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乌萨奇的头像

乌萨奇

网站用户

文学评论
202408/25
分享

对《苦妓回忆录》的新批评解读 ---爱情与自我认知的内在含义

1.引言

《苦妓回忆录》是加西亚·马尔克斯77岁时的封笔之作,此时,马尔克斯已深受淋巴癌困扰。作为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以及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哥伦比亚作家,大家耳熟能详的作品便是其在198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百年孤独》。

在《苦妓回忆录》里,马尔克斯描写了一位垂暮之年的老编辑为寻求一个充满爱欲的夜晚,向熟知的老鸨找寻一位年轻的处女来共度夜晚。但老编辑通过与小女孩的相处,渐渐感悟到了自我认知的改变,从而跳脱出了情欲的牢笼,终在垂暮之年感受到了真正的爱情。

马尔克斯通过老编辑的第一人称视角去讲述了真正的爱为何物。读者对于作品的评价是褒贬不一,有人看到的是情色,有人痛斥作品中对女性的物化,也有人在这段“禁忌之恋”下看到了一位垂暮老人对于爱情与生命的留恋。

在《苦妓回忆录》中,马尔克斯对于性的描述,可谓独树一帜,但绝不仅仅局限于性。从《百年孤独》到《苦妓回忆录》,人们会痛斥其文笔的不设限,但通过文笔中的隐喻和对比反讽,来表达马尔克斯对“美”和“真”的追求,却鲜有人议。

2.对《苦妓回忆录》的新批评解读

新批评倡导文本细读(Close Reading),通过对文本语言、结构、修辞、情节、语境等方面存在的反讽、悖论、隐喻、张力等的细读,发现文本语言及技巧所表征出来的主题多义性。在斩断文学作品外的关系维度后(此处指斩断文学作品与作者、读者、社会之间的关系),笔者遵从新批评的原则,返回《苦妓回忆录》作品本身,通过对文本人物、主题、情节等方面的细读,发掘其文本形式技巧所产生的多重审美意蕴。

2.1《苦妓回忆录》——自述与他述的表意张力

从作品整体来看,《苦妓回忆录》中的苦妓,或文中被称为“黛尔加迪娜”的女孩,并未开口说过一句话,但作者马尔克斯采用“苦妓回忆录”来阐述这一故事,采用老编辑之口,他述了黛尔加迪娜经历的这一段时光,以及对于老编辑人生的改变,令读者深感困惑。

看似歧义,但笔者存在个人见解即:

《苦妓回忆录》这是标题与主题之间的“悖论”,浅显的来看,文中讲述的是老编辑对爱情的认知,但女孩全文仅一次的发声是送给老编辑的“献给我的丑爸爸”的卡片。

由此可见,这是单向的爱情认知与感悟,是老编辑遇见小女孩后,将“爱情“的美好幸福投射于她。所以采用了相反的阐述,意在暗示,这段爱情是存在于老编辑心中的,对于苦妓本身而言,这段仅仅是一段回忆录而已,而非爱情。

综上所述,《苦妓回忆录》是承载他叙的苦妓回忆录,也是承载自叙的老编辑爱情录。

2.2对比与反讽:“丑”与“美”的人物角色对照

在新批评中,反讽作为一种结构原则,是由于语境与其诸多话语间的矛盾张力所致,是文本内并置的对立面在语境压力下意义的变化乃至向相反方向的转化。对比则是一种通过比较文本内部元素之间的差异来深化理解的方法。这可以涉及到对比不同部分、角色、主题或符号之间的差异。

在《苦妓回忆录》中,笔者着重分析人物塑造之间的对比与反讽,将文本中着重描写的人物进行深入分析,从而解读出更深层次的意义变化。

《苦妓回忆录》中用大量文字,描写了四个人物的形象特点,老编辑、老编辑的保姆、老鸨和年轻的处女“黛尔加迪娜”。马尔克斯通过第一人称的叙述角度,写出了人物的外貌特点、衣着习惯和生活方式等。大量的笔墨间接向读者呈现了一位垂暮之年的老者内心所思与人物性格,为了将老编辑的“丑”描绘的更立体,作者更是以老编辑的口吻,诉说着所处地发生的社会事件和其内心对社会的认知。

