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垣城踏雪的头像

垣城踏雪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12/10
分享

父亲

 父亲是共和国同龄人,他是个地道的农民,他听得懂土地的所有语言,却对别的什么都有些迟钝。他对我的影响,我觉得一是读书,二是善良。

 父亲初中毕业,那时家里条件不好,父亲早早辍学在家,从十六岁开始就担起了家里的重担。但父亲确实喜欢读书,在我们村,父亲的学历固然不高,但对读书的痴迷程度却数一数二。父亲上县城卖棉花,或去赶集,每每会买一本大书,即评书或武侠小说回来,或与临村的“书友”互通有无。爷爷识文断字,从来不认为父亲买书是“糟蹋”钱,反而觉得是一件理所应当的事。而读那些大书,却是我小时候最大的。

记得我上小学五年级的时侯,那是一个冬天,父亲带回一本砖头厚的大书——《薛刚反唐》。而那天的晚上临村放电影,家里人都看电影去了,我不去,点着油灯,趴在被窝里读《薛刚反唐》,家人回来时已晚上十二点半了,而那本砖头厚的大书,已经被我“啃”了一大半了。爱读书成了我们家的传统,我妻子读《老子》,每每发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议论,儿子和女儿也手不释卷,家中最大的装饰就是每屋一个书架,还有堆积如山的书籍。现在父亲七十多岁了,从老家到县城,总在我的书架前留连忘返,真是痴心不改。女儿往往执经扣问,一老一小,有来言有去语,不禁令人莞尔。

 父亲生性胆小,谨慎,从不占人一点便宜,对人一片赤诚。我记得我上初中的时候,一个晚上,我们家来了不速之客。那是一个削瘦的脸庞,眼窝深陷,听谈话,那是八竿子都打不着的亲戚,孩子上大学要拉“饥荒”,东拼西凑还差几百块钱,找到父亲,父亲连锛磕都没打就如数给他凑够了钱。说“上学是好事,应该帮衬”。

 我们村原先有三个大果树园子,实现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承包果树园的村民就成了我们村第一批“万元户”。他们卖完水果,剩下有些小的坏的,就削削挖挖,把坏的部分挖掉,分送给亲戚朋友,小时候那些坏果子是我们这些孩子的珍馐美味。

 后来我们家种了百十棵苹果树,丰收的时候院里堆满了苹果,红彤彤的特别好看。我们临院是乐叔家,他们地种得不好,孩子又多,在我们村是有名的贫困户,每到我家收苹果的时候,东墙头上总会伸出几个小脑瓜,几双小眼晴瞪得滴溜圆。父亲就装满一篮子又大又红的苹果,嘱咐母亲给乐叔他们送过去,他从不肯把小的坏的苹果送人。说送人不能送些不好的,那些坏的可以自己吃。

 父亲的话永远刻在了我的心里,我待人接物能有一点好脾气。和别人起争执时,我总想,如果是父亲,他会怎么做,于是退让了一步。给别人东西时,总是挑好的。自己不喜欢的,绝不强加给别人。这一定是学了父亲的点滴吧。我和妻子带孩子去公园,商场。遇到乞讨的老人,妻子总是会让孩子拿几元钱放进罐子里。有人说那是骗子,妻子总说:万一他们真的需要帮助呢。孩子放完钱后,会高兴半天。我想,他们也是受了父亲的影响吧!

小时侯每当干完农活,或茶余饭后,父亲总给我们姐弟三人讲老爷爷的故事。老爷爷是教书先生,在十里八乡有名,大户人家总是套车来请。讲罢父亲总是叹息一声,声音里充满期待。我总想,我长大以后走进了师范学校的大门,从事教师这个职业,姐和弟弟也分别考上了中专和大学,和父亲的叹息和期待有关。

在孩子眼里,父亲是一座大山,等孩子长大后,要跨过父亲这座大山。但在我眼里,父亲这座大山屹立在那里,在他面前,我始终觉得非常渺小。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