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香
四季有她自己的香薰。当端午的粽叶清香散去,南方便迎来了荷香盈袖的荷月。“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我认识荷叶,比认识杨万里笔下的这首《小池》更早些。
一排排舂墙土房依山而建,随着河流蜿蜒,勾勒出儿时记忆的优美弧线。小镇上到处都是荷塘,或大或小,或圆或方,或深或浅,它们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精心装饰着小镇的无数个夏天。
儿时旧居,三面是竹树,面朝一池接天荷叶。记忆中,夏日午后常常伴有一场滂沱大雨,我总喜欢把那张小小的草凳搬到二楼,用手托着腮,望着远处发呆。在大人们轻声诉说的故事中,夏日的雨水就是一位极富闲情雅致的诗人,常于夏日午后小憩于湖堤,右手抚琴,左手携美酒一壶……每每想到这,我便觉着那顺着屋檐滑落下来的雨水或许是诗人分享给我们的美酒,而那悦耳琴声,大抵是化作了天霁后香樟树上悠扬的蝉鸣声。想到那蝉鸣声是诗人赠予,便也不觉着聒噪了。
至于那荷香,则是由诗人清新秀丽的诗风幻化而来。
借香
待到池水涨满,待到雨珠变为雨丝,待到悠扬的蝉鸣声悄悄将清脆的雨滴声替代,撕下一张作业纸,用铅笔在上面写下许多大大小小的梦想,折成小舟一叶,采撷荷花一朵,取下最好看的那一瓣,轻轻地放到小舟上,让小舟带着梦想去远航。那是还真觉得小小纸船能够到达远方。但那儿时的奇思妙想,又怎能叫做痴心妄想。摘下来的荷花小孩子是舍不得扔的,拿一个小本子,小心翼翼地将一瓣瓣荷花剥下来,夹在纸页间。并不是因为荷花多么罕见,而是想带回去与小伙伴们一同分享。可是回去准是要挨大人们数落的,因为那荷香竟偷偷藏在了衣袖里,悄悄跟孩子们回了家,这样一来,就暴露了行踪。
人在家中坐,荷香拂面来。夏天,夜晚,天空中星星点点。老屋,庭院,还有地上一大一小的影子。两个草凳,一把蒲扇,一群萤火虫,一个个故事。所有的这些,构成了我难忘的童年。那时候,水池中总会出现许多对一大一小的影子。透过稀碎枝叶柔柔地洒在人儿们身上的,是那一弯悬挂在空中的月亮分享的光芒。记忆中,那光亮总是散发着淡淡清香的。我想,大抵是月亮散步时向那一池的夏雨荷借走了一半清香,待到凉风起时,那池中的光影随波荡漾,月亮拂一拂衣袖,无意间便也将那借来的清香赠予了我们。
儿时的无数个夏夜,孩子们都是在荷香的陪伴下进入的梦乡。
探香
青葱荷月,暑气未满,夏意已盛。每逢周末,那荷田旁的亲水栈道上总会出现一群活泼的小小身影,他们嬉笑着,或手持那嫩绿荷叶,或手持那粉嫩荷花,相互追赶着,随着荷香肆意奔跑,小小他们在连片的起伏的荷浪中时隐时现。荷叶们与清风携手,共同弹奏夏日主题曲。想想那时候的快乐,还真是简单呢。
那六月的月,总是走走又停停。那滂沱大雨,它说下就下啊,丝毫不给爱玩的孩子们逃跑的机会。但那时的我们哪有如此多的顾虑呢,大家一起蹲在那伞大的荷叶下,时不时伸出手去接那倾泻而下的雨水,水花四溅,溅在我们稚嫩的脸庞上,溅在六岁那年的夏天里,却也化作了记忆相框上的镜片,静静地守护着那段单纯而美好的时光。而那缕缕荷香,也化作了我们童年的专属味道。谁又能说,那荷香不是我们儿时的好玩伴呢。
风吹绿叶送爽,缕缕荷香盈袖
忆香
许多年后,小池里不再有载着梦想的船儿漂过了,曾经那些放纸船的孩子们也各自奔赴远方,六岁那年的夏天再也不会回来了,那屋前大片的荷田也不复存在了,但小镇盈袖的荷香,它存在于我们生命中的每一个浪漫夏天里。
不如就用这墨香去追忆那荷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