接下来,笔者将以文本中的两组人物关系为例,以新批评的方法进行分析,解读出隐藏在人物关系下的主题意义与价值。

2.2.1老编辑-达米亚娜:情欲与爱情的反讽

老编辑是一位垂暮之年的老人,作品中,人物被立体化,作为第一人称视角的讲述者,作品更多呈现了老编辑的所思所感所想和所见,因为讲述角度的主观性,让老编辑更好地将“丑”作为自己的代名词,无论是外貌还是灵魂还是性格,都觉得自己不堪入目:

“我不用多说,因为远远就能看出:我丑陋、腼腆又过时。但我不想这样,于是努力往一切相反的方向伪装。”

“每星期我都会在红灯区睡两三晚,床伴数量之多甚至让我两次荣膺年度客户桂冠。”

“我脱了衣服并尽可能地把它们在衣架上挂好,以免弄皱了丝绸衬衫和熨烫平整地麻布衣裳。”

老编辑反复自我审视后,自述自己到底多么不堪与丑陋。但其作为老编辑,获得的成就反而让他在自己工作的行业备受瞩目与重视,周围的人对他的态度,反而形成了极大的讽刺:

“我知道这永远不会到达爱的程度,但她朝我身上掷来的撒旦的诱惑实在焦灼难忍,只要碰见绿眼睛的小婊子我就企图泄欲。”

“我从二十岁左右开始做记录,包含名字、年龄、地点以及对情境和风格的简要提示。到五十岁时,我已经分别和五百一十四个女人至少睡过一次了。”

“我本想把它放在报社的传达室后就回家,但没能成功。因为全体员工都在等着为我庆祝生日。大楼正处在修缮中,到处都是冰冷的瓦砾和脚手架,但为了生日宴会,工程都暂停了。”

老编辑对自己的形象塑造是丑陋的,他用尽言辞将自己的灵魂讲述的一文不值,但在遇见美好的爱情后,老编辑感悟到了人生的真谛,最终踏上了90岁后崭新幸福的生活。

女佣—达米亚娜:“达米亚娜”是一位从小女孩时代就在老编辑家中做保姆的女性角色,在文中并未用过多笔墨去描述女佣的形象外貌特点和生活习性。

本应为扁平角色出现的达米亚娜,作者马尔克斯反而以其做事风格,对面对老编辑在生活上对其的侮辱,去逐步完善了达米亚娜的人物形象特点:

那时她几乎还是个小女孩,很像印第安人,强壮而粗野,话语简短而决绝,为了不打扰我写作,总是光着脚走路。

一股不可阻挡的热浪袭来,我一把掀起她的裙子,将她的内裤拽至膝盖,从后面发起了进攻。

达米亚娜是“美”的隐藏部分,也是爱情的隐藏部分。老编辑自述“我没有狗没有鸟也没有用人,只有忠诚的、把我从那些意想不到的困境中拖出来的达米亚娜。”忠诚是达米亚娜的代名词,在陪伴了老编辑如此之久的佣人身上,展现出了爱情的隐藏部分—忠诚。这也是“美”的组成部分之一,但老编辑并未重视爱情的隐藏部分,仅仅以情欲的宣泄来对待。当达米亚娜深情陈述后,老编辑也仅仅以此为文稿专栏的灵感来源:

我从来都没爱过,我对她说。她马上回答:我爱过。她没停下手里的活儿,把话说完了:我为您哭了二十二年。

在离开我家的时候,她用再自然不过的语气说:您可能不会相信,但感谢上帝,我还是个处女。

在达米亚娜一厢情愿式的爱情中,老编辑不以为然,她是爱情中“忠诚”的代名词,老编辑对其的态度与少女之间形成了对比。在后文中,老编辑内心假想的少女不忠诚之“丑”和达米亚娜对老编辑的忠诚之“美”形成了强烈反差,展现出了不同人物之间爱情的反讽:

