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刘显沐的头像

刘显沐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10/21
分享

红薯花开

又到收红薯季节,往日关于“红薯开花”的“痴念”记忆犹新。妄想也好,愿景也罢,儿时就希望红薯盛开美丽的花朵。究其原因,一是好奇,庄稼都开花,咋就红薯藤不开花,开花的红薯岂不更美?二是认为开花的庄稼,譬如说稻子、芝麻、西瓜,要可口些。归根到底,就是希望少吃红薯或不吃红薯,生活能好些。

当年家乡普种长藤红薯,几乎不开花。看上去,绿色一片,平淡无奇。不过,普种的红薯藤蔓及红薯岗地,虽然算不上美景,但因绿色、生命力极强的红薯藤蔓点缀,乡村生活因此多了生机。晚春,麦地空地起垄,土垄上扦插红薯秧子。在细雨浇灌下,红薯苗先是微蔫的叶子重新舒展,嫩梢抽新芽,再就是青绿的藤蔓匍匐前行。月余时间,“翻藤”后的薯藤就会蔓延成蓬,占据了夏日最后的土地空挡,与高粱、野草、树木构成嫩绿的夏色。盛夏,茂盛的红薯叶及叶柄是不错的佳肴,水嫩的青藤是绿色饲料,地中的野瓜是玩伴的最爱,藤蔓下栖息的蚂蚱、铁牛是上好的玩偶,蓬松的枝蔓则是孩子玩耍的软床。满秋,割去藤蔓的红薯地露出土黄的本色,男人操起锄头、䦆头,对着微拱开裂的红薯兜挖去,一大串硕大肥实的红薯就蹦了出来,随后的女人蹲下来,轻轻地掰掉红薯上附着的泥土,并将红薯堆窝。沿着土垄子一堆堆、一窝窝红薯泛着悦目的紫红色,与焦黄的玉米、泥土强烈对比,喜人又充满诱惑,这应该就是大家说的乡土诗意吧。

然而,种红薯不是看风景,而是为了糊口。儿时家乡虽然盛产稻谷,但缴纳公粮及余粮的任务重,主粮丰收并不意味着乡亲粮食富余,红薯等杂粮承担着维持生活的重任。乡亲种植红薯积极性高。一是红薯不同于稻谷,难于保管,一般没有交公粮卖余粮的任务,收成归己。二是红薯好打理,产量高,亩产几千斤,少病无虫害,几乎十年十丰。最重要的是红薯淀粉及粗纤维含量高,可以饱腹。每年收获红薯后,家家户户吃红薯,早饭吃蒸红薯,中饭吃煮红薯,晚饭吃红薯汤,到后来还要吃红薯(干)丝。在那个食物短缺的年代,米饭不一定能敞开肚皮吃,吃红薯就没有什么顾忌了,可以尽情地吃,尽情地享受肚儿溜圆的惬意。

不可否认,红薯可口,既可以当粮食,也可以当水果。白色红薯脆,懵(个大,成纺锤状)红薯面,红心薯甜。特别是越冬后的红薯,淀粉充分转换成糖,将其烀熟后,尝之软软的、溏溏的,吃起来比蜜饯还甜。可是,甜与腻相连。红薯含糖量高,多吃刺激胃酸大量分泌,使人感到“烧心”,吐酸水,许多人因此患上胃病。红薯不易消化,易在胃肠道里产生大量气体,吃得过多,人就会腹胀、呃逆、放屁,所以有“一斤红薯三斤屎,回头望望还不止”的鄙夷说法。此外,红薯几乎不含蛋白质和脂肪,是刮油的物产,吃多了,人人成饿鬼。少时,脂肪摄入量本就不足,连着几天吃红薯,腹中空空如也,往往放学铃声未响,就已百爪挠心,饿得受不了,十分难受。

