结一个人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写到这里,莫名地生出一种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头顶的压迫感。也许我们人类真的挺讨厌困难和灾厄,所以我们急着摆脱2020,但是2021,又是否会更好呢。反用阿甘的生活像盒子里的巧克力糖,这颗是苦的,下颗一定是甜的嘛。亦固然人类的赞歌就是勇气的赞歌。或许我们将会在我们的勇气,以及那些最美逆行者的帮助下度过这次的难关,但这其实也暴露出了我们对于科学技术掌握的浅显,或许不仅仅是科学技术。可能其实我们人类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很多固有的局限性,思想,科技,那些我们能掌握的,那些天生的,都只是在我们现如今井底之蛙的眼界中感觉点满了。但或许当我们跳脱出关于人类的界限时,会发现如此的不足。但这是否又会演变成另类的流血马拉松呢?就好像我们研制更强的药物,病毒筛选更强的耐药株,两者不断攀比,永远不能穷尽。即使我们真的穷极某一项技术,但那究竟是结束还是新的开始呢。趁着夜晚,这些疑问便趁虚而入,直击我的脑海。我们有的东西一味向前真的能走到我们梦寐以求的重点嘛。纵使我的研究方向不是医学,也可能不能帮助人类走向前多远,但是新冠给予我的这些疑惑,还需要更多的时间,更大的视野来慢慢解决。或许这个问题未来当人类科学或者社会学走到瓶颈的时候又将被提出,真希望我能看到,那时人类的选择是怎样的。
今天也恰好是元宵节的后一天,意味着中国的新年庆典刚刚结束。大家或许都还沉浸在新年新气象的期冀与欢愉之中,但对于某些人却是生命的最后时刻。达叔,好似那句“我还没上车呢”在脑海中盘旋着,突然,就是一条逝世的头条轻轻地点亮我的手机屏幕。我似乎都能想象那个手术室里的样子:除了心脏停跳的滴声,是那么的寂静,消息还没传给家人,医生望着手术床上的躯体,静默着。他们再也没能从死神手中将这条生命抢回来。而这条消息就沿着门的缝隙,伴着风,轻轻地递给家人,护士站,媒体。紧接着一条又一条的头条顺着这个巨大的互联网,跨过空间,轻轻地轻轻地告知着达叔的死讯。国内,国外。紧接着,飞了一会的消息爆发出巨大的反响,就像是晴空霹雳,人们相互悼念,述说着这位演员与自己关系的种种。感谢或者惋惜着他的贡献和离去。我也在芸芸众生里,默默地表述着我的感激。小的时候,乃至现在遇到郁闷的事总会想着看他和周星驰的喜剧。常常喜极而泣的场景还历历在目。突然间,他再也不能给我带来欢乐了,只有缅怀,感动和珍惜,不禁令人唏嘘。他也曾说只要他没走就还会和周星驰有合作,结果呢。只能再次让人感叹没有来日方长。有人说不喜欢2020的一个原因是即使免除新冠,依然有许许多多那些给予我们感动,智慧的名人大师悄然离世。就和达叔一样,一条简短的消息,却能引爆整个网络。但其实,他们的离开或许真印证着一个时代的结束。而我们要向着新的时代走去了,新时代的接力棒也要落在新人身上了,无论他们准备好与否。这大概就是人类的传承吧。旧时代的人的隐退离去,传承的任务也会自动落在我们这些新时代的人身上。固然,他们的精品陪伴着我们成长,架构成那些我们所谓的童年和青春,但我们呢。我们要怎么接过他们的棒子,怎么给后面的时代只属于他们亦只属于我们的精品。也许真的是心性转变。以前的我只知道去缅怀,愿逝者安息,感叹着未来再也没有他们的参与,那些时光作品也真的独一无二,永刻着他们的烙印,永远都找不回了。但是,细想着,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不用想着复刻先辈们的历史,也是我们的自由。我们可以去创造那段烙印着我们名字的时光,即使我们可能不能超过他们的高度,但是我们可以有我们独特的色彩。这或许就是,在进入大学前,我给我自己最好的答案吧。
死亡,从某种意义上是给生者的礼物。他让我们知道珍惜。不仅仅是将死去的人,和那些与他相关的往事珍藏。更是让我们珍惜活着的人,此时的关系,和当下的生活。也正是知道终有逝去的一天,知道那些种种逝去时未完成心愿的悔恨,教会我们如何充实度日,将自己每时每刻的情感展现的淋漓尽致,不留遗憾。当然,也希望我能做到吧,对于父母,对于亲人朋友。希望我将来能满怀着感恩面对他们的离去。共勉。
感觉有些其他方面的没写出来呢,希望还能回想起来吧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