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祭祀祖先,家乡同时还有一个风俗,祭拜魁星爷,传说魁星爷是魁斗星,廿八宿中的奎星,古代士子中状元时称"大魁天下士"或"一举夺魁",据说魁星主掌文章考试,能左右文人的考运,所以读书人都郑重的祭拜。魁星也叫奎星、馗星,很多地方都有"魁星塔"、"魁星阁"、"魁星楼"等建筑,包括文笔塔也属于这一类。家乡小山村,没有建造魁星楼阁,但却一直保留了祭祀魁星爷这一习俗,每年清明节都祭祀,祈求家乡后人能够金榜题名。
家乡祭祀魁星由有文化的读书人轮流扮演魁星做主祀,据说以前是坐在轿舆上,现在改坐板车,一边敲击大鼓,一边吆喝着“五子登科,金榜题名”之类好因缘的话,祈祷乡村孩子们考试能够夺取魁首,光宗耀祖,门庭生辉。
家乡清明节祭祀魁星习俗起源于什么时候,有多久的历史,长辈们都难于说清楚,查相关资料,关于魁星的来历,据说是古代一个秀才,文章写得非常好,可惜长了一脸麻子,一只脚还瘸了,不过通过他的不断努力,终于获得了在皇帝面前面试的机会。皇帝问他:“你那脸是怎么搞的?”他回答:“这是‘麻面映天象,捧摘星斗’。”皇帝又问:“那么你的瘸腿呢?”他又答:“这是‘一脚跳龙门,独占鳌头’。”皇帝为他的机敏暗自高兴,又问:“那朕问你一个问题,你要如实回答:你说,如今天下谁的文章写得最好?”他想了想说:“天下文章属吾县,吾县文章属吾乡,吾乡文章属舍弟,舍弟请我改文章。”皇帝大喜,阅读完他的文章后,更是拍案叫绝:“不愧为天下第一!”于是钦点他为状元。后来,这个丑文人被升天成为魁星,主管功名禄位。当然,这也是一个传说。
不过,国内很多地方有魁星楼、魁星爷,甚至日本也有魁星爷,有趣的是魁星爷到了日本与“司晨啼晓”的昴宿星合二为一了,在日本昴宿星也主司文章考试,日本五大文学刊物之一,就是1970年创刊的《昴(すばる Subaru)》(其余四大为《新潮》、《文学界》、《文艺》、《群像》),古代日本人把昴星看成美丽的首饰,对它拥有特别的情结,在许多文艺作品中如《枕草子》等都对“昴”有专门的描写。昴宿星的昴(Mǎo)经常会被人们误写为“昂(áng)”。
而有关魁星爷,也就是文曲星的故事,蒲松龄《聊斋志异》·卷六《魁星》也有一则有趣的故事:郓城县人张济宇,一天躺在床 上还没睡着,忽然看到一片光明照满屋内。他惊异地看着,见一个魁星拿着笔站着,他急忙起来向魁星跪拜叩首,光明也随即消失了。从此张济宇便自负起来,认为这一定是科考第一的预兆了。可是从这以后,他竟然潦倒失意,一事无成,家境也败落下来,亲人又接连死去,只有他一个人活着。那个魁星为什么不给张济宇降福,反而降祸呢?故事说明人们不能够盲目迷信,重要的是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但故乡的祭祀却是一种风俗习惯,不能够简单地说是迷信。
每年故乡祭祀魁星爷的活动很热闹,尤其是近距离听到魁星鼓声,往往不经意间被鼓声所慑服感动。去年家乡打鼓的是个妹妹,有的地方,女孩子不参加祭祀,故乡在这方面则没有禁忌,有志不在年少,有文化不分男女,现在家乡只要大学毕业,也就是所谓的“有文化”的人,每年轮流做主祀打鼓。那妹妹子身材高挑,聚精会神、全神贯注打鼓,每一个眼神和动作都灌注在了她手里的鼓棰上,两根鼓槌在她手里翻飞着,电光真如,气势磅礴,“咚咚!咚---!咚!咚咚---!”,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风声,雨声,雷声,风调雨顺,人寿年丰,恰如《洛神赋》里所说的: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被在身上的玄衣随着她手腕的起落,像荷塘千万朵莲花依次绽放,翩跹起舞,带着一股乡土的香味,幽幽散发出来,沁人心扉。
一次次被鼓声所振憾感动,我跟在队伍后面泪如雨下。故乡长辈们早早就说,今年轮到我做主祀打鼓,要我好好打鼓,大显身手。我知道,我肯定不如去年的年轻妹妹,云髻峨峨,明眸善睐,瑰姿艳逸,但我也要竭尽全力使好手中的两根鼓槌,摸擦敲打出风雨雷电四种声音,祈祷风调雨顺,人寿年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