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阮长兴的头像

阮长兴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6/03
分享

走进隐水

如果你在钢筋水泥的城市呆久了,成天穿行于汽车与汽车尾气弥散的夹缝间,奔忙于肩膀与肩膀轻挤重擦的人流里,紧张、烦忧、劳顿带来的压迫感、窒息感难以摆脱,那么,你不妨到隐水村去走走看看。隐水的阳光、空气、自然景致、人文故事、历史遗迹、古朴村落,一定会让你神清气爽、心胸舒展,并久久流连于隐水的美景与风情,心中油然生出“人间还有如此佳境”的感叹来。

隐水村位于通山县城东部十公里处,始建于后周显德元年间,至今有近千年历史,村中有一天然大溶洞,穿山而过,两溪合注其中,隐而不见,故而得名。

隐水群山环抱,流水淙淙,景色秀丽,风物宜人,有着丰富的山林景致和复杂的地貌。如果把具有丰韵的富水河比作一条美丽婀娜的裙袂,那隐水就是点缀在上面最灼眼的明珠。元时邑人曾隐居于此,著书立说,享桃源之乐。《双溪集》载曰:“……山之姿态,得树而妍;山之骨骼,得石而苍山;山之营卫,得水而活,隐水兼而有之。”

走进隐水,我们不得不佩服大自然这个杰出的艺术家,它将隐水雕琢得如此百态千姿。

游览隐水洞,洞内喀斯特景观丰富多彩、奇特壮丽、有大量奇麓多姿、玲珑剔透的天然石笋、石钟乳、石幔、石幕、石瀑、石田,琳琅满目。游人既可泛舟地下河感受洞穴的神秘和聆听地下河的涛声,又可乘坐轨道车体验洞中快速步移景换的独特魅力,还可以步行零距离触摸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作,真是人随景行走,景因人游移,人人自得自乐,悠然忘返。

打卡龙隐山,山中石林秘境、青龙脊游步道、玻璃天桥、九龙鼎广场、高山草甸、悬崖秋千、魔幻星空馆、高空飞索、丛林穿越、星空露营栈道、玻璃滑道等二十多处网红景点任你玩耍。走在龙隐山上,穿行于林树之间,清风徐徐而来,不知名的山花绽放在山间,花香飘溢,空气清新;山间草甸,郁郁葱葱,兼有飞鸟鸣啼,使人倍觉娱悦。登临山顶,云海时而如海浪般汹涌,时而若湖水般静谧,山色焕然一新,景色蔚为壮观;山脉间云雾缭绕,宛若仙境,仿佛天空中升级一座仙山。站在山顶观看云海奇观、富水湖千岛境景,龙隐山、富水湖,山水相依,青山绿水相映成趣,令人心旷神怡。

漫步隐水,村内平整干净的通村公路串联起一栋栋干净整洁的农家院落,农家墙壁上,一幅幅描绘美丽乡村的彩绘给村子涂上了一层美妆。移步郑家、北坑、案坑等几个明清时代的传统村落,老宅、古屋、街巷、宗祠、池塘、水口,石桥等等,都基本得到完整保存或修缮。青砖、瓦屋、马头墙、门楼牌匾,参差错落,映照着远处青黛峰峦,近旁小桥流水,一派秀丽古朴的江南田园风光。这里开发的隐水洞、龙隐山等景区,将农家生活、乡野情趣与时尚潮流巧妙地结合起来,创意独特,别有情致。高高低低的山势中掩映着别具一格的村舍,自有妙处;门前屋外的花花草草、瓶瓶罐罐和慵懒的猫猫狗狗,各具趣味。前面是菜园,中间是花园,后面是果园,隐水村民的生活被绿色包围。同时,这里的柏油公路、城乡公交、垃圾处理、4G网络覆盖、“湾湾亮”路灯、“湾湾响”广播、“家家用”自来水、农村淘宝等公共设施又与城市别无二致。在这样朴拙、却又充满现代感的环境中逗留,会真切地感受到生活是有根系的,心中会有一种笃实的家园感。

五月来隐水,正是枇杷丰收的季节。这时,隐水就会变得热闹非凡,从各地赶来游隐水洞、摘隐水枇杷、品农家菜的游客络绎不绝。隐水村栽种枇杷的历史已有200多年,现在全村几百户人家,几乎家家户户房前屋后,田头地边都栽有枇杷,大的枇杷树有两尺围,树盖有20多平方米。每逢挂果季节,房前屋后,漫山遍野的枇杷像小灯笼一样挂满枝头,不但给农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同时也给村里增添了一道亮丽风景。被阳光宠溺过,被农家人呵护过的隐水枇杷,吃到嘴里的每一口都是最天然的甜蜜。自古以来枇杷果品就深受村民们偏爱,村前屋后随处可见枇杷树影婆娑,一粒粒金黄的小小枇杷往往能勾起隐水人万千乡愁。

如果玩累了,想找家民宿歇歇脚,建议你不妨到龙隐山下的“隐水空间”去,那是一所集餐饮、休闲娱乐、住宿为一体的特色农家乐民宿。相信你只要在里面呆上五分钟,但凡有文化情愫的人估计就会挪不开步、或是离开后还想再回来。推开“隐水空间”玻璃大门,一处书香与美食交融的人文空间脱然立现于眼前。厅堂里、房间里,一本本精挑细选的书籍安静地排列在原木书架上,这里既是游客吃饭睡觉休闲娱乐的场所,又是游客的书房,能给予游客一种“投花有瓶、读书有案、喝茶有室”的生活闲趣。这所雅宿与村景,仅隔一扇窗的距离,每间房宽大的落地玻璃窗,便是游客与蓝天、村庄、大自然对话的地方,书读久了,坐在这里发发呆、品品茶、听听歌,眺望远山黛色,近看乡村烟火,真能让人心甘情愿地把时光浪费在眼前的美好景物上。

隐水表面的秀美虽令人沉醉,但其内在的血与火也是值得去品读的。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色的革命种子迅速传播到隐水,案坑的袁达成、孟冬贵,王家的王能尚,石牛山的袁太明等相继加入共产党,成为隐水早期的中共党员。革命时期,因隐水村地理位置优越,加之群众基础好,革命热情高,故有幸成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七军的诞生地。在漫长的革命道路上,隐水人前赴后继,用鲜血染红了这方热土。袁氏、郑氏、王氏、阮氏等姓氏宗谱里有很多“葬殁不详”的记载,可能这些人绝大多数不是党员,更不是烈士,任何史志上都找不到他们的名字,但他们爱国爱党,能随时为党和革命事业牺牲一切。他们用鲜血甚至生命在通山县革命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而今,战火早已平息,英雄远去,但无私无畏的革命精神永远留存于隐水。村口的小山包上,青松翠柏郁郁葱葱、秀颀挺拔,中间空旷处巍峨耸立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七军纪念碑,它不断在向人们诉说曾经炮火连天的激荡岁月;纪念碑后面的“烈士墓地”,依然感觉有一排排威武的红军战士在站岗放哨。还有那些当地群众冒着生命危险为红军战士送衣、送药、送粮的感人故事,无不诠释着隐水人民的英勇与悲壮。

隐水呵,隐水,在我的印象里,你不但是一幅灿烂鲜艳的水粉画,还是一首灵动飘然的诗歌,更是一本厚重典雅的书卷。那么,从隐水归来后,我们拋却的难道仅仅是烦忧、是劳顿么?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