她找到了新工作,做的很愉快,比缝扣子要轻松惬意多了,还有更高的收入。一股烈火点燃了我的五脏六腑。只可能是做婊子,我说。(按:老编辑对黛尔加迪娜的猜忌)

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就这样坐了下来,继续写前一天写了一半的专栏。(按:老编辑对达米亚娜的态度)

2.1.2无名年轻妓女-黛尔加迪娜:现实与理想-爱情意蕴间的反讽

黛尔加迪娜并不是女孩的姓名,名字的起源来自墨西哥民歌《黛尔加迪娜》,讲述了一个叫黛尔加迪娜的女孩拒绝了想娶她为妻的父亲,悲剧性死去的故事。在《苦妓回忆录》中,女孩是老鸨口中在一家工厂上班,缝一整天的扣子的社会底层。而在马尔克斯笔下,黛尔加迪娜在去妓院之前,“一分钟都不能早到“,是因为她白天上完班要先哄弟弟妹妹上床睡觉,还要照顾风湿瘫痪的母亲上床休息,这些家里事情全忙完了才能到妓院去“接待”老人。

于是我在她耳边唱道:黛尔加迪娜的床被天使围绕。她放松了些。

在我提到黛尔加迪娜这名字时她(老鸨)吃了一惊。她不叫这个,她说,她叫……别告诉我,我打断了她,对我来说她就是黛尔加迪娜。

我睡的很好,醒来时身旁放着一只毛茸茸的玩偶熊,像北极熊似的用两条后腿站立,还有一张卡片,上面写着:给我的丑爸爸。

文中的“黛尔加迪娜”是从未开口说过话的人物,全篇仅有的一次发言,是以卡片文字的形式,写下了“献给我的丑爸爸”的言语,对她的描述更多是肉体之美和老编辑在精神层面的臆想,“黛尔加迪娜”承载了老编辑对“美”的载体,神圣而不可被侵犯。

黛尔加迪娜,我的心肝儿,我焦渴地哀求着。黛尔加迪娜。

带着紊乱的呼吸,我推开门,看到了床上的黛尔加迪娜,与我记忆中的她一样:裸着身体,在神圣的平安里,向心脏的那一边侧卧着。

老编辑理想中的“黛尔加迪娜”与现实中的小女孩,在原文中看似为同一人,实际上“黛尔加迪娜”有两层含义,从来源阐释,它是老编辑情色欲望的隐喻,从原文阐释,它又是老编辑以小女孩为载体,对美好爱情的投影,二者之间,一为理想二为现实,看似在一人身上体现,实际上是老编辑对爱情本身的自我阐释。

与老编辑的“丑“相反,黛尔加迪娜显得不可触碰,是垂暮之年的老编辑对爱情本身究极阐释,也是他口中活了90年第一次体会到爱情的滋味,他为她的“美”折服,深陷爱情的困顿,为她愤怒、妒忌、开心、满怀期待等。

“美”与“丑”的人物形象塑造,是《苦妓回忆录》中对“爱情”最大的反讽,“黛尔加迪娜”与现实的小女孩之间隐含的意义,也是主题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2.3故事情节:人物对于爱情认知转变的过程

新批评中,叙事情节和主题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关联的。情节是主题的呈现方式,通过情节中的发展,主题逐渐展现出来。

叙事情节通过呈现角色的冲突、成长和决策,将主题融入故事中。故事中的事件和情节反映和强调主题,帮助读者深入理解作品的核心思想。

新批评强调重视对小说等叙事文学作品的故事情节之阐发研究以得出文本的多重意义,比如弗朗兹·法南的著作《黑皮肤、白面具》("Black Skin, White Masks")中,通过文学分析和解读揭示了文学作品中关于种族、身份和权力的多层面意义。

