鹙鹭,古书说是一种大鸟,诗经《小雅·鱼藻之什·白华》也提到“有鹙在梁,有鹤在林”,鹙鹭鸟栖息在鱼梁顶,白鹤在深树林。据说秋高气爽的秋天,经常见鹙鹭。
不过,有在殡仪馆工作的朋友说,殡仪馆也有一种现象叫“鹙鹭”,即工作人员将要把逝者的尸体推进火化炉的时候,工作人员产生幻觉,看见有“鸟儿”从逝者尸体上飞起来,这种幻觉也叫“鹙鹭”,据说,这种现象,也多在中元节前后比较多出现,科学很难解释。一种解释是,春困秋乏,秋天人比较困乏,工作人员工作久了,疲乏时产生的幻觉。
为什么这种现象叫“鹙鹭”,据说大概是因为佛家把舍利子叫“鹙鹭”。 鹙鹭,民间说是魂,或者叫“鬼”。叫“鬼”似乎有点吓人,但《说文解字》说,“鬼,归也。”也就是说,劳累了一辈子,该休息了。
不过,小时候还是特别怕“鬼”,民间七月中旬有一个传统节日“鬼节”,道家叫中元节,佛家叫盂兰盆节。古时候民间是与神鬼有关、祭祀神鬼,祭奠祖先的节日。但随着文化的发展,中元节的概念和内涵都有了很大的变化,现在的中元节更多的是劳动人民期盼丰收,以及丰收之后酬谢大地,庆祝丰收,追怀先人,敬祖尽孝的一个节日,一种承传历史的生活方式。
古人科技和自身发展能力有限,敬畏大自然,匍匐在大自然面前,古今中外,都有神、仙、鬼、怪、精的传说,西方也有鬼节万圣节。
小时候在粤北,那时候家里还没有电灯,一到天黑,煤油灯的昏暗灯光,没有月亮的晚上,伸手不见五指,特别怕鬼,姨妈胆子更小,傍晚天黑去猪圈喂猪,总要把我叫上去作陪,每每都是战战兢兢的,外公经常说,“胆子比卵子还小,怕什么啊,只有鬼怕人,哪有人怕鬼的?”。
每天怕鬼但又天天盼着过中元节(鬼节)。在那个清贫的日子里,粤北鬼节的酸笋焖辣鸭特别的好吃,新出的嫩鸭子跟猪皮油豆腐一起炖或者焖,酸辣酸辣的,味道鲜美。那时候移风易俗,七月半的鬼节也边缘化了,烧纸焚香祭祖都已经省略了,只剩下庆丰收的传统形式,外公外婆还有姨妈一家人围着饭桌吃过节晚饭,吃酸笋焖辣鸭是难得的牙祭,过鬼节,外公经常边吃晚饭边讲鬼故事。
印象最深的是外公经常讲“鬼娶媳妇”的故事,小时候又怕又好奇想听,外公就卖着关子用饱经沧桑的沙哑低沉老男声讲,从前,老爷爷的爷爷,一次在鬼节前的晚上睡不着坐在浈江边乘凉,突然听到河里有二个人说话,这么三更半夜的,老爷爷听到还有人在河里游泳洗澡,本来觉得奇怪,突然听见一个对另外一个说,他明天要娶媳妇了,请另外一个务必来帮忙喝喜酒,另外一个听了,高兴地说,好啊,顺便问,新娘子是谁家的闺女,谁做的媒人,那打算娶媳妇的说,是过路人家的闺女,鸭子做的媒人。
老爷爷听了,心里发毛,想着明天要出事,第二天起了个大早,坐在了头天晚上听到鬼说话娶媳妇的地方等着,果然,一个小媳妇一大早就抱着一只鸭子回娘家走亲戚路过,胸前抱着的鸭子莫名其妙地突然挣脱飞到了河里,小媳妇一看自己没有抱稳鸭子,给鸭子飞到河里了,赶紧想下河去抓鸭子,老爷爷一个急步跑上去拦住了那小媳妇,劝说,鸭子飞了,不要了,去买只大公鸡,那二个鬼早就在河里等着娶媳妇,看到就要娶的媳妇被老爷爷救走了,心里又气又恨,听到老爷爷说要抓大公鸡来,又怕,两只鬼在水里把牙齿咬得咯咯响,满腔怒火撒在媒人(鸭子)身上,骂媒人没有用,做媒不成,两只鬼在河里活活地把媒人吃了,那鸭子染红了一片河水。
外公讲完故事,总要不断地提醒,鬼节前后,出门在外,遇到不可思议的事情,赶紧走,不要纠缠。小时候每每听到外公讲的鬼故事,总是又怕又好奇。
