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慧寺是江西庐山的山中小寺,规模不大。高约六米的金色大佛、名号碑及依山而建的照壁就是山门。一对石狮子守护着山门殿。天王殿高两层,大雄宝殿为仿宋重檐歇山顶式建筑。不大的念佛堂供奉释迦牟尼佛、药师傅和阿弥陀佛。山门南侧山沟正在建设的七层海会寺塔。寺院周围散落着八处历代高僧古墓塔。不过,号称墓塔,实为两侧有护栏的墓丘。墓丘高不足两米,由基座及立于其上、约半米高的石雕塔组成。寺院建筑及附属设施简朴、整洁、庄重。
史料记载,元末明初之际,赤脚僧人觉显在此修行,始建定慧寺,后因推荐药方治好明太祖之疾,圆寂后赐葬庐山。明末清初,文石和尚,修大佛殿,时僧人九百,香火极盛。至隆钵和尚,朝奉者万计,盛况可及庐山东林寺。清顺治十七年(1660),刑部主事送“定慧禅林”匾额,乾隆十六年(1752)显亲王感其幽谷松啸,亲题“松风临水”金匾,寺庙名噪一时,住持隆钵法师因此称“听松和尚”。清末,寺宇及佛像毁于兵火,金匾遗失,僧人遣散。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福山和尚重修寺院,维持香火。新中国成立后,僧人恢复早晚课诵,静坐参禅。文革期间,僧人被逐出山门,主持混迹于林业工人之中做工度日,寺内经书、法器皆被损毁。1971年始,住持观行、从阳二位大师,复(拓)建佛殿、寮房等寺院建筑,逐年修建至今日规模。
以普通人学识及视角,不了解定慧寺历代僧人佛学造诣,倒是听闻了僧人医术高明的故事。历代主持继承开山祖师传统,善医术,广布施,深得周边百姓爱戴,称药王菩萨再生,定慧寺有“药王庙”的称呼。直至今天,寺内仍建有药兰苑,寺外有药圃,种植三七、白术、银杏等名贵药材百余种,供寺院及患者使用,为求医者治病。前些年圆寂的观行法师,医术精湛,在附近乡民中享有盛誉。当然,大病还是到医院治疗好,寺庙不能包治百病。不少信众说,寺院中医水平高,用药又有与众不同的路子,往往有意外的治疗效果。而且,坊间流传寺内僧人劝恶扬善,善用“心药”治疗“心病”,帮助不少人坦然面对人生顺境逆境、发现人生乐趣、享受人生快乐,赢得良好口碑。
传言不可全信,细思之还是有其合理的部分。定慧寺,环境优美,空气结净,是一处亲近自然,颐养神性的好地方。寺院背倚双剑峰,面朝笔架山,群山环抱,清泉流淌,溪声,虫叫,鸟鸣,松涛,风啸,竹影,在晨钟暮鼓伴和下,禅意十足。寺周云雾弥漫,盛产庐山云雾茶,手工采集,古法制茶,口味绵长。如此意境下,历代定慧寺僧人,顺势而行,将禅与茶结合,创立禅茶。如今,山门旁的“怡心亭”和“五味居”就是供来客饮用禅茶处。不少长期饮用禅茶的人,鼓吹禅茶可治病。更有人绘声绘色地说,饮定慧寺的禅茶,如醍醐灌顶,茶到可病除。巧合者觉得奇妙,无病者心生敬意,外人心生向往,甚为神奇。甚至有些读书人夸张地说,这儿是今生与来世,现实与天堂的交汇点。
言虽过之,但历代文人墨客,慕名而来,达官显贵,常集于此,修心养气。古时,隆钵法师有“听松和尚”雅号,亦佛亦文,说弥勒之佛法,抒松涛之情怀。如今,寺内建有莲社,设有爱莲文化论坛,传承周敦颐、陶渊明等先辈遗风,说莲之高洁,闻茶之清香。山寺创办了庐山佛教书画院,力图光大民族书画艺术。每月初九,远近书画名家及众多书画爱好者结伴而至,留下墨宝和诗篇。在此之地,品茗挥毫,论山说水,实是民间幸事。
仔细想来,山中小寺之所以能集聚各方人士,香火坚持几百年而不衰,原因还在于僧人们把小事做实,好事做好,且一以贯之。建寺以来,寺院每天提供斋饭,延续至今。不管来寺的信徒或是饥渴的路人,或是好奇的游客,恰遇开饭时间,都可以用餐。素餐免费,但可以随意交功德。斋饭简单,男女分开,可以管饱。在今日,似乎没有多少实际意义,但在饥荒之年,看似简单善举,救下不少性命。如今太平盛世,仍然在市区不时设置施粥点,祈求安康,以弘扬乐善好施、慈悲为怀的精神。
也是,当年(晚唐)诗人来鹄遥望定慧寺南侧双剑峰说:“倚天双剑古今闲,三尺高于四面山。若使火云烧得动,始应农器满人间”,说出大家厌恶战争、发展生产和国泰平安的意愿。元末明初,天下仍不太平,但人们心中愿望始终不弃,在双剑峰下奠基定慧寺,以图治病救人。后来,利用明太祖朱元璋征战鄱阳湖、庐山的经历,附会了觉显和尚为朱皇帝治病的传说,为建寺院取得官府许可和社会认同,也为旧日缺医少药的乡民送来福音。定慧寺也因此确定“禅医并重”为立寺之本,历代传承。
如今,社会发展了,医疗体系完善,救济制度健全,定慧寺作为“药王庙”“救济站”的功能已经退化,但优美的环境、浓厚的文化氛围、别具风味的禅茶,让人祛躁定神、正身清心。一位常到定慧寺喝茶、赏画的好友猜想说,觉显和尚并未开出过人的药方,而是用一杯禅茶、一本佛经,让征战南北、杀戮无数的朱元璋,放下内心的执着、霸气、贪婪,大彻大悟,心生禅意,从而祛除所患之疾。
二〇一九年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