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齐音的头像

齐音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4/21
分享

东横山奇石

天台的东横山,长得实在是太灵动秀气了。它独立成山,顶上平坦,土色金红,远看山体像一个颜体的“一”字,浑厚雄健,绿屏风一般横亘于天台山城的东面。

我们的村子位于东横山的西麓,开门便可见山。山上泉水叮咚,竹木繁茂,山地层叠,是我们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美丽家园。

东横山海拔不高,奇石却很多。从山脚到山顶,各种形状的岩石星罗棋布,被大家所熟悉并写进文章的有“观音岩”、“头梳岩”、“媳妇岩”、“母子岩”等。

半山腰有两块大岩石,传说这是仙人歇放于此的一副挑担。两石乌黑油亮,纹理清晰,大小差不多,朝向一致,前后相距只有2米,远看像两头大象并排站在东横山古道的南边,成为我们村和邻村划分山地的界石和风水宝石。

有趣的是,这两块巨石,两个村子的人却给了他们截然不同的名字。邻村的人叫“乌石头”,我们村的人却叫“白象”。据说俩村的秀才,因为这两块巨石的命名,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曾经闹到县府衙门,请县官给一个公断。县官觉得这件事很有趣,便带着随从和风水相士上山,进行实地勘察。结果,县官判我们村赢了,夸我们村的人眼光独到,想象丰富,石头的名字充满诗意,还说我们村以后必出贵人。

原来,每当东横山日出月升,光照在两块巨岩上,从我们村这个视角看过去,巨石泛着神奇的白光。“白象”就这样被村人叫开了。

大象寓意鸿运平安,吉祥富贵和智慧学识。得县官吉言,我们村果然人才辈出。

前不久,我们在大哥的带领下,一行6人沿着东横山古道登山观景,在“白象”北面的竹林中,又发现了一块奇石。它左边高耸,中间略低,右边圆浑,看上去像一头引颈观望的卧狮,比“白象”更形象生动。这个发现振奋人心,我们赶紧拿起相机拍照,忙不迭与大家分享东横山的“卧狮”。

我们继续登山,目光不停在山林中扫描,希望能有更多的发现,带来更多的惊喜。果然,古道右边的松林间,一块长条形的岩石呈30°角高出地面。我们立即狂奔过去细看,只见它有头有脸,有眼有耳,有鼻有嘴,好像一只形体巨大的“中华田园犬”,正努力要从山土里钻出来,样子可爱极了。

“绢机岩”是久负盛名的一块奇石。相传天上的仙女曾经在东横山顶布机织绢,后来仙女们一个个飞离山顶,腾云而去,绢机就地化作了一块巨大的岩石。

美好的传说勾起我们强烈的好奇心。那天天气晴好,我们决定一鼓作气,登顶找寻“绢机岩”,一睹它的真容和风采。可惜那一区域没有现成的道路,山陡林密,柴草荆棘遍布,哥哥们只好用携带的砍柴刀开路,我们紧随其后,艰难地向上攀登。到达山顶后,我们又折向北面的茶地,在一位挖笋山民的指引下,我们再一步步下探,到达山崖下面,令人震惊的是,这里有一个由巨大玄武岩构成的岩石群,传说中的“绢机岩”就叠置在底层岩石上。

“绢机岩”的确十分奇特,岩体周正并不崔巍,微微向下倾斜,一条条笔直匀称的纹理清晰可见,像极了绢机上的丝丝缕缕。岩石下面有一个可以遮风挡雨的岩洞,站在洞口,我们顿感身后凉风习习。

听大哥说,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的飞机在头顶盘旋,不时往下面扔炸弹。为了躲避敌机的轰炸,村民们扶老携幼,纷纷逃往植被浓密的东横山。大哥对小时候的经历记忆犹新,不止一次讲起当年爷爷是如何背着他逃上东横山,在“绢机岩”下的岩洞里躲避战祸的情景。没想到,这块仙女留下的“绢机岩”,在战争年代,给家人和村民护佑过生命。

山崖上还有一块奇石,外立面如刀削一般平整,布满龟背一样六边形的图形。一条中缝将其分成两个部分,左右对称,上方各有尖顶。这多么像一只巨大的“花蝴蝶”,正扇动着翅膀,在山崖边翩翩起舞。

下山的途中,我们来到了那片神奇的乌石滩,别称“东横山石浪”。乌石大小均匀,形状相似,仿佛经过一架碎石机加工过似的。这些奇石个性独立,不管周边的植被如何茂密,石浪中间居然寸草不长。主区域乌石曾经被一些村民挖走建房子,垫地基。后来村里加强了保护措施,严禁村民挖走乌石。我们从它留下来的横断面来判断,乌石的厚度,远不止地面的裸露部分。石浪坡面倾斜大约60°左右,长度起码超百米,宽度五六十米左右,远看像一条黑色的大河在山腰流淌。

故乡的东横山奇石遍布,形状不一,充满生趣,令人叹为观止。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