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李世平的头像

李世平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5/03
分享

荔波“小七孔”印象

荔波风景,素有“地球腰带上的绿宝石”之美誉。2020年“五一”假期,友朋相约前往,何幸如之。行前始晓,因新冠疫情,需提前预约,方可进入景区。幸得荔波亲友相助,诸事顺遂,得以成行。

“小七孔”是国家5A级风景区,属于世界自然遗产。进入荔波伊始,沿途突兀耸拔之群峰,郁郁葱葱的植被,已能感受到其独特的峻美。

从景区东门,远远俯望,河水碧透,倒影如像。两岸林木高茂,藤树相拥,虬枝老干,横斜逸出,垂荫蔽路。古朴典雅之七孔小桥,横跨于水;景区之号,由此而来。其建于清道光十五年(1835),长约20余米,每孔拱高约5米,桥面由青石铺成,宽约3米,异常坚固,曾是连接黔桂之要道。桥体由麻石砌成,表面藤蔓缠绕,碧草如帘,极富沧桑之感。

水至桥下,积成深潭,清澈透明,鱼戏其间,状若空飞,无所依凭。

漫步桥上,遥想当年,客商往来,车马相接。而环顾左右,人流如织,熙来攘往。所不同者,昔日过客,事务在身,脚步匆匆,鲜于游趣。当今行者,悠闲从容,步履轻快,流连忘返。

过桥复行数百步,“拉雅瀑布”即映入眼帘。其宽约10米、落差30米,虽不及“黄果树瀑布”博大雄浑,然天河下泻之势,足以撼人心魄,对天地造化之鬼斧神工,赞叹不已。巨大水流,横出山腰,喷涌而下;初为四束,各行其道,继为岩石分割,析作多股,白练交汇,舞动相融,织成一帘。驻足远观,已闻响如奔雷。仰面近睹,瀑流溅沫,状若烟雨,阵阵清风,飘散丈外,水气徐来,甚是凉爽。

复沿栈道前行,山崖高耸,草木深郁,藤蔓交织,阴翳匝道,谷愈显隘,河若游龙,在山谷间逶迤奔流。不足四华里之距,上下落差,竞逾百米。沿途水声激越,不绝于耳;时大时小,时缓时急;闻声之变,即能感知跌宕之地势。忽而开悟“响水河”得名之由来也。

此段河谷,地如阶梯,叠瀑众多,宽窄不等,坠距不一,难尽详述。其稍大者,多在地形险峻处,水经断岩陡坡,汹涌翻滚,飞流如掷,砰崖激石,震耳欲聋。匹练舞动,水雾腾空,落在下一级石阶,汇成一堆云雪。而较小者,多在谷中平坦处,河床间,乱石散卧,间杂灌木,水为其阻,蓄势奔流,银珠四溅,起伏而行。

最后,观赏“翠谷瀑布”。此瀑最高,有60余米,于甚远处,即可晰览其秀美的身姿。顺着倾斜的山岩,多条水流,在茂密植被间交叉穿梭。周围诸峰叠嶂,苍翠蒙密;古木高挺,立于瀑间。水如玉带,飘于山峦,给人轻快洒脱之感。及至近观,流水叮咚,湿雾濛濛,瀑流虽迎人而来,仿佛要流入我们中间,却给人柔美安详感觉,喧嚣声中,富含宁静。

此番远足,始于涵碧潭,止于卧龙潭,二者皆明洁如镜,深邃清澄。使我想起朱自清先生笔下之梅雨潭。河水经崎岖的山谷中穿行后,在不断跳动、跌落、奔腾后,似欲小憩,汇成一泓令人心醉的碧蓝,与两岸翠木青嶂互染。阳光下,潭水呈现出青蓝色丰富变化,墨蓝、宝石蓝、湖蓝、翠绿等,“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绿》)”,满是生生不息之象,使人神清气爽,得大自在。

如果说,响水河宛若一曲美妙的乐章,瀑布恰如奔放的旋律;潭水则似优雅、闲适的慢板,逐渐趋弱,直至休止。然此暂时之静,潜藏、蕴含着巨大的力量,势不可挡,将再奔向远方……。正如庄子所云:“物之生也,若骤若驰。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

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王阳明,曾在贵州修文龙场悟道、成就心学,亦饱览过此地佳山秀水,并有“人即有山水癖,至黔而倦,盖登陟剧劳,危险可怖;且佳胜颇多,心目均餍。”之高论,吾等深是其言。此时此刻,得以流连于青山碧水间,追寻先哲之足迹,沐浴前贤之灵光,诚本人之幸、诸友之幸焉。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