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刘显沐的头像

刘显沐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11/14
分享

乡民的挽歌

前些时候,出差外地。半夜时分,电话铃声响起。经验告诉我,此时的电话不是有大事就是有不好的事,更何况是家人来电。果然,二哥说:“细妈刚刚走了”,沉默后,详细告之出殡的日期及要做的事情。

“细妈”是土话,即小婶。别看是土话,里面有深意。“细”是土话“小”的意思,好理解。然而,称呼自己妈妈以外的人为“妈”是有严格的界定。乡俗约定,称自己父亲亲兄弟(媳妇)为加排行的“爹和妈”,除此之外的堂叔堂婶一律以名字或排行加叔或婶相称。父亲二弟,儿时过继给五爷爷,所以只能称他为三叔。这就是礼节,不能弄错,以至于学舌的幼儿都能准确地称呼。严格称呼的目的之一,就是随时展示相互间亲疏及血缘关系,以及说话双方必须承担的义务和责任。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下意识收拾行李,连夜从出差地向家赶。家族办大事,特别是婚丧嫁娶,不管多忙,如果没有不可战胜的困难,就得回家,这是规矩,也是号角。父亲兄弟姐妹六人,第二代同辈的兄弟姐妹有近三十人,第三代晚辈近八十多人。小婶为最后去世的父辈,是大事,在外工作的几十人不约而同地于出殡前都赶回家。二叔家的堂哥说,他与堂嫂送孙子到几百公里外的江苏镇江侄子处,早晨六点到,吃完早饭接到通知,二话没说,立即带着儿子媳妇孙子立即启程回家。

也许有人说,平日里与逝者或其后代关系不好,没有什么来往,不想去或可以不去。不行,千万记住自己身份,只要是家族的一员,就得尽义务,就得听召唤,否则就会受到谴责和惩罚。记忆里,村自里有类似情况时,必须回家而未回家的就那么两人次,原因是人在几千里之外边疆服役。路途遥远,交通不便。接到通知后立即启程,回家要花10天时间,无论如何赶不赢。某人即使有不可克服的原因,也要取得家族长者首肯,而且其父母或亲人,必须向“办事”的人家道歉并说明原因。

流传几千年的习俗,有其贯彻实施措施。做得好,口头褒扬。违反规矩者,措施简单又到位。自此以后,不守规矩人家里办事时,没有人会来。从经济角度看,规矩有点不近人情,会造成浪费,可这些习俗规矩延续至今,原因在于能凝集人心,体现亲情。

长江沿线乡村葬礼程序大致类似。其中,请“八仙”最为重要。“八仙”就是抬棺人,是送父母最后一程之人,最受尊敬。好酒好菜招待,礼节到位隆重,跪请八仙接受“草鞋(抬棺时专用草鞋)”,叩拜恭请入席。

“八仙”均是乡邻,以自然村为单位,每家出一名男丁,组成20人的抬棺队伍,也就是一副扛子(绑扎棺木的杠子,为两根长十米左右的原木)。八仙是义务,到了年龄,必须参与,断不能拒绝。如果拒绝的话,就没有人为你的父母出殡抬棺。如果偶尔出门在外,不能及时赶到,必须请人顶替,实在没法子,花高价也得请人代行八仙义务。如今,家乡普遍实行火葬,但八仙习俗还在,人数少些(八人),抬棺演变成送骨灰,其它如常。

第二,葬礼谁能说了算?也就是谁能为逝者“盖棺论定”?“公家人”受公家规定制约,平民遵循乡规民约。即使是“公家人”,只要落叶归根回老家,也得入乡随俗。在家乡,凡是父亲后事,家族长者说了算,母亲后事,则是母亲娘家人说了算。于是,小婶的侄子(舅舅已经过世)在出殡前一天,代表娘家人履行了权利及义务。在众目睽睽之下,听完丧事准备情况,弄清办理程序,检视完小婶着装,解答完不理解的问题,并表示满意后,堂弟才能继续下步程序。其实,这是拷问孝子女的程序。试想,如果丧事办得不如意,或者生前不孝,娘家人会轻易认可?

还有就是如何操办。出殡日倒数第二天晚间,全族人集中议事。首先确定在座各人承担的具体义务,次日宴席座位安排,出殡路线,确定家人礼金多少。送礼有讲究,按亲疏及内外有别的规矩确定礼金的数量,等亲同礼,疏不过亲。礼金都用大字写在白纸上公榜,如果送错了礼,外人就评价你“不讲礼”。