儿时不喜欢吃红薯。甚至提起红薯,就会下意识冒酸水,心有厌烦、腻味的心结。并且自作聪明地形成一些对红薯的认知。首先,天真归咎红薯不好吃的主要原因在于扦插,不像梨瓜、菜瓜一样开花结果,播种收获。也是,本是天经地义的生命循环,红薯就异样?以至于常常幻想,将来的某一天,家乡红薯遍地开花,长出红薯有瓜果的味道。其实,红薯是可以开花的,在家乡也看见过稀罕的红薯花。红薯形如牵牛花,喇叭形,个儿细小,上紫下白,如散开的姑娘花裙,又如朝天吹奏的唢呐。秋天的蒴果枯黄色或褐色,内有黄褐色或黑色如芝麻大小的细小种子,据说这小种子也可以播种繁殖红薯。不过,想想荒唐,即使播种获得红薯,还不是红薯的味道?能改变那时候乡村苦涩单调的生活?

其次,歪曲多吃红薯的后果。桂哥因贪玩学习成绩不好,他解释个中原因就是吃多了红薯,少吃了米饭,考试时脑子转不过弯来,自然就读不懂书。少时对此深信不疑,也认为不能多吃红薯,吃多了人肯定会有如红薯的憨态,会慢慢变傻的。从而,不吃红薯,或少吃红薯,成了儿时“发小”们生活小目标,甚至成为学手艺、进城务工的动力。

与孩子相比,大人喜爱红薯有如其它粮食。母亲常说,红薯皮色就是喜庆的颜色,红薯是喜庆的物产。秋收后,乡亲愉悦心情大多来自堆成小山一样的红薯,农家秋忙很大程度上是收薯忙。挖地窖或山洞,将大个、无伤的红薯,小心地贮存在薯洞里过冬,作种薯或备春荒。将红薯切成片、刨成丝,晒成干,便于储存和食用。

总记得,收获红薯后母亲们忙碌的身影。她们总是用巧手将粗粮细作,尽量让红薯变成不同花色的可口食品。将红薯煮熟、捣成泥、塑成形、晾成干,炒熟后就是香脆的红薯片或丝,用做孩子的零食。将红薯经煮熟、清洗、熬制工序,提炼薯糖,用于蘸粽子、炒米粑、泡糖水,甜而不腻,清新爽口,自然的农家甜蜜。将红薯磨成细渣,经淘洗、晾干后获得雪白的红薯粉。用红薯粉加工成蛋丝,粉皮,粉丝,粉块,制成炒蛋皮,烩粉丝,粉块烧肉等家乡名菜,犒劳家人或招待客人,成为乡村宴席里不可或缺的菜肴。

当然,不管母亲们手多巧,红薯还是红薯的味道。当年,不少人认为家乡红薯都不大开花,乡亲生活不可能有多大变化,于是,大家都努力跳出农门,走向外部世界。可是,近年发现家乡面貌一年一变,乡亲生活日新月异,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原来让人腻味、厌烦的红薯,如今成了稀罕物产。一方面,加工技术提高了,红薯产品越来越丰富,红薯果脯、薯片、果酱、发糕等等,成了年轻人的时髦零食。一方面种植技术出现飞跃,红薯品种越来越多,白薯、红心薯、紫薯,优质紫薯的价格甚至赶上猪肉价钱。重要的是科学研究发现红薯是抗癌食物,是保健食品和绿色食品。医生发现红薯等粗粮是治疗诸如有湿疹、瘙痒等病痛的病人良方。营养师发现红薯等粗粮后,有诸如通畅、解腻、减肥等好处。于是乎,地位逐日攀升,悄然地成了生活的必需品。

忆往事,看现在,十分感慨。家乡的红薯还是不大开花,可红薯在人们心目中却改变了味道。城里开餐馆的同乡,当年就是奔着不吃红薯、过好日子的目标,进城做工、开餐馆。可如今不但吃红薯,还经营红薯,推荐红薯。前不久乘着酒兴透露饭店的经营秘密,红薯的销路比大米饭好,红薯能卖出荤菜的价钱,自红薯加工而来的“蛋丝”等特色佳肴,能卖出等量海鲜的价格,而且供不应求。看着微醺后面带笑容酣睡的同乡,猜想他梦见红薯“开花”了,正为自己美丽的生活、花样的好心情而“憨”笑!

二〇一九年秋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