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半个世纪前,我们丁村古老的四合院、三合院规划有序,排列非常整齐,青砖小瓦,雕梁画栋,石板铺地,极具江南民居特色。村里村外都是鹅卵石铺的石子路,1米多宽,路面中间高两边低,边上有排水沟,永远不会有积水,即便下雨天穿着布底鞋走,也不会太湿。
石子路可好看了,鹅卵石大小均匀,颜色有青黑、土黄、米白等,铺路的工匠把这些石子铺出各种有趣的图案:几何、花朵、水果、小动物等。这些石子路窄窄的,连通邻里对门,连接熟悉的村庄和城镇,也伸向陌生的远方,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那时候,农民非常珍惜脚下的土地,大家战天斗地努力开垦荒山,尽一切力量把荒山、河滩变成良田。田间地头,一直到家门口,每一寸土地都种满庄稼,不会把路修得很宽阔,能走人就可以。路上,遇到挑担的人过来了,交会时,大家会自觉靠边避让,挑担的人也会说声谢谢,彼此心里都很愉快,感觉村道虽窄,人心很宽。
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审美观念的变化,丁村古民居遭淘汰,经年失修,一点点倒塌,取而代之的是水泥楼房。村前屋后一条条漂亮的石子路,也被埋在了宽阔的水泥路下不见了,只有东横山那条古道,依然挂在山岗上,藏在松树林中间,还保留着当年的风貌,像一位古稀的老人,见证时代的变迁。
东横山是天台县城的一道天然屏障,从山脚到县城,约2.5公里。现在城乡接壤连成一体,宽阔的工人路直通山脚,新修的盘山公路更是为人们的出行带来方便。人们出行不是汽车就是摩托车、电动车,连自行车也见不到踪影了。
盘山公路右侧的古道,从此人迹罕至,就这样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东横山古道,曾经是天台县东西向的中轴线。出古城东门,一条由青黑色鹅卵石铺成的主干道,经路口村和坡塘村,一直通到东横山山脚的丁村。这条被踩得光滑油亮的古道,并没有在丁村村南终结,它昂首一翘,穿越梯田和山林,从半山腰的白象岩和卧狮岩中间穿过,直直地上了东横山。
古道登顶后继续前进,穿过一片松树林,然后兵分两路,一路伸向南边的大村,一路继续往东,经过人家塘村,又向山的东面挺进,连接山城的大东乡。
这条古道当年是谁出资主修的?石子路哪一年铺成?史料没有记载,也无从查考。我想,一定是祖先看上了这片风水宝地,有人居住,有人劳作,有人行走,就有人架桥铺路了。正如鲁迅先生说的那样:这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东横山古道,可不是那种人走多了踩踏出来的便道,而是一条经过测量和精心规划过的山道。
东横山远看顶部平缓,像一道展开的皇榜,历史上一个阶段被称为“黄榜山”,实际上山路险峻陡峭。西麓与南坡交接转角的地方,势如鼻梁。祖上那些无名英雄们,便利用这道山岗铺设登山道路,与丁村南边村道衔接,一直把路铺到山顶。平缓的地段用鹅卵石镶嵌,陡峭的地方用原色石板铺成一级级台阶,方便人们出行。这是从西麓上山,距离山顶最近,铺设最宽最美的一条古道。
那个时候,人们上下山都走这条漂亮、干净、笔直的古道。有的赶着牛羊,有的挑着担子,有的扛着锄头,有的背着书包,山道行人络绎不绝。
有时,牛脚力重,把石板踩碎了,或者天下大雨,古道某一段被山洪冲毁了,过不了几天,不知道是谁,会挑来山上的青石头,把古道修补好,只是修补过的地段颜色斑斑驳驳,看上去满是创伤感。
这条古道,历经风霜雨雪,一直在山上坚挺着。山道上有普通百姓的足迹,有文化名人的身影,有商贾马队的铃声,更有传说中的神仙故事,让人着迷留恋,又让人浮想联翩。
小时候,我没少在这条古道上撒野。放学后,我和小伙伴们常常沿着古道上山割猪草,采草药,摘野果,在松树林里捉迷藏、捡松果、集松花,开心得像一群猴子。我们玩累了,就爬上半山腰的白象岩,眺望山下密密匝匝的四合院和远处的县城,看四周群山起舞,看夕阳西下晚霞燃烧,看亮晶晶的丰河自西向东缓缓流淌……古道,给我的童年带来了快乐。
长大后,我想看看石子路的尽头有什么美景,山的外边是一个怎样的世界。人总是这样,张开翅膀飞遍千山万水,才发现最美仍然是故乡。
每次回到村里,我都会与家人一起,重走东横山古道,深涧探幽,寻找奇石,登高望远,仿佛又重新回到童年的时光。我多么希望古道一直绵延不断,让更多的人发现一步一景的东横山。
可是,这条千年古道,最终还是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不久的将来,荒草侵蚀,泥石覆盖,将一去不复返。一想到这里,我的心里便涌起一股复杂的情愫。
任何古迹,失去很容易,保留下来很难。如果东横山古道得到保护和修整,变成一条旅游观光道、登山健身道,一定能重新焕发出往日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