又怕又好奇,可偏远的小山村,有时候发生的事情却又让人不可思议。上小学前一年的七月半时候,邻居的姐姐傍晚去喂猪,也就是每天姨妈带着我扛着猪食那样去猪圈喂猪,邻居姐姐老半天没有回来,邻居的外婆觉得奇怪,出去找,发现猪食桶放在了半路,那姐姐人不见了,小山村人心齐,一下子男女老少全村出来找,封闭的小山村,整个村子都找遍了,没有找到那姐姐,民风朴实的小山村,从来也不没有发生过丢失人的事情。这时候,有长者就出来说,是不是给猪乸鬼迷住了,要拿根红头绳捆一个作为替身的小纸人在那走失的地方,也就是猪食桶附近烧,然后大声喊那姐姐的名字,猪乸鬼看到替身,就会把姐姐放了,姐姐听到人们喊她,就会立刻回来。
果不其然,烧了那小纸人替身没有多久,人们还在一个劲不断地喊着那小姐姐的名字,那小姐姐居然出乎意料地从旁边的一堆柴草堆里爬了出来,而那堆附近的柴草,早已经被那么多人翻动寻找过。
童年的这件奇怪事情,一直困惑着我到现在,百思不得其解。鬼神或者说灵魂到底有没有,世界各国各民族的传说中都说有,但无论证成还是证伪都困难,都没有足够令人信服的证据证明自己的论点,亦如同殡仪馆工作的朋友说的“鹙鹭” 现象,看见有鸟从逝者尸体飞起来,也只能说是工作人员疲乏时候产生幻觉。也许,我们所处的世界,不是三维的,可能还有其他维数,如目前已经被证明的暗物质。无论如何,人们对世界的认识还是有局限性,人对大自然也应该要有敬畏之心。
七月半中元节,粤北故乡还有吃杨桃的习惯。初秋粤北故乡是杨桃成熟的季节,故乡在村子东北角种有很多的杨桃,那也是自古以来的习俗,风水学上,东北西南都是鬼门,东北是外鬼门,西南是内鬼门,祖训是“东北栽树,西南堆砾,”挡住妖魔鬼怪。在东北鬼门位置种树,南方杨桃是最好的选择,杨桃与“恙逃” 近音,种杨桃树意思是各种病恙以及鬼怪见了都要逃走。粤北故乡小山村也一样,东北角种有很多的杨桃树,七月初秋刚好是杨桃成熟的季节,很鲜嫩甜美的杨桃,节日的上等佳肴。
记忆中,小时候每年姨妈会背着我,叫我在姨妈背上站起来摘杨桃,大大的金黄的杨桃。每年这个初秋季节,成群结队的红蜻蜓飞在杨桃树下,在姨妈背上摘杨桃的日子,也早已一去不复返,日语有一首同样怀念在姐姐背上看红蜻蜓的歌曲“赤とんぼ”(红蜻蜓),怀念逝去的儿童时光:夕焼け小焼けの赤蜻蜓 負われて見たのは何時の日か?晚霞中的红蜻蜓,在背上背着看到你,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了?
红尘滚滚,不同发展时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亦有不同。 “鹙鹭”幻觉现象,据说多在中元节前后比较多出现,科学很难解释,在殡仪馆工作的老师傅说,如果产生这种幻觉,就应该先休息一下。
如果产生“鹙鹭”幻觉现象,就应该先休息一下,也许不是迷信,只是对逝者的尊重。亦如同中元节、鬼节不应该是迷信,而是一种劳动人民期盼丰作以及丰收之后,劳动之余,庆祝丰收,酬谢大地,追怀先人,敬祖尽孝的一个节日,一种喜闻乐见的生活方式,一种历史文化传承,甚至是一份沉淀在内心的挥之不去的故乡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