在《苦妓回忆录》中,马尔克斯通过老编辑对待小女孩“黛尔加迪娜”的语言、行为动作、内心的独白等方式,写出了老编辑对“爱情”认知的转变过程。

在对待小女孩的过程中,老编辑因“爱情”产生的内心独白与对话。从“送给自己一个充满疯狂爱欲的夜晚”的情欲宣泄,到老编辑打断老鸨罗莎对他的质疑,他会反驳道“性是一个人在不能得到爱时给自己的安慰”,以及在文末老编辑内心独白道“终于,真正的生活开始了,我的心安然无恙,注定会在百岁之后的某日,在幸福的弥留之际死于美好的爱情”。

在对待小女孩的过程中,老编辑因“爱情”改变的行为和心理状态。从欣赏肉体—擦拭身体的关怀—带花、带画营造相处环境—生病期间的照顾和思念—送母亲的祖母绿耳环—女孩失去消息后的极度担心—怀疑小女孩出卖童贞后的愤怒、妒忌—误解女孩后的诚恳致歉—最后与老鸨之间照顾女孩的约定。

在《苦妓回忆录》原文中,借用对老编辑无比熟悉的妓女之口,写出了他人对老编辑当前情况的客观判断:“说真的,她发自灵魂的总结道,你还没尝过带着爱情上床的美妙滋味呢,可别这样就死了”。

老编辑在垂暮之年,意识到自己体会到了真正爱情的感觉,而这一过程也不断加深他对自我的认知。在老编辑的行为和态度,随着情节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主题也渐渐浮现。

3.结论:爱情与自我认知之间的内在含义

马尔克斯的作品中,既充满着各种奇异的极具民族特色的神话传说、风俗道德、宗教故事,又使用了大量的象征、隐喻等手法,因而导致其作品本身的晦涩难解。

《苦妓回忆录》作为一部充满象征和隐喻的小说,在通过对角色、人物行为和情节分析后,会发现隐藏在文本下主题的多样性。老编辑在遇见自己的“黛尔加迪娜”之前,并不知道“爱情”为何物,他之前的生活充满了性、贪婪以及自我迷失。用他的独白来讲,则是“说白了,我就是个没优点没光彩最没用的人,若不是我随后要竭力讲述的这个我回忆中伟大的爱的故事,我将没有任何东西能流传后世”。

在老编辑在与小女孩相处中,他一步步对自我进行了深度的审视,并在“爱”的过程中,终明白何为“爱情”。

  “整整一星期我昼夜都穿着连身工装裤,不洗澡,不剃须,不刷牙,因为爱情太晚才教会我,一个人是为了某个人才梳妆、打扮、喷上香水的,而我之前从未拥有过这样一个人。”

笔者认为,在《苦妓回忆录》中,爱情是一面自我认知的镜子。老编辑通过爱情,提高了对自我的认知,又通过自我认知的提高,感受到爱情带来的幸福,两者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隐藏在文本下的主题。

即使文中以“黛尔加迪娜”的名字隐喻了老编辑的情欲,但老编辑也依旧没有触碰爱情禁果,只沉浸于爱情给予的幸福感,并踏上了90岁后的新生活。

“终于,真正的生活开始了,我的心安然无恙,注定会在百岁之后的某日,在幸福的弥留之际死于美好的爱情。”

在《苦妓回忆录》中,采用了人物形象对比、第一人称视角叙述、内心独白和隐喻反讽等写作手法,讲述了老编辑对爱情之美的歌颂,作品刻画出了自我认知和爱情之间的关系,即爱情可以提升个体的自我认知,自我认知的提升也会让个体体会到爱情带来的幸福。

客观来看,即使文章中出现的女性多被物化,读者之间非议不断,但以此种形式表达爱情与个体关系的作品,历史长流中,《苦妓回忆录》定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苦妓回忆录[M].轩乐.海口市:南海出版公司,2015.

[2]饶海燕.经典向经典“致敬”——从川端康成《睡美人》到马尔克斯《苦妓回忆录》[B].福建:福建师范大学,2017.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