“议事”除了安排丧事程序外,最重要的内容就是追思。在家族长者主持下,伴随唢呐的呜咽声,堂弟们及堂姐开始说话了,回忆着母亲的病情,治疗及逝世过程,列举亲朋好友如何看望等等,自己对母亲的遗憾之处,说到情处,泪眼婆娑。侄子侄女追忆婶婶对自己的好处,流泪硬咽,气氛悲伤又亲切。内行人都知道,追思的习俗考验人性。对于已经尽孝的子女来讲,亲人们理解他们的悲伤与遗憾。而对有瑕疵的子女来说,则是过关,要受到道德审判。众目睽睽之下,大家知根知底,任何狡辩都苍白无力,恶名及劣行不但昭之于亲人面前,而且经过乡邻言传,为你今后人生打上洗刷不掉的烙印。

“哭诉”是家乡葬礼的重头戏,也是热闹点,是逝者安息、入殓、出殡及落葬时四个节点的必备程序。当然,普通的乡民,肯定不能像文人雅士一样有达意的语言表达,但抒发的情怀相同。在家乡,“哭诉”的责任落在女人身上,男人即使再悲痛,也只是低声啜泣。女人一定要大声哭诉,不然会被人评说不懂事,特别是长房儿媳,不能不哭诉,因为这与孝顺挂钩。如今,年轻人多,不会“哭”,经常受到谴责。一些长者摇头叹气说:“肯定不孝,心中无情,当然不会哭。”当然,对外乡媳妇则网开一面,说:“她们不懂我们的风俗”。不过,即使外乡媳妇,到时候也会哭诉,宁愿落个水平差,也不愿意落得不孝顺的名声。

葬礼上子女及亲属的哭诉其实就是平民的挽歌,来源于家乡三声腔乡土山歌,旋律简单,词语顺口,悠长悲伤,穿透力强,催人泪下。不同身份的人,哭诉内容不一样。女儿哭娘,哭断肠。堂姐的哭声凄惨,拖长的腔调,声声呼唤着娘,历数母亲如何将自己养大成人,如何帮助自己,道出自己无限的悲戚和眷恋。媳妇哭婆,看四周。弟媳们的哭诉优雅,口齿清晰,妈不离口,哭诉婆婆持家的往事,自己如何照顾的过程,道出不舍和留恋。媳妇及女儿是主角,至亲的侄女侄媳多是见景生情,随大流罢了,而且后者“哭诉”声不能盖过主角,这也是约定俗成的潜规则。出殡当日,自发参加送葬的乡邻很多,女人的“哭诉”成不成功,有没有水平,是不是言行一致,自然有人现场嘀咕和评说。口水能养活人也能淹死人,也许就一次“哭诉”,可以让某位女人瞬间树立高大形象,或或者“哭诉”中的某一瑕疵,让某位女人的人设崩塌。搁置程序的需要不谈,在这样的动力和压力下,女人还不浑身解数,尽其所能?

曾尝试整理家乡的挽歌,但发现想法幼稚,只得作罢。因为挽歌内容复杂,表达的情绪太多,悲伤、不舍、赞扬、愿望等等,歌词因人而异,即使记住了言辞,但还原不了女人的肢体语言、面部表情以及当时场景。挽歌看似简单,其实不好唱,吐字要清晰,要有内容,要有调子。否则,来参加葬礼的人会笑话你“不咋地”。

私下问堂嫂哭诉事难不难,她不假思索地说难“哭”!大家睁着眼睛看着你,竖起耳朵听着,藏不得奸,又不能作践自己,“哭”不好,儿子女儿会高兴?领导致悼词时拣好词就行,反正又不牵涉到自己。“哭”比唱戏难,唱不好顶多戏演砸了,“哭”不好就要丢一辈子的人!

发小是中学语文老师,常发感慨说,做人真难,能做事还要会说,会说还要会唱。乡邻评头论足的压力,让多少媳妇、女儿将才华发挥到极致!

正因为事难做,女人受到礼遇。只要女亲属开始哭诉,唢呐声时会立即响起,而且再累,也要憋气吹到底。曾经有那么几个坏媳妇,合伙戏弄“吹师”(吹唢呐的人),妯娌轮流上,直到师傅作揖求饶才罢了。出殡时,八仙再累,也要跟随女人脚步而行。“挽歌”声起,孝子就要跪在地上静候,待“挽歌”落,才可起身,平日再牛气的大老爷儿们,也要跪拜逝者和自己媳妇。想想也是,热闹也好,悲伤也好,都是女人撑着,还有什么不满意,能不记得女人的好?

葬礼中,偶遇一对送葬的邻村中年夫妇。相互寒暄后,男人评价说某某哭得好,会哭。女人则说,现在的年轻人,整天不是打麻将就是上网,正事儿都忘了。嘿,(我们)“走”时,不知道有没有人“哭”?

也是,不少人担心这凝聚人心的乡俗还能维持多久。时代飞速发展,未来不可预测,变化是肯定的,一些不合理、不合时宜,甚至糟粕的习俗将会舍弃。但亲人们在节日、重大时点集聚、例行道德检视等做法,是文化积淀,已深入人心,必将持久传承。

二零一九